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镜头阅读建筑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推荐的《中国建筑摄影师档案》一书已正式出版。作为该书的策划及主编,笔者以为这是组建于2004年、成立于2005年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一项极有意义的学术活动,其意义至少凝聚在...
袁世云的长篇小说《命运》年初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建筑行业广大读者的广泛赞誉。袁世云出生于神禾塬下,滈河岸边,1979年发表作品,2...
多年来我常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人的天资不亚于世界上任何民族,因此我们曾创造了世界先进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从明代中期起的这五六百年来,我们却衰落了!而恰恰从这时期起,世界上另一个文明古...
军事博物馆(资料图片)北京国际饭店(资料图片)清华大学图书馆(资料图片)“福、禄、寿”三星不再只是年画上的图腾,它已经成为了实在的建筑;白宫也不只会出现在美国,在中国“白宫”数不胜数。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
革命纪念建筑物是指1840年以来与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重大历史事件或者英烈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代表性建筑物,包括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革命者旧居、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堂、祠等。北京既是享誉中外的历...
3月27日,记者走进了武汉汉口江汉路附近的一栋老建筑。这栋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房子住着3户人家,共有十几口人。屋内杂乱无章,各种设备、家具让这栋原本不小的建筑变得没有立锥之地。曾经兴盛一时的各色洋房,如今却沦落如斯,加...
“一位日本友人说:‘中国的古代建筑这样的量大面广,丰富多彩,真是得天独厚’。这句话对我国的古建筑并没有过奖”。在中国,这些明清建筑仍散布在祖国的各个地区,如代表皇家古建筑的故宫,代表民间古建筑的老街古镇、祠堂、庙宇...
林徽因 建筑学家 诗歌 建筑美林徽因是一位建筑学家,这一身份给她的诗歌创作带来了新颖的特色。林徽因的诗歌既有符合闻一多建筑美主张的一面,也有不同于闻一多主张的创新之处。林徽因把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陈炎 李梅西方古代建筑是以神庙和教堂为主,宗教引导着世俗;中国古代建筑则以家居和皇宫为主,世俗改变着宗教。这种建筑功用上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各自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在西方,石制建筑有利于高耸而不利用采光的特点...
在中国建筑学会日前举办的“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座谈会上,专家学者指出,在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今天,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舍弃了地域特色,忽视了建筑文化,使得城市建筑大量雷同、粗糙仿制、文化缺失,出现“...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与灵魂。而建筑作为物质载体,是城市文化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承载城市记忆的重要符号。有人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看看一个城市的建筑,就能感受到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听到它们为...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经典小说。在小说中,不仅展示了众多形象,而且涉及了礼仪、建筑、服饰、饮食等诸多文化领域,从而为今人研究当时的社会现象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虽然这些信息被遮掩在故事的皱襞里,然而只要我们认真探究,还...
南门那些老建筑,北大想拆不是一年两年了。2007年,北大就曾动过心思,结果引起舆论一片哗然,然而,不管校内外釜沸的质疑之声,27号楼,还是被拆除了。时隔4年,京城房价、地价暴涨数倍,这一次推土机又来到了16号至18号...
多年来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人从天然资质讲,不亚于世界上的任何民族,因此我们曾经创造了世界先进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差不多从明代中期起的这五六百年来,我们却落后了!而恰恰从这一时期...
感谢北京大学张先生的介绍。中国版的《a+u》比日文版的出版的详细,谢谢马先生。在2001年我设计了仙台的媒体中心,这四年当中我对设计本身有大的变化。从我做过香台这个媒体中心以后,上海人来讲是一些小的建筑,现在究竟有...
上海就是上海,上海的魅力不可抗拒。希望上海建筑的性格特征在升腾的动势中,再多一点蕴含理性的浪漫和典雅,少一点“暴发户式”的造作与浮华。——常青 上海进入近代以来,已有160年的历史,但迄今标志上海高速发展,深...
中国建筑设计在“进口”的同时,中国建筑师已经开始向海外“出口”,这和今天中国整体的崛起分不开,中国崛起的世纪,会让建筑世界更丰富多彩,然而我们也要警醒,作为中国建筑师的个人设计还缺少风格。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封...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列出的受国家保护的文物包括“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这表明对文物价值的认定,不能仅仅以其年代是否久远论英雄,能够真实反映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代表性...
集纳2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观点的专题片《中华百年建筑经典》即将播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专家指出,这次入选百年经典建筑的作品中,当代作品所占比例微乎其微。(《现代快报》11月3日)经典建筑,当代建筑鲜有入围者,...
笔者生活在一个中等城市,一个有两千多年的古城。城里有古刹、古亭、古阁以及八卦阵般的小巷。小巷深深,一座接一座古色古香的民居,积淀着厚厚的历史风情和民俗文化。然而,历经50多年的不断“改造”,已经难寻那份幽静与典雅。...
据人民网、《东方早报》2011年8月10日有关报道,泉州市将出资10多亿人民币建造泉州市当代艺术博物馆,号称“世界一流博物馆”。博物馆将由美国建筑师盖里(F. Gehry)负责设计,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前馆长克伦斯(...
约翰·波特曼 刘军摄 美国桃树中心 美国纽姆堡酒店 波兰华沙威斯汀酒店 不久前,首都博物馆举办了美国建筑大师“约翰·波特曼艺术与建筑”展览,展出波特曼先生半个世纪建筑设计生涯中著名的建筑项目,以及由他创作的家具、...
【内容提要】建筑审美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和文化背景中进行的,建筑审美活动的这种历史具体性决定了建筑审美标准的历史具体性。在审美文化学的视野中,建筑审美标准的辩证法包含在审美冲突、审美分化、审美整合、审美调适等四个...
