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专题]铁凝研究
文章数:54 浏览:2047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铁凝研究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铁凝研究专题。收录和铁凝研究有关的的作品点评、人物评论、现象阐析、理论研究、观点商榷、学术争鸣等文章,以作品和人物评论文章为主。
开启平和神秘的世界——读《作家铁凝》
开启平和神秘…
读铁凝散文集《惊异是美丽的》
读铁凝散文集…
铁凝小说的性爱哲学
铁凝小说的性…
“笨花”铁凝
“笨花”铁凝…
 ※ 铁凝小说的残酷真相与无情语言 (高 静,2012-4-5,845)

铁凝是在新时期里成长的,具有自己个性的女性作家,在纷繁多变的当代文坛中,她是能够坚持自己的创作特色并取得成功的作家之一。她用心灵感知生活,发掘其中的丰富意蕴,并...

 ※ 解读铁凝《大浴女》的女性自我成长史 (高娓娓,2012-4-5,1034)

铁凝在关于文学创作答《女友》记者问时曾说:“人性结构的丰富给文学带来了说不尽的视角,也许我们,只找到了万分之一,我们应该力求发现得更多。”[1]于是继轰动文坛的...

 ※ 《铁凝精选集》:以诗人的气质写小说 (谢萍,2009-9-21,1018)

翻开《铁凝精选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短篇小说《哦,香雪》。《哦,香雪》,光看标题,就情不自禁地想在心里诵读几遍——哦,香雪!哦,香雪……它读上去是那么朗朗上口,那么富有诗意。一口气读完这篇小说,你会被作者诗一般的...

 ※ 看与被看——铁凝小说《对面》的叙事策略 (周梦焱,2009-11-26,1109)

铁凝是一位优秀的女作家,自18岁发表处女作以来,视角从关注乡村到解析城市,题材和风格多变。她以《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玫瑰门》等小说创作闻名,近年又以长篇小说《大浴女》引起众多关注。然而,相对于她创作中...

 ※ 《告别语》:探铁凝叙事的独特策略 (李鲁平,2011-12-8,964)

铁凝在短篇小说创作上最是让人瞩目。她的小说常以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为表现对象,通过对平凡的日常事物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并借助人物心灵深处的触动传达具有时代特征的情绪和情感。作家的新作《告别语》(刊载于《芳草...

 ※ 铁凝作品中对两性平等的渴望 (张利红,2008-11-28,1073)

在被问及文学的功能时,铁凝曾说:“我心目中的文学是什么样子?是对人类大的体贴和爱。”铁凝始终思索着女性自我超越的途径与方法,并试图寻找拯救女性的方式。因此铁凝在经历了对女性美好生命的讴歌和对女性灵魂的审视之后,最终...


 ※ 风度的含义——读铁凝的《风度》 (程德培,2009-8-5,1100)

每一部小说,就像所有艺术作品一样,都同时由单独的时刻和持续的时间组成。《风度》说的是一次聚会,严格地说是一次城市中的聚餐。但内容却是与乡村有关,与他们早年在一个叫黑石头村插队的经历有关。于是,持续三十年的记忆便伴随...

 ※ 灵魂的对话——评贺绍俊《作家铁凝》 (李霞,2008-9-26,799)

批评家李敬泽在谈到现在的小说普遍没有难度指标时说,小说家懒得去找一个有难度的角度和路径进行创作,作家在市场的压力下、“现实”的挤压下不断退却,不断放弃艺术志向,甚至都有点“小姐”心态了:我都这么低了这么容易了这么“好...

一 很久以来,一直在读《铁凝散文精品赏析》这部书,这部由散文评论家红孩精心编选并逐篇进行文本细读的书。自从上个世纪后期以来,散文创作进入了中国散文历史发展最佳时空,是开创于先秦诸子以及唐宋蔚然大观...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悉尼大学教授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选读课程,阅读了大量女作家的作品,包括铁凝早期的作品。在她的这些作品中我对短篇小说《灶火》和中篇小说《麦秸垛》特别感兴趣。原因是这时的铁凝虽然还是比较稚嫩,但是我...

 ※ 植根于当代乡土中国的“笨花” (丛琳,2012-5-18,1766)

铁凝在经过了将近六年的沉寂之后,拿出了她的第四部长篇小说《笨花》。在这部近45 万字的《笨花》中,我们感受到了铁凝对文学的良苦用心。我们也会发现她作品基调较大的变化。她一改过去在《哦!...

