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名家专栏]柏峰评论集
文章数:13 浏览:1282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柏峰评论集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知名评论家柏峰专栏。汇集柏峰撰写的作品点评、人物评论、现象阐析、理论研究、观点商榷、学术争鸣等文章,以作品和人物评论文章为主。
 ※ 信息时代的散文写作 (2013-8-12,658)

工业革命的历史逐渐式微而信息时代突飞猛进的当下,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标志之一是数字化已经进入了日常生活并直接地影响生活。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散文是文学艺术的主要文体之一,其主要的艺术功能是叙事和抒情以及论说,因此,散文特别要...

一 很久以来,一直在读《铁凝散文精品赏析》这部书,这部由散文评论家红孩精心编选并逐篇进行文本细读的书。自从上个世纪后期以来,散文创作进入了中国散文历史发展最佳时空,是开创于先秦诸子以及唐宋蔚然大观...

 ※ 唐朝的爱情 (2008-5-10,3251)

序 世界上最动人的花朵是爱情浇灌出来的花朵; 世界上最不能重复的故事是爱情的故事。好呵,沿着长安城里的朱雀大街,走着,去寻找唐朝的爱情…… 篇章之一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上邪...

 ※ 长安的春天 (2008-3-10,3344)

长安的春天,不只是霸陵飘拂的柳丝,不只是青阳门里胡姬酒家,不只是曲江岸边杂花生树,不只是芙蓉园里的歌吹;长安的春天,还在那饱满着青春气象的诗歌里…… 一 唐代的社会价值体系特征是尊重个性和张扬个性。鲁迅说,唐人...

 ※ 柔软的心灵 (2008-3-5,1896)

唐代绯闻最多的诗人是元稹。唐代官至宰相而又开一代诗风的人是元稹。唐代忠诚于爱情和友情而又被指责为薄情寡义的人还是元稹。元稹身上缠绕着太多的重重迷雾…… 一 对元稹人多诟病其薄情无常,例证之一是对崔莺...

 ※ 北窗听雪 (2008-2-2,983)

深冬的夜晚,一个人坐在寂静的书房,窗外是落雪的声音,更觉得屋内的静,只有昏黄的灯光罩在摊开的书页上,连续几天夜间,都在读书,颈椎早就僵直得一转动就咯吱咯吱响,连肩膀连隐隐作疼,还是目不转睛地读着。这其实就是生活的常...


 ※ 三谈“文选型”课本 (2012-1-1,767)

“文选型”与“整体型”课本能不能像鄢亭枫先生说的那样“统一起来”(文见光明日报2009年5月25日《国学》版)呢?回顾长期的语文教育实践,答案是很难把它们统一起来。就是采取“大单元”的编排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补救了“...

 ※ 再谈“文选型”课本 (2012-1-1,674)

认真读了鄢亭枫先生的《也谈“文选型”课本》(见本报国学版5月11日),至少知道了“上海北京的中学教材”已经用“整体型”课本的优点来“补‘文选型’课本的缺点”了。——确实感到“很欣慰”!这就是说: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

 ※ 精神的镜像——刘炜评的散文 (2011-12-22,804)

拉康是一位伟大的智者,能够在前辈哲学家已经把思想的疆域耕耘得几乎没有留下多少荒地的地方,开辟出一个崭新的途径:这就是引发哲学新理论的镜像说。——他提供了认识人的精神世界一个切近的视角,把世界哲学研究推上了一个前所未...

 ※ 新人文主义散文的特质 (2011-12-10,2189)

20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我国出现了一个非常惊异的文学现象,散文这种文体在静默中突然兴盛至今持久不衰。散文理论家韩小惠用形象动人的的语言来描述:太阳对着散文微笑。——这句话说得真好,高度概括了散文在其流变过程中受到...

 ※ 中国古典抒情散文七大家 (2010-11-16,2380)

如果我们仔细地考察,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是散文,而散文的产生是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艺术反映,以《尚书》为例,这是我国目前最早的散文结集,它客观地记叙了虞、夏、商、周四代的社会发展状况,上起原始社会末...

 ※ 读书的“村” (2010-7-30,1028)

读书的兴趣是在不断变化的,原本没有设想的领域,不知道怎么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而且逐渐痴迷起来。去年春天,我一路费尽气力好不容易读完浩如烟海的《康德全集》,曾经在心里告诫自己:不要再这样劳神读西方哲学了,太艰深了,艰...


12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理论专题
最新推荐文章
 ※ 不好意思,暂时没有添加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