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专题]女性文学
文章数:279 浏览:6994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女性文学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女性文学专题。收录和女性文学有关的的作品点评、人物评论、现象阐析、理论研究、观点商榷、学术争鸣等文章,以作品和人物评论文章为主。
精明的美女作家
精明的美女作…
“有毒的”女人与女性异化——对袁远《暗扣》的女性主义解读
“有毒的”女…
女性写作应该与时代共振
女性写作应该…
西方女性主义美学审视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话语与艺术实践
女性主义话语…
个性的生存,真实的自我——浅谈九十年代美女作家所代表的文学思潮
个性的生存,…
魏微:我们的生活是一种骇人的现实
魏微:我们的…
 ☆ “十七年”女性文学的伦理学思考 (谢纳,2006-4-26,1014)

「内容提要」文章试图从女性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两性关系、“母爱”情结四个方面探讨“十七年”女性文学伦理道德观念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解构,旨在从伦理道德表象入手,挖掘“十七年”女性文学有别于五四时期和新时期女性文学的重要特...

 ※ [图]女性主义思潮与女性写作在中国 (沈睿,2013-12-9,542)

《日常生活价值重构——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作者:荒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8月 定价:35.00元 【阅读观察】 学者荒林的新著《日常生活价值重构——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研究》试图梳理中国当代女性写作与当代中国...

 ※ 上海叙事与女性写作 (西篱,2013-10-11,415)

在中国文学史上,20世纪的上海为女性写作贡献了不少奇葩。贵族出身的张爱玲,40年代在上海孤岛成名,是个文坛“异数”,她独特的文字的生命力,作品中拥有的女性之敏感和细腻,以及浓郁的古典美,她对世事人心了解的通透、对人物心理本质的把握等等,成为...

 ☆ 以陈染林白为例看新女性写作 (缪爱芳,2012-4-5,1070)

有关女性的写作(在这里指女作家写作)由来以久,从“五四”运动倡导个性张扬,自由平等,妇女解放之时,女性写作就已蔚为大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作为生活在都市中的新...

 ※ 伍尔夫女性主义诗学初探 (陶琼,2012-4-5,806)

英国文学不仅在西方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英国更是一个有着深厚的女性创作传统的国家。曾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女作家,如范妮·伯尼、勃朗特姐妹、简·奥斯丁、米特福...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罗敷形象 (赵卫东,2012-4-4,1326)

罗敷是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的女主人公。文本中叙述了她的这样一个故事:年轻貌美的罗敷与五花太守在桑中陌上邂逅相遇,面对当权者的无礼调戏,罗敷利用自己的聪慧和机智...


 ※ 女生风流演绎新的都市摩登 (傅建安,2011-8-5,933)

20世纪是一个风云动荡的世纪。八国联军的入侵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的危机意识,于是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的最迫切的主题。怀着寻找民族出路的历史使命感,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扬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以摧枯拉朽之势荡涤了封建主义的...

 ※ 欧风美雨中都市自由女的文化建构 (傅建安,2011-8-5,1558)

确如何海鸣所言,“自由女”生活于“半开化的时代”。当时一些知识分子为了寻找救国之门留学欧美,带来一整套 “洋派”作风,各国纷纷在中国划定租界,租界以其强有力的辐射作用影响着周边城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物质倾销与...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帝国主义的入侵惊醒了中国老大帝国的旧梦,西方资本主义以“船尖炮利”的胜于雄辩的事实证实其文明的某种优越性。一批精英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的比照中借鉴西方文化资源,力图进行中华文明的现代性建构。在蜕变...

上海开埠以后,以超常的速度膨胀、发展。清嘉庆《上海县志》中描写上海:“闽、广、辽沈之货,鳞萃羽集,远及西洋暹罗之舟,岁亦间至,地大物博,号称繁剧,诚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嘉庆道光年间上海人曹晟在其所著《觉梦录》中...

 ※ 都市摩登女与都市表征 (傅建安,2011-8-5,1625)

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蜇存为代表的新感觉派作家及无名氏等后期海派作家塑造了一系列的游弋于都市的摩登女。她们以其面目的同一,表现都市的灵性光晕的消失,以对待情爱的高速快捷表达都市的机械、速度、力及思维方式直接性,以情爱实...

 ※ 摩登女与都市隐喻 (傅建安,2011-8-5,987)

摩登女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不仅体现着上海在半殖民地过程中处于资本主义上升至成熟时期的都市表征,而且摩登女的形象与都市构成隐喻,暗示着都市人的都市际遇与传达着都市深层感受。 一、人类文明的日常震惊 刘呐鸥笔下...


 ※ 女性想像与男性话语 (傅建安,2011-8-5,1874)

海派通过都市摩登女的想像映射出中国都市文化对西方异质文化的完全接受,同时从两性博弈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女性解放度。 一、都市摩登女与女性的解放度 上海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她不是由传统的中心城市逐渐演...

 ※ 世纪之交商业大潮与女性形象 (傅建安,2011-8-5,1918)

中国现代都市在历史的劫难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文化却拒绝承认此前的都市文化,将其指认为是腐朽的、没落的、病态的殖民地文化,是蕴藏在旧中国体内的毒瘤,是绽放在苦难的中华大地的“恶之花”...

