红花与绿叶,是自然界最常见、最赏心悦目的颜色搭配。红灯与绿灯,是城市交通最常见的信号。为什么要红灯停,绿灯行呢?因为红色是七色光中波长最长的光线,穿透性最强,在阴雨雾霾天气中较为醒目,可在较远的距离给行进者...
我与北京小吃 所谓小吃,就是正餐以外的各种小食品。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小吃也颇有特色。在北京出生长大的我,当然对北京小吃情有独钟。我在儿童时代,经常去姥姥家。我姥姥住在东城米市大街干面胡同。(听这个地...
假设人口减少一千万 梁域卉 邓小平说,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呢?我看中国最大的特色就是人口众多。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人太多了,于是出现青年就业问题、老年养老问题等等。其实,依我看,...
宣武崇文的文化底蕴 北京城区行政区合并时,有一个话题一直想说,今天算是聊天,谈谈宣武和崇文。明朝在北京建都时,内九外七的城门,就有了宣武门和崇文门的城楼。分别在正阳门的一左一右。后来这两个城门成了地区名,...
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在北京的西城度过,住家与中山公园仅一条马路相隔,对中山公园、北海、景山非常熟悉。后来到辽宁丹东生活工作,一别北京三十年。2001年回到北京,在南西三环附近置业定居,原来不太熟悉的陶然亭公园成了离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觉睡到大天亮的时候越来越少了。经常是深夜或凌晨醒来,辗转反侧,再难以入睡。半夜起来打开电脑上网或打字写文章是不行的,费眼伤神;看电视也不行,没有自己想看的节目,且影响家人。百般无奈,悄悄地打开了枕...
这是一个年久的题目。笔者在北京长大,从小至今不知游览过多少次颐和园,在中小学生时代写过多少这个题目的作文。退休以后定居北京,手持老年人的公园优惠游览年票,可以任意次出入北京的十六个市级公园。颐和园自然成了经常光顾的...
北京天安门西侧的南长街,是一条槐树遮阴、地处市中心却显幽静的街道。东邻中山公园,西邻中南海。站在南长街南口,看得见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宽阔的天安门广场。广场南侧,就是正阳门的城楼和箭楼。我就出生在北京南长街的一条...
自古以来,晴阴雨雪的天气变化,就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影响。种田要看天,出行要看天。在生产力低下、科技不发达的时代,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许多天气谚语。例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久晴大雾...
提起工资、物价,这是和咱老百姓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两个词儿。而工资和物价就像是表兄弟,两者内在也是互相关联的。工资是大多数人,特别是工薪阶层的主要收入,就象是家庭钱匣子进口的阀门。是生存之本,是决定本人和家庭生活...
不论哪种语言文字,在完整的句子里,必须有主语和谓语。而谓语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汉语中的动词是含义丰富,变化多端的最活跃、最能反映驾驭中文能力和水平的词类。在汉语中类似的动作,用不同的动词,反映动作的细微...
一些平常的词句,例如“二十里山路”、“一杯咖啡”,其中的“二十”和“一”是数词;“里”和“杯”是量词。这里数量词的用法在中文和英文、俄文等文字中是相似的。但是,中文里的量词用法远不是这么简单。中文里说“一只羊”...
念奴娇 (蓦回首) 年逾花甲,蓦回首,往事历历如昨。青春年少,读四中,笑傲中华名校。风云突变,闹文革,颠覆人生轨道。上山下乡,江西插秧割稻。遥想毕业当年,思乡望月,边城安家了。呕心沥血,挥...
2007年,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是年11月某日,我的老伴和我一起登上了飞往香港的航班,开始为期五天港澳游。当天北京的气温是0~8摄氏度,同日香港的气温是18~24摄氏度。脱下冬装,换上秋装,顿感轻松爽快。...
潭柘寺新春随想 梁域卉 丁亥正月初六,阳光明媚,却春寒料峭。我与老伴搭乘儿子的轿车与儿子、媳妇一同前往潭柘寺游览。潭柘寺位于北京西南的门头沟区,距市区阜成门45公里。过了石景山,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行,可...
人类与大自然 梁域卉 内容提要:从类人猿到人,其实是热带动物,如果没有衣物御寒,只能生活在28摄氏度以上赤道附近很狭窄的地区。森林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有的,而沙漠是在人类出现之后才有的。也就是说,森林是原...
人生驿站 梁域卉 在设计院工作二十多年,有一百多次公出的经历。每次出行的任务不同,时间长短不同;完成任务的顺利程度不一样,心情也不一样。其实每天在外住宿的条件环境如何,也是很影响心情和完成公出任务的。记得第...
银婚纪念 一九九八年 千里姻缘一线牵,红丝一系廿五年。呕心沥血育稚子,衔草啄泥筑家园。青春做伴同创业,银霜染鬓再登攀。遥望夕霞红胜火,晚晴灿于艳阳天。...
我这里说的读书,不是上学时读课本,而是读课外书。高尔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就是从识字、读书开始,一步一步认识世界的。小学生时代,以识字为主,没有读过什么课外书。仔细回想,也就是父亲曾给我订阅过《儿童时代...
北京,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是元明清以来八百余年的都城,蕴藏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特别是明城墙的外城、内城及紫禁城的格局,中轴线与棋盘街的结构,大大小小的胡同与四合院,成为世界城市中独具东方特色和古代帝王尊贵与威严地位的...
在设计院工作期间,我曾有机会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因各种原由先后公出一百余次。去年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记叙了公出期间入住各样旅店的情景,现在回忆当年在旅途中的“吃”也是满有意思的事情。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上个世纪七八...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日历翻到了2006年。这历史长河中平凡的一年,对老梁来说却有点儿不平凡。特别之处是,这年老梁年满六十周岁。花甲之年是人生旅途的一个里程碑。正式退休,告别了三十六年的社会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
各位坐好喽,茶沏上了,您自各儿倒。今儿个我给您聊一聊中国人口这个话题。从上学的时候起,老师就给我们讲中国是“人口众多,地大物博”。这“人口众多”到底多到什么程度呀?现在走到哪儿,都会听见有人埋怨“怎么这么多...
北京交通随想 梁域卉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北京是有名的自行车王国,上下班时马路上的自行车流,真是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后来,随着北京城的扩建改造,当年马路分为快车道和慢车道,不知何时,悄悄的变了名称,叫作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