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专题]美学与美育
文章数:33 浏览:1306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美学与美育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美学与美育专题。收录和美学与美育有关的的作品点评、人物评论、现象阐析、理论研究、观点商榷、学术争鸣等文章,以作品和人物评论文章为主。
 ☆ 美学学科的产生及框架性内容构成 (曹廷华,2011-9-5,2933)

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产生及框架性内容构成 人类的审美实践源远流长,人类的审美意识也早已发生,但美学学科的形成则不过200多年,而美学学科内容的较为规范的框架性构成,则更要晚一些。一、美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 美育及其内容层次 (曹廷华,2011-9-5,2644)

第二节 美育及其内容层次 如果说人类的审美实践源远流长,那么,人类的美育实践也同样如此。这是因为,人类审美实践中包含着影响人、引导人成为“人”的意义和功能。同美学一样,美育作为一门应用理论学科的产生,也是近代...

 ※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 (曹廷华,2011-9-5,2386)

第一节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 一、美的本质的历史研究概说 美的本质是美学研究的最基本问题。历代美学家对美的本质既抱以浓厚的兴趣,又感到“谜”一般的困惑。柏拉图曾宣称“美是难的”,但古往今来的美学家并没有视...

 ※ 美育与人的人化 (曹廷华,2011-9-5,2148)

第二节 美育与人的人化 美育是应用美学理论的教育实践,在具体实施中既要服从“美的规律”,又要遵循教育规律。这两种规律都不是世界固有的自然规律,而是在人的生成,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的人化规律。一、美育与人...

 ※ 社会美与社会美育 (曹廷华,2011-9-5,6000)

第一节 社会美与社会美育 一、社会美及其表现 1.社会美的内涵 社会美是社会生活的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经济、政治,科学实验,以及人的衣食住行、交际往来等等方面。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存在着美,...

 ※ 人的美与人的美育 (曹廷华,2011-9-5,2472)

第二节 人的美与人的美育 一、人的美及其特点 人是地球上生命有机体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化的高级动物。人在其进化过程中,摆脱了兽性、无目的性,成为具有高级理智、智慧和神奇创造力的“万...


 ※ 自然美与自然美育 (曹廷华,2011-9-5,3615)

一、自然美及其特征 自然美是产生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美,指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及其关系所呈现出来的美。自然美一般分两类,一类是未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的,例如,日月星辰、雨雪风霜、原始森林、浩瀚沙漠、绵绵山岭、茫茫大海,...

 ※ 艺术美与艺术美育 (曹廷华,2011-9-5,3802)

第四节 艺术美与艺术美育 一、艺术美及其特点 1.艺术美界定 广义的艺术指各种技艺,即指人们在完成物质生产、社会活动、精神领域里的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熟练的技能、技法和技巧,这是艺术古老内涵的延续...

 ※ 美的范畴与美育 (曹廷华,2011-9-5,569)

第四章 美的范畴与美育 美学学科的范畴划分历来众说纷坛,有的将其细分罗到,如欧根·希穆涅克就列举出了庄严、英勇、崇高等10多项,而罗·茵加登竟列出了30多项,有的只列出崇高、优美、悲剧、喜剧等几项。这些分法,...

 ※ 素朴、华丽与美育 (曹廷华,2011-9-5,2665)

第一节 素朴、华丽与美育 一、素朴、华丽的美学含义 在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中,素朴和华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对相反相成的美学范畴,既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中,也存在于艺术中。传统美学中的“芙蓉出水”与“错...

 ※ 优美、壮美与美育 (曹廷华,2011-9-5,2973)

第二节 优美、壮美与美育 一、优美、壮美的美学含义 优美、壮美均是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艺术中的审美范畴,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大致与之相当。优美是最常见的美,是一种静态的、柔性的...

 ※ 崇高、滑稽与美育 (曹廷华,2011-9-5,4255)

第三节 崇高、滑稽与美育 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中,有一些情状、境界或对象,如大海星空,暴风骤雨,千载古刹,万里长城,或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震撼灵魂的情感流...


 ※ 悲剧、喜剧与美育 (曹廷华,2011-9-5,4959)

第四节 悲剧、喜剧与美育 悲剧、喜剧是又一对重要的审美范畴。在诸种范畴中,唯有“悲剧”、“喜剧”是一对以情感形态的“悲”和“喜”来标举的范畴。“悲”和“喜”人皆有之,但有悲有喜却并非就是悲剧喜剧。一、悲...

 ※ 形式美及其形成 (曹廷华,2011-9-5,3654)

第一节 形式美及其形成 一、形式美的界定及其一般认识 形式美这一概念,通常有两种含义,在使用中比较混乱。从严格意义上讲,形式美是指美的对象在形式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某些具有共同性的美的要素和规律,它是从无数...

 ※ 形式美的构成及其发展 (曹廷华,2011-9-5,4499)

第二节 形式美的构成及其发展 形式美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审美对象自身的物质属性,一是审美对象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最早把这二者明确做出区分的是黑格尔,他在论述形式美的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等“外在因素的表现方式”...

 ※ 形式美育 (曹廷华,2011-9-5,2638)

第三节 形式美育 形式美育是指通过对形式美的感受以及形式美特征和规律的理性把握,培养形式美的感受与创造能力的教育。应当指出,在美育中,形式美曾长期受到忽视,甚至把它当作形式主义而一概否定。因而,形式美育的研究...

