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名家专栏]杜卫东评论集
文章数:10 浏览:1332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杜卫东评论集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知名评论家杜卫东专栏。汇集杜卫东撰写的作品点评、人物评论、现象阐析、理论研究、观点商榷、学术争鸣等文章,以作品和人物评论文章为主。
穿越世纪云层的女性之光——杨恩芳长篇小说《女人百年》读后
穿越世纪云层…

1985年,我在《追求》任副主编,想写一写中纪委的年轻人,如果不是时在中纪委党办任职的小焦鼎力相助,那篇报告文学很难完成。光阴荏苒,时空转换,这件事我从未忘怀。事隔30年后,当小焦打来电话,并语气肯定地说我一定不知道他是谁时,我立马脱口而出...

《女人百年》 杨恩芳 著 重庆出版社 文学书写,时见两种格局;凭才气写出的作品,构建也许奇伟,却常常少了生命的温度;用心血铸就的文字,倘没有灵性像云絮一样飞扬,也难见艺术天空的湛蓝与深邃。两者交融,才会是厚重的篇章。 或许,长篇小说《女人百...

俞胜,一米八的身量儿,浓眉炯目,模样儿该是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的范儿;读了他的中短篇小说集《城里的月亮》 ,一惊:这安徽大汉却也有柳永式的凄婉与动人。 不错,俞胜的小说秉承的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一种价值...

 ※ 文学应是驱散丑恶的蜡烛 (2013-8-26,483)

徐坤说,曾哲是一匹独狼,可谓一语中的。 我知道,一头银发、面色古铜的曾哲曾只身穿越罗布泊,而另一位叫余纯顺的上海人就因为同样的穿越而命丧大漠深处,留下了一曲震惊世人的千古绝唱;我还知道,在千里漂泊中,身处旷野、人迹罕至,曾哲的身上曾经爬满了...

 ※ 通往乌托邦的道路是苦旅 (2012-11-27,632)

在《一样的月光》开篇伊始,作者单振国就用一段极其精炼的文字总结了中外文学艺术大家关于小说语言重要性的经典论述,强调“文学应该成为语言的乌托邦”,强调“写小说就是写语言”,从而发出“释放汉语言文学能量,捍卫小说尊严”的呼吁。 这段话,可以解读...

印象中,已逾天命之年的杨恩芳温文尔雅、洒脱干练,言语中颇有侠女之风。那次谈至兴起,她击节而歌,一首《登黄山看日出》,竟让我情难自已:晚霞里/攀援绝壁千嶂/只为挥别那/最后一抹天光/看夕阳,瞬间陨落的悲壮/星月下...


 ※ 一片芳心报春来 (2012-2-13,550)

结识杨恩芳女士于渝。印象中,已逾天命之年的恩芳女士温文尔雅、洒脱干练,言语中颇有侠女之风。那次谈至兴起,她击节而歌,一首《登黄山看日出》,竟让我情难自已:晚霞里/攀援绝壁千嶂/只为挥别那/最后一抹天光/看夕阳,瞬间...

记者:《小说选刊》改版一年,您能否对此做一个回顾?杜卫东:去年《小说选刊》改版,在文坛引起极大反响。全国上百家主流媒体以各种方式做了深入报道,贾平凹先生称“《小说选刊》的改版是发生了一桩大事”。一本刊物的改版...

中国青年报:前不久“富士康十二跳”引发公众对青年自杀问题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纪实作品从青年心理救助角度进行疏导与解惑。你在上世纪90年代即关注青年自杀现象,及第三者、艾滋病、保姆与农民工、外企中的文化冲突等社会...

如果不读《临江沧浪·意境临沧》,我不知道,祖国的版图上还有一个叫临沧的地方。云南多山。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的临沧市更是一个山的王国。2.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平地不足3%%。车行山中,宛如进入山的迷阵。《过松源...

10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理论专题
最新推荐文章
 ※ 不好意思,暂时没有添加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