 ※ 重读铁凝的《哦,香雪》 (蒋军,2012-4-4,1194)

台儿沟,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落,这里的人们安静而自足,默默的接受着大山任意所给予的温存与粗暴。但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火车到来了,它的汽笛声打破了山村的宁静,它的一分钟带来了一片新天地。而村里的那些姑娘们每天吃完晚饭就忙...


 ※ 世俗尘烟中的“笨花” (朱育颖,2012-4-2,1638)

《笨花》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该书是一部反映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长篇小说。选取清光绪年间到抗日战争胜利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军旅生涯与平民生活为主线,描写了向有喜这个人物从普通农民到旧时代军官的人生历程,巧妙...

 ※ 铁凝早期小说的审美探析 (吴延生,2012-4-2,3152)

铁凝早期小说具有独特的审美品味。文章分析其人物形象塑造的特色,透视内在诗情跃动的主脉,观照外在结构的特点,把握其创作笔法的特征,理解其特殊的审美意蕴带给读者的精神陶冶。通过审美透视,文章引导读者对人的价值作定...

 ※ 重读铁凝的《孕妇和牛》 (张德明,2012-4-2,1683)

铁凝的写作是从短篇小说开始的。她曾经说:“好的短篇小说诱惑我们细品这人生和世界的犄角旮旯,我们内心深处那些琐细而深重的‘无序’。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时间虽然永远局促,生命也永远值得我们细品。这需要写作者奋不顾身地花...

孙犁是少有的能跨越现代与当代文学史、并对中国当代创作持续产生影响的作家。他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代表,其“诗化、散文化的艺术追求,影响了当代文坛一批作家,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作家,如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房树民、...

 ※ 质问铁凝:作家要靠谁来养? (花平子,2006-12-5,820)

作家铁凝被意外推上全国作协主席的位置,开始执掌中国作协的帅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众望所归,但铁美女新官上任即明确表示:我国的专业作家制度暂不会取消,并公开抛出“这么大个国家养不起几个作家是一种悲哀”的言论,这一定会让...

 ※ 期待铁凝领导作协开创新局面 (魏英杰,2006-11-19,760)

11月12日,在全国作代会上,新一届中国作协领导团队诞生了。49岁的女作家铁凝当选为新一任中国作协主席,王安忆、张抗抗、刘恒等13人当选为新一任作协副主席。几天来,舆论多以年轻化、专业化、实力派评价新一届中国作协领...


 ※ 走向深刻:也谈“铁凝是谁” (宪之,2006-11-15,882)

作者按:见到网友《铁凝是谁》的文章,不禁想起我几年前给《作品与争鸣》写的一篇评论。比起文学界对文学现状的主流评价来,我的这篇多少有些另类的小文,也可代表并不主流的一部分人的看法,特贴出以与网友交流。铁凝以《...

 ※ “铁凝是谁?” (郭松民,2006-11-14,727)

五年一度的全国作家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闭幕了,年富力强的女作家铁凝当选为新一届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1月12日中国新闻网),这为未来中国文学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想像空间。然而当我和一个朋友聊起此事时,他很不经意地问...

 ※ “三重身份”的铁凝 (陈晓明,2008-10-13,979)

《作家铁凝》,贺绍俊著,昆仑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33.00元 贺绍俊的《作家铁凝》最近由昆仑出版社出版修订版。2004年郑州大学曾出版《铁凝评传》,现在修订后书名也略做调整。新版的图书显得印刷精美,典雅绮...

 ※ 铁凝的女性世界:诗意抒写与冷峻揭示 (汪娟,2009-5-7,1907)

铁凝的作品中大多以女性为主人公,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探索构成了她作品的主要内容。纵观铁凝笔下的女性形象描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女性的诗意描绘,展现出女性的纯美;而另一类是对女性命运进行冷峻的揭示,展现了女性...

像铁凝其他同类短篇小说以小见大的特色一样,铁凝发表在《北京文学》第9期上的《春风夜》也依然沿袭了这一点睛之长。《春风夜》是一个普通人演释普通事例的普通故事:进城在人家打工当保姆的俞小荷,为和同样在外跑长途的丈夫能在一...

 ☆ 观察生活的新视角:铁凝《告别语》 (李鲁平,2011-12-22,1218)

铁凝的短篇小说常以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为表现对象,通过平凡的日常事物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并借助人物心灵深处的触动传达具有时代特征的情绪。新作《告别语》叙述的是一个小故事,却是一个精心编织的故事。故事从朱丽不辞...