 ※ 审美心理的产生和形成 (曹廷华,2011-9-5,2515)

第一节 审美心理的产生和形成 人在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同周围世界产生和形成着各种各样的复杂关系。人的实践行为的多面性和接触对象的多样性,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心理趋向和心理意识。审美心理就是人的众多的心理趋向和...

 ※  审美心理过程及特点 (曹廷华,2011-9-5,2623)

第二节 审美心理过程及特点 一、审美心理的基本过程 审美心理作为人的一种心理类型,其过程与人的一般心理过程有着密切联系。要了解审美心理过程,就不能不首先了解人的一般心理活动。1.人的一般心理活动...


 ※ 心理美育的实施与美育心理的形成 (曹廷华,2011-9-5,2854)

第三节 心理美育的实施与美育心理的形成 美育的形式和内容是多样的,社会美育,自然美育,艺术美育,科学美育,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美育形式和内容。但是,所有的美育活动,都会集中到对人的心理美育,通过心理美育不仅能一...

 ☆ 表演艺术的美与美育 (曹廷华,2011-9-5,3297)

第一节 表演艺术的美与美育 一、表演艺术的含义及代表性门类 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代表性的门类通常是音乐和舞蹈。有时将杂技、相声、魔术...

 ※ 造型艺术的美与美育 (曹廷华,2011-9-5,4378)

第二节 造型艺术的美与美育 一、造型艺术的含义及代表性门类“造型艺术”这个概念是德国18世纪启蒙运动思想家、美学家莱辛在其美学著作《拉奥孔》中首次提出来的。莱辛所谓造型艺术,主要指绘画和雕塑。但从艺术...

 ※ 语言艺术的美与美育 (曹廷华,2011-9-5,3425)

第三节 语言艺术的美与美育 一、语言艺术的含义及代表性门类 语言艺术是指以语言为物质媒介塑造形象或情境来表情达意,反映生活的艺术,即通常说的文学。主要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等类型。1.诗歌。...

 ※ 综合艺术的美与美育 (曹廷华,2011-9-5,3975)

第四节 综合艺术的美与美育 一、综合艺术的含义 综合艺术是指包含多种艺术元素并通过这些元素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以演员创造角色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综合艺术有戏剧艺术、电影艺术...

 ☆ 教学活动的美学因素 (曹廷华,2011-9-5,3353)

第一节 教学活动的美学因素 一、教学活动的性质和一般特点 1.教学活动的性质 教学活动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并形成良好...


 ※ 教学活动的美育功能及特点 (曹廷华,2011-9-5,2162)

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美育功能及特点 一、教学活动的美育功能 教学活动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自然包含着美育功能,它与德 育、智育、体育、劳育等一起体现教育目的,因而是互补共存的。教学活动的美育功能具体表现为...

 ※ 美学构成与美育构成 (曹廷华,2011-9-5,609)

第一章 美学构成与美育构成 美学和美育是相关而不相同的两门学科。从理论形态看,美学是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而美育是人类运用审美原理在教育方面的一种实践及其概括和总结。前者处于哲学层面,属于基础理论范畴...

 ※ 美的形态与美育 (曹廷华,2011-9-4,561)

第三章 美的形态与美育 美就其存在形态而言,可分为现实美和艺术美两大类。现实美包括自然美与社会美。人既是自然的存在物,又是社会的主宰,既是美的创造者,又是美的体现者。因此,集自然美和社会美于一身的人的美,在美...

 ※ 审美心理与心理美育 (曹廷华,2011-9-3,677)

第六章 审美心理与心理美育 如果说传统美学主要是哲学美学或社会学美学,着重研究的是审美客体及其本质、规律、特征、构成、功能等等,较少涉及审美主体特别是主体审美心理;那么,现代美学则随着心理学的长足发展和新成果...

 ※ 门类艺术的美与美育 (曹廷华,2011-9-3,756)

第七章 门类艺术的美与美育 门类艺术即分门别类的艺术。分别艺术的门类有多种方法:以艺术的存在形式分,有空间艺术、时间艺术和时空综合艺术;以艺术诉诸人们的感觉方式分,有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和想象艺术。按...

 ※ 教学活动的美与美育 (曹廷华,2011-9-3,528)

第八章 教学活动的美与美育 教学是现代实施教育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它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由教师施教和学生受教来有目的地传递知识经验,其根本职能是育人、化人、使人成材。教学活动作为人类生活中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必...


 ※ 后记 (曹廷华,2011-9-3,964)

后记 《美学与美育》的编写和出版,首先要感谢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正是他们那推进教材改革和推动学科建设的前瞻性目光,才促成了这本书的问世。这本书的编写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探索,它既不同于一般美学原理的...

 ※ 美的本质与美育 (曹廷华,2011-9-3,598)

第二章 美的本质与美育 美是人的本质的根本标志之一,或者可以说,美的本质充分地体现了人的本质。美育作为培养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其独特的功用就在于培养人的美的素质并与其他教育相协调,使人成为完美的人。因...

 ※ 形式美与形式美育 (曹廷华,2011-9-3,810)

第五章 形式美与形式美育 美通常划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类,人的美兼有自然美和社会美,也应是一大类。形式美并不是独立的一种美的形态,但它又无所不在,渗透消融于上述各类美的广泛领域,并成为它们美的结构中...

33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