在奥运以后关于中国当代建筑的种种耸人听闻的论述似乎已经大大减少,人们可以更冷静地回顾过去10年的中国建筑热。通常,批评家把华人建筑师张永和1990年代中期成立“非常建筑”从事建筑设计看作中国实验性建筑——有别于...
源于科学和文化上的广泛变化,我们正处在建筑转型的开始阶段。现代的建筑师中只有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曾意识到这种转型,为他的生物形态结构和第二个为人类带来和谐的机器电子时代将要到来的无休止预言做铺垫。在...
当jimi hendrix的摇滚音乐和莫扎特的古典音乐同时响起,没有人会想到这是一场关于建筑设计的讲座。没错,这就是奥地利蓝天组创始人之一wolf d. prix(沃尔夫·德·普瑞克斯)想要阐述的设...
职位描述:福克萨斯(m. fuksas)他,被称为建筑意象派诗人,以其强烈的艺术气息和自由感而闻名。他,强烈反对花哨的实验性建筑,提倡要回归建筑最本质的“纯粹”。他的建筑,样式多变,却永远“功能至...
独断论一再遭到严打的副产品,是任何人开口说话都将成为一件难事,因为没有哪一句话可以逃得了“能指”、“神话”、“遮蔽性”一类罪名的指控(翻译成中国的成语,是没有任何判断可以最终解脱自己瞎子摸象、井蛙观天、以筌为鱼、说...
【建筑的审美特征】 指可作为建筑艺术审美特性的征象、标志。建筑除具有实用艺术共有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内容表现上的正面性、抽象性和象征性这两个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一些审美特征:(一)技术性。建筑的原意是“巨...
【建筑】 实用艺术的一种,又归于广义的造型艺术。指用沉重的物质材料堆砌而成的物质产品,是人类为满足自身居住、交往和其他活动需要而创造的“第二自然”,也是人类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空间环境。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
【建筑美学】 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建筑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建筑美学的出现却是20世纪的事情。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
【建筑艺术美育】 指以建筑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塑造完美个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艺术之一。在西方古典艺术中,排在首位的便是建筑艺术。古典美学家...
本文从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出发,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明确中西建筑的基本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加强各种文化范畴之间的交流和可持续发展。中西文化;建筑;中西方传统建筑;影响建筑是人“衣食住行”的四...
文化 建筑设计 历史断面 空间分布从历史断面和空间分布的角度阐述了又化的连续性、贯通性、民族性及地域性,指出建筑设计是对文化的解读与再现,以建筑的形式来表达文化的信息,建筑设计是当前背景下...
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建筑现代设计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了解那个时代的建筑,必须要去弄明白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科技的发展状况。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中国建筑是中国...
云南民族建筑 文化特征 历史文化遗产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既反映了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
传统民居是建筑起源、理论本源。中西方传统民居都具有史前的特点。各种差异的影响都颇为深远,我国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西方则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的征服。通过对中西方传统建筑中民居的比较,感悟在民居所体现出的文化,...
后现代 体验建筑 建筑色 高科技以“绿色、科技、人文”为理念的奥运给北京带来了很多变化,最显著的是建筑,凝聚着自主创街智慈的奥运场馆已成为北京城的街地标。这些地标性的建筑同样是时代审美的产...
[摘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的美学范畴产生了变化,出现了“荒诞”审美。“荒诞”经由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到文艺思潮最后上升为审美范畴。“荒诞”艺术在审美形态上呈现为独特的艺术形式、反常的艺术构思、夸张的艺术形象、深...
该文首先提出与古典主义相对应的新古典主义概念,接着对在中国和西方发生的四次新古典主义建筑现象从时间,社会背景,建筑风格,建筑类型,当时的社会需求和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最后通过时间上的纵向比较和空...
唐长安城是唐朝的国都,是唐长安文化的重要载体与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唐朝国家意志的象征,长安城是唐代审美理想物化形态的典范,也是唐诗创作重要的人文环境。唐诗不仅承载着长安城的建筑思想与审美文化,也是不...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审美观,通过剖析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关系,说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无论造型、艺术表现形式及处理手段等都和“天人合一”的审美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天人合一”是中国传...
皖南;建筑装饰;以人为本皖南传统建筑装饰千变万化,实用兼艺术的构件处理,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恰到好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文化风格。置身于徽州古村落中,那里风光秀美,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
建筑 多元文化 整体主义 创造本文以整体主义美学思想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研究建筑中的多元建筑文化问题,认为在国际性、趋同性中追求地域特性和个别性,是建筑艺术发展的重要风貌。作为情感符号、凝固...
柱式人像柱原始社会至今,作为建筑承重构件的柱式在满足结构需要的同时从人体形态出发历经了种种演变,其功能也由最初的祭祀、防御保卫等逐渐向视觉上的审美转化。本文追溯了人像柱发展的历史渊源及隐藏...
传统 社会心理 古代 休闲建筑从社会心理与建筑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传统社会心理与古代休闲建筑的关系,即文士心理与古代私家园林中的休闲建筑,以期为当代建筑创作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 当人类满足了...
【论文关键词】:商场;建筑;照明 :从节能的角度介绍了大中型商业建筑照明的分类要求,建议使用高光效光源及低功耗、长寿命、优性能的整流器。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行各业正在发生着...
文章结合具体建筑的艺术价值与特点,介绍了同构联觉之于建筑艺术之美存在的意义,在不断探索其特点的同时,也阐明其在建筑艺术中的作用,以及带给设计者与观赏者不同的审美价值。——题记 艺术最大的特点是互通有无,艺术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