“外来者”故事——有着现代文明背景的外来者来到一个闭塞、落后的传统空间中,由于这个“外来者”的闯入,原先的文明、文化、社会秩序发生了某些或隐或显的变化——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常见命题。这一叙事将有关现代与传统...

 ※ 简论铁凝小说的意象语言 (王泉,2011-12-22,2001)

铁凝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颇有建树的女性作家,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即在小说中自觉地运用意象,成功地营造出特殊的文化氛围,将女性的生命体验与时代精神结合得密匝,从而拨响了读者的思索之弦。意象作为主客体的...

上编孙犁:“抗日小说”的“三不主义” 与《芸斋小说》的心理依归 尽管文坛对《书衣文录》(1965—1994)、《耕堂劫后十种》(1977—1995)大量深邃老到的读书笔记、随笔、杂感、书信交口称赞,孙犁本人似乎...

 ※ 铁凝“三垛”叙事学解读 (褚洪敏,2011-12-10,1865)

铁凝的“三垛”(《麦秸垛》、《棉花垛》、《青草垛》)从发表之日起,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什么“三垛”至今仍有着迷人的魅力?通过阅读文本我发现,“三垛”有着独特的叙事策略和叙事结构,在铁凝的小说创作乃至当代文学中都...

 ※ 论铁凝《笨花》的女性叙事及和谐美的建构 (闫红 ,2011-12-10,1788)

新世纪以来,女性写作呈现出成熟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也出现了现代性的焦虑和女性身份认同的困惑。究其原因,女性写作仍处在现代性的困境之中:社会身份和女性自我身份认同的分裂,正是这双重身份在确证过程的错位与迷失才使得女性...

 ※ 铁凝创作中的自我确认之路 (梁惠娟,2011-12-10,2009)

一、自我的选择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宇宙万物为人类的成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在人的成长历程中,你无法回避这样一个现实:你不可能同时朝相反的两个方向行走,面对无限的可能性,你必须做出选择。选择权便成了人之为人的...


 ※ 走进笨花村的乱世风云 (刘芳,2011-12-10,1286)

在铁凝眼里,乡村一直是她心目中的家园。从80年代的《村路带我回家》、《意外》到“三垛”(《麦秸垛》、《棉花垛》、《青草垛》)、《孕妇和牛》等小说,铁凝常把深情的目光投注到黄土地上劳作的农民身上,新作《笨花》亦是以笨...

 ※ 《笨花》:“凋零”,还是“绽放”? (宋菲,2011-12-10,1385)

铁凝的《笨花》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常变常新,无论与早期的《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相比,还是较于《玫瑰门》《大浴女》等长篇,《笨花》在内容题材、书写风格及写作视角上都令人耳目一新——宏大背景下的世俗烟火、充...

 ※ 部族仪式与文化自救:《笨花》新解 (刘惠丽,2011-12-10,1389)

《笨花》的艺术经验在于对人类文化意识的提领与表征,尤其是对塑造了冀中族群特有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文化范型的尊重和沉浸。文本的文化向度是明晰的,有关向喜创业及殉难的故事只不过是小说得以展开的平台,而二十世纪初叶波澜未...

 ☆ 试论铁凝小说的乡土情结 (梁惠娟,2011-12-10,2460)

野人怀土,小草恋山。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魂牵梦绕的土地。“乡土情结”是指对乡土的固有深情和无限眷恋以及心灵深处对乡土的深深向往。也就是说,具有“乡土情结”的人们对乡村、土地总会表现出固有的依恋,心灵深处总会对乡村、...

 ※ 铁凝小说的叙事伦理 (谢有顺,2011-12-10,5500)

1.身体、语言和伦理 我在和诗人于坚的一次对话中,用了一个新的说法,“写作是身体的语言史”(注:于 坚、谢有顺:《写作是身体的语言史》,载《花城》2003年第3期;又见《于坚谢有顺 对话录》第四章,苏州...

 ※ 对立与和谐——论铁凝的短篇小说 (王海燕,2011-12-10,1890)

铁凝不仅写小说,也写散文、随笔,还写过诗;铁凝不仅写短篇小说,她的中篇、长篇亦成就颇丰。但本文只以她的短篇为研究对象。铁凝是一位懂得艺术辩证法的作家,在她的诸多作品中,各种艺术元素在对抗、对比之中达到了互补互衬...