 ☆ 陈染女性形象的现代性建构 (傅建安,2011-8-5,1671)

陈染笔下的主人公是一批“幽闭症患者”、“冥想症患者”、“行为怪异者”、“精神混乱者”、“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陈染正是通过书写“我的怪物、我的自我,”[1]颠覆了由来已久的传统文化对女性的界定,努力进行女性形象的现...

 ☆ 卫慧“波希米亚玫瑰”的后现代解构 (傅建安,2011-8-5,1463)

陈染笔下的女性对爱与终极意义的追寻陷入了困境,商品经济挟裹下的后现代思潮奔涌来袭。按照一些诗人、艺术家、批评家的分析,后现代产生于二战后西方知识经济时代,它标志着恶魔现代性的寿终正寝,出现于它的葬礼的狂野欢庆的时刻。...

 ※ 盛可以女性形象的现实主义重构 (傅建安,2011-8-5,1360)

卫慧女性对传统秩序的解构已成定论,长期受压抑的人们从多种清规戒律中突围出来进入百无禁忌的集体狂欢。爱情宣告终结,性关系日渐成了男女两性之间最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关系,并且自由的性关系正趋向日常化、礼仪化。在一个流行咖啡...

 ※ [图]魏微:我们的生活是一种骇人的现实 (吴平,2013-3-12,1348)

魏微,原名魏丽丽,1970年生,江苏人。1994年开始写作,小说曾登1998年、2001年、2003年、2004年中国小说排行榜。2003年获人民文学奖,2004年获《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2004年获鲁迅文学奖,...


 ※ 从女性主义视阈解析《呼啸山庄》 (周菁,2012-4-5,961)

1847年艾米莉·勃朗特发表小说《呼啸山庄》,被斥之为“一部骇人听闻、荒谬绝伦、毫无意义的作品”。但到20世纪,其魅力与价值逐步被人们所发现,有关小说的研究在不...

 ※ 美女作家彭久洋显身性爱光碟 (闲来无,2006-8-7,4641)

最近,号称“中国第一美女作家”的彭久洋女士被人坑了。她的照片被印在一套性爱光碟的封面上。根据彭女士的自述,是对方的恶意侵权。果然,上百度一搜,那张玉体半露的照片...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政治维度 (佟玉洁,2012-10-10,848)

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女性主义艺术是女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所以,当我们强调了女性主义或者是女性主义艺术,实际上就是对女性性别身份的生物性的认定以及女性艺术称谓的一种反动或者拒绝。女性主义艺术与女性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女性...

盛英先生是女性文学研究界的前辈,由她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是较早对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的著作,该书以“女性意识”为统领,回到历史现场,追寻现代以来诸多女性作家的创作轨迹,对中国女性文学史研究起到了奠基作用。 《女神...

 ※ [图]新女性写作,“新”在哪里? (郭梅,2012-9-24,769)

《代表作·新女性》遴选的作品均为作者自己指定的、自己认为最满意的短篇小说,即“代表作”。编者按近期推出的《代表作·新女性》,是铁葫芦图书“代表作”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收录了西门媚、盛可以、巫昂、绿妖、张惠雯、任晓雯、走...

闲来无聊,随手拿了同学桌子上的一本小说来看,一看书名是《聚散两依依》,非常优美的名字,于是就躺在床上看了。在平时,我是不会看琼瑶的小说的,因为她的小说中包含了太多缠绵不舍与沉痛悲哀,但是那天实在是无事可做,竟也一口...


 ※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作品中的姐妹情谊 (梁波 ,2012-7-5,1801)

美国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艾丽丝·沃克和托妮·莫里森对于我国读者和学者来说并不陌生,她们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赫斯顿被公认是黑人女性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她的小说《他们眼望上苍》成...

 ※ 论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困境 (姜波 ,2012-7-5,1773)

在上个世纪 80年代,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传入,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与批评开始真正意义上“浮出历史地表”,到了 90年代,两者共同创造出了空前繁盛的文学景象。然而作为 21 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主流,...

 ※ 论五四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尹旦萍,2012-7-5,1206)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说道:“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 ,其中“一间屋子”象征写作环境。五四运动既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思想领域的启...

 ※ 论五四女性文学中的婚恋观 (尹旦萍,2012-7-5,1418)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说道:“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其中“一间屋子”象征写作环境。五四运动既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思想领域的启蒙运动...

随着女性主义主义先驱、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一间自己的屋子》、《妇女与写作》等在当代中国女作家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启发了她们的性别自觉与文化批判意识,增强了她们探索新的理论与文学表达形式的信心。伍尔夫在文学...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演义长廊中,曾出现了众多女性形象,且大多承载了民族传统道德、个体作家对女性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女性的希冀认知。但伴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扩展、深化、演变,促使数千年来男权主义的统治和教化所导致沉睡的女性意识,...


 ※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看《米德尔马契》 (赵文琼,2012-7-5,1483)

一、引言作为十九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乔治 爱略特如同她同时代的许多女作家一样,倍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女性问题研究的关注,爱略特在女性问题上的矛盾态度也使得她和她的作品在女性主义批评中引发了长期的争论,但她鲜明的女性...

