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名家专栏]郭宏安评论集
文章数:13 浏览:875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郭宏安评论集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知名评论家郭宏安专栏。汇集郭宏安撰写的作品点评、人物评论、现象阐析、理论研究、观点商榷、学术争鸣等文章,以作品和人物评论文章为主。
露钞雪纂,可补三箧之无——从钱锺书《外文笔记》谈起
露钞雪纂,可…
让·斯塔罗宾斯基与居斯塔夫·朗松
让·斯塔罗…
《纸老虎》:思想的盛宴
《纸老虎》:…
翻译《红与黑》的故事
翻译《红与黑…

《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第一辑),钱锺书著;商务印书馆2014年出版 钱锺书(1910年—1998年) 上世纪30年代,钱锺书在英国牛津大学读书,在学校的波德林图书馆,他阅读了大量的西方典籍。取“波德林”之谐音,钱锺书赋该图书馆以中文名...

 ※ 究竟什么才是好文章 (2013-5-10,531)

1985年1月,我拜访了法国作家于连·格拉克,他当时已经75岁了,健康又健谈,他说的一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至今仍然记得。他说:“当今的法国作家见面不再谈作品了,而是问‘昨晚的电视看了吗’。 ”中国的作家如何,我不知道。我认识的作家很少,但是...

 ※ [图]《纸老虎》:思想的盛宴 (2012-10-30,567)

《纸老虎》是法国作家奥利维埃·罗兰先生2002年出版的一部以法国“五月风暴”为主题的作品,最近由翻译家孟湄译成中文,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纸老虎》的译者说:“原著中罗兰的语言具有魅力——优美,丰厚,诗意,感性。”我从作品中可以感受译者的...

 ※ 文学批评断想 (2012-1-1,3454)

记得1988年作家出版社出过一本《龙应台评小说》,那一针见血、干净利落、对事不对人的文笔,确实使人有如沐春风之感。可惜,这本书生不逢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如今再把它翻出来读一读,居然发现海峡两岸的批评竟何其相似乃尔...

 ※ [图]让·斯塔罗宾斯基与居斯塔夫·朗松 (2011-12-19,2452)

让·斯塔罗宾斯基生于20年11月,如今刚刚过了90岁。他在2008年1月20日的一封私人信件中说:“2012年是卢梭诞生300周年,2013年是狄德罗诞生300周年。即时我将汇集关于狄德罗的研究,同时将关于卢...

 ※ [图]翻译《红与黑》的故事 (2011-12-19,2050)

电影《红与黑》(法国1954年版)剧照 南京译林出版社是我的《红与黑》中译本的东家,据说此书颇受欢迎,我很高兴,因为我的工作获得了读者和同行的认可。记得我曾经 说过,我译《红与黑》,从1991年底...


1970年,让·斯塔罗宾斯基出版了一本论文集,题做《批评的关系》。该论文集包括3个部分:其一,批评的意思,其二,想象力的王国,其三,精神分析学与文学,有评论家认为,这是“让·斯塔罗宾斯基以最完整的方式展示他对文学作...

 ※ 历史小说:历史和小说 (2011-12-17,1063)

阅读罗素的《怎样阅读和理解历史》 ,有感生焉。罗素说:“有大型的历史学,也有小型的历史学;两者各有其价值,但它们的价值不同。大型的历史学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是怎样发展成现在的样子的;小型的历史学则使我们认识有趣...

 ※ 法国大革命与文人 (2011-12-15,1842)

在革命的文人眼中,或在观念学者的眼中,法国大革命应该是新旧两个世界的分水岭,大革命前为旧,大革命后曰新,即旧制度变成新制度,旧社会变成新社会,旧文化变成新文化,旧人变成新人,总之旧法国变成新法国,甚至旧欧洲变成新...

 ※ 从蒙田随笔看现代随笔 (2011-12-14,2140)

批评意识 乔治·布莱著,郭宏安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主持人语】书评,当然不是“产品介绍”。它是“随笔”之一种。可是,何谓“随笔”?随笔的定义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家们那里萎缩到了这种贫乏的程度,以...

在革命的文人眼中,或在观念学者的眼中,法国大革命应该是新旧两个世界的分水岭,大革命前为旧,大革命后曰新,即旧制度变成新制度,旧社会变成新社会,旧文化变成新文化,旧人变成新人,总之旧法国变成新法国,甚至旧欧洲变成新...

 ※ 诗论方法的颠倒 (2011-11-6,3648)

记得1988年作家出版社出过一本《龙应台评小说》,那一针见血、干净利落、对事不对人的文笔,确实使人有如沐春风之感。可惜,这本书生不逢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如今再把它翻出来读一读,居然发现海峡两岸的批评竟何其相似乃尔...


12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理论专题
最新推荐文章
 ※ 不好意思,暂时没有添加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