 ※ [图]读铁凝散文集《惊异是美丽的》 (钟正林,2011-11-28,2056)

晨曦般温暖而被照亮 ——读铁凝散文集《惊异是美丽的》 第八次全国作代会开幕那天,我收到了著名作家铁凝的书。这一年,是在我的长篇小说《山命》和中篇小说集《鹰无泪》出版后,是我的小说创作在文坛初试锋...

铁凝在短篇小说创作上最是让人瞩目。她的小说常以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为表现对象,通过对平凡的日常事物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并借助人物心灵深处的触动传达具有时代特征的情绪和情感。作家的新作《告别语》(刊载于《芳...

 ※ 从细微处探索铁凝小说叙事奥秘 (陈超,2011-11-11,1094)

从细微处探索铁凝小说叙事奥秘——评周雪花的《永远的瞬间》 我熟悉铁凝的大部分小说,自然也比较关注文学批评界对铁凝小说的研究。我以为,新世纪以来的铁凝小说研究,进入了一个较前更深入的层面。体现在某些批评家不再为...

 ※ [图]“笨花”铁凝 (丰绍棠,2011-9-9,790)

作家铁凝 铁凝说:“写作的过程是不断反省自己的过程。如果不改5遍以上,作品我就不敢往外拿。”别人对自己作品挑错,铁凝也持这样态度:“作家尤其需要这样的挑毛病,这能让我们在创作时更多一些对语言文字的珍惜和警觉...

 ※ 铁凝印象 (欧天长,2011-9-7,430)

做梦也没有想到,在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研讨班的开学典礼上,铁凝会来。中国作协主席居然能参加我们的开学典礼,对于我们学员来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开会时间到了,只见铁凝一身素色套裙,头发还是电视报纸上一贯见到的那种...

 ※ 关于对人性的不懈追问——铁凝小说创作谈 (王艳玲,2010-11-26,1539)

凝;作品创作;人性意识将铁凝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深入剖析研究作家对人性的感悟、思索、升华的发展脉络及其作品对人性意识执著探索的轨迹,以获得对作家作品人性演变流程较为准确的把握和解读。...


 ※ 试析铁凝作品所彰显的女性意识 (陈凤珍,2010-9-28,1114)

论文关键词:铁凝 女性意识 生命意识 忧患意识 人生困境 论文摘要:作为一位女作家,铁凝对女性一直倾着无比的关爱,她的作品往往以对女性生命的关爱和深刻的忧患意识为主体精神,以女性的思方式展示女性矛盾与困境,揭示和反思...

 ※ 铁凝小说的幽默谐谑 (赵文花,2009-5-7,977)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铁凝的成长和文学经验的积累,她的创作表现出一种稳重、洒脱的姿态,小说创作具有一种幽默谐趣的倾向。如九十年代末的《安德列的晚上》、《第十一夜》、《树下》、《寂寞嫦娥》、《省长的日记》,到了新世...

 ※ 从《笨花》看铁凝文学上的突破与发展 (李旺,2009-2-11,1411)

[摘 要] 铁凝长篇小说《笨花》从史诗品格、风俗画等多方面着笔改变了她以往的写作风格,以一种新的视角关注着历史风云变化下的“世俗烟火”,挖掘人性中的大美,关注人民的内在道德和智慧完成了她在艺术和思想上的突破与发展。...

 ※ 文学是世界的光——西子湖畔读铁凝小说 (钟正林,2011-7-15,1572)

初夏时节,在西子湖畔参加“走读江南”笔会,有幸读到了《江南》杂志第3期上刊载的铁凝两个短篇小说和一篇在东亚文学论坛上的讲稿,感触颇深。两个短篇,一篇是新作《海姆立克急救》,另一篇为获首届郁达夫小说奖的《伊琳娜的...

 ☆ 试论铁凝小说对人物的心理透视方式 (孙亚明,2010-10-9,1256)

铁凝的小说已引起广泛关注,对其做出评论、研究的文章不可胜数,多从叙事伦理、第三性视角、人性挖掘、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探讨。笔者认为,铁凝小说的最闪光之处在于对人物心理的多方位透视,她坚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写出了具...

 ※ 寻找铁凝的笨花村 (赵长青,2011-5-23,1741)

我的老乡、著名作家铁凝在她的长篇小说《笨花》题记中写道:“笨花、洋花都是棉花。笨花产自本土,洋花由域外传来。有个村子叫笨花。”笨花这种棉花我是知道的。儿时,我的家乡赵县还曾广植棉花。虽然所种多为洋花,却也时有笨花夹...


54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2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