 ※ 关于90年代女性文学的几点思考 (黄清玲,2012-7-5,1680)

纵观上世纪 90年代女性作家的小说,我们可以看到一大批如池莉、方方、毕淑敏、张欣、迟子建等中青年女作家,在文坛上登台亮相频繁出击,她们以出众的才华、独特的艺术感觉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对社会多方面进行表现,尤其是对女...

 ※ 关于女性文学及其批评理论的当前意义 (钱虹,2012-7-5,2193)

由笔者主编的“世界华文女作家丛书”(第一辑)即将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选取了陈若曦、严歌苓、虹影等十位华人女作家的小说、散文和诗集,犹如十株充满灵气的生命之树郁郁葱葱。作为这套丛书的策划人与主编,我愿意在此从文学...

引言文森特·里奇(Vincent B. Leitch)在撰写美国文学批评史时,把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批评阶段:揭露男性作品中表露出的性别歧视;(2)发掘阶段:重新梳理和评价女性作家的...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李秀清,2012-7-5,2230)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 20 世纪 60年代,这与此一阶段的美国妇女解放运动和解构主义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别于 20 世纪 20年代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斗争目标,这一波妇女运动浪潮把女性问题指向美国的政治、社会...

 ※ 女性文学“私人化”叙事的文本嬗变 (张鹏飞,2012-7-5,2189)

中国文艺苑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迎娶了女性文学叙事范式的异军崛起且诸多女性作家及其文学作品皆闪亮登场、争奇斗妍、绚丽多姿而争相演绎为世纪之交文苑笔触的一道独特的艺术景观。可以说,“身体写作”、“欲望话语”、“裸奔叙事”...


 ※ 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当前困境 (葛继红,2012-7-5,2285)

女性文学创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在漫漫的封建长夜,它的光辉始终被以男性作家为中心的文学传统所遮蔽,无法闪耀。直到 20 世纪初,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才得以诞生,从未被正视的女性文学创作终于受到人...

 ※ 当前女性文学创作的几个误区 (魏玲玲,2012-7-5,1640)

萌生于1980年代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成熟与辉煌、火爆与繁荣,也经历了决堤与泛滥、曲折与坎坷。综观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可谓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一、心浮气躁的...

文化具有性别倾向已是学界不争的共识。就中国古代文化而言,儒家文化起源于父性崇拜,道家文化起源于母性崇拜;儒家文化具有男性性别倾向,道家文化具有女性性别倾向。中国文化具有儒道互补的结构。然而问题远非这么简单。由于文化的...

 ※ 简论戴锦华的新生代女性文学批评 (宁琳,2012-7-5,1927)

作为上个世纪 90年代文学写作与批评的之一,“个人化写作”连同“身体写作”与“后现代主义”等词语犹如一股巨浪,有力地冲击着以往传统的主流文学与宏大叙事。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语境下,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

如果说报告文学是为了因应抗战需要而出现的文学形式,那么“流亡文学”及“沦陷区文学”则是战时中国特有的文学类型。“九·一八”事变后,给中国东北大地带来了浩大的劫难。在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一批青年作家如萧军、萧红、...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Katherine Mansfield,1888 ~ 1923)是世界文坛著名的女性作家,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她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女性的意识体验,刻画了众多女性形象,深刻细腻地描绘了菲勒斯中心统...


英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女人的职业》一文开头中写道:“多年以前,范妮·伯妮、阿芙拉·贝恩、哈丽雅特·马蒂诺、简·奥斯汀、乔治·爱略特等人就已开拓出一条道路——许多著名的女人,和更多不知名、被人们遗忘的女...

 ※ 《莎乐美》的翻译与五四女性文学 (陈婧李,2012-7-5,2497)

引 言自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认可并逐渐奠定其跨学科的地位以来,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结合不同的学科知识,来分析研究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并普遍将翻译看待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Toury认为翻译是译者在特定...

没有人能够否认,女权 / 女性主义理论是 20世纪最具先锋性的社会理论之一。它在进入中国文学界之后依然沿袭着它激进的锋芒,充满了创造性、叛逆性以及颠覆性。然而,在女性主义理论传播的开始阶段,它即遭遇被误读、曲解和篡改...

 ※ 从“倾城”中崛起的女性文学 (杨召霞,2012-7-5,1517)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

 ※ 从女性文学看日本婚姻观变化 (姜春梅,2012-7-5,2946)

日本社会长期以来传统的“男尊女卑”封建意识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由于妇女们所处的受压迫的地位,婚姻家庭题材,成为女性文学创作中主要素材。女作家以独有的视角,敏感地探索出在历史过程和人们观念变革中的爱情、婚姻、家庭观...

 ※ 当代女性文学与传统文化 (樊星 ,2012-7-5,3253)

谈到当代女性文学,除了人们十分熟悉的“美女作家”、“身体写作”这些词以外,还应该也可以有新的话题。例如:当代女性文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提出这一话题,无疑是深入研究“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这一课题的必要。同时,揭示当代女...


277 篇文章  首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6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