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外界对你的认识多数是通过两个渠,一是诗歌创作,另一个就是白夜酒吧。当初怎么会有开酒吧的想法? 翟:当时我已经不想去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我想做一个事情,在经济和生活上有所保障。我曾经想过开一个书店,但曾经有一个朋...
在知识与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对智慧充满渴望。无论是成功智慧学、处世智慧学,还是职场智慧学、婚姻智慧学等,都包含着现代人慧眼洞察社会、慧心体验生活的智力创造。然而...
现在才是我真正强大起来的时刻。或者说我现在才意识到我周围的世界以及我置身其中的涵义。一个个人与宇宙的内在意识——我称之为黑夜意识——使我注定成为女性的思想、信念...
“30年个人阅读史”这个题目有点大。虽然30年我读的书挺多,但也没有办法说哪几本书对我的印象大到哪种程度,我觉得这应该是一种综合的影响。实际上我 的阅读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各种各样的书我都读,有的甚至是一些比较偏门的...
在李锐的小说中,尤其是《厚土》之后的作品,“革命”的影子不断地浮现于各种故事的叙述中。《厚土》、《黑白》以及《无风之树》都是以“文化大革命”为背景,“革命”成为一个隐遁于后台却又操控着人物命运6...
李锐的《农具》系列小说展示了人物在当下现实生活中遭遇的深重苦难,不仅显现出对生命意识的坚守与捍卫,而且在这种苦难的体察中实现了对个体生存困境的追问,这种追问构成了李锐小说的终极指向。从二〇〇四年十月起,李锐陆...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绝望的时代。(狄更斯《双城记》)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人都急于坏掉,尤其是女孩们。前几年,一个德国女性主义者(乌特·艾尔哈特)的一本小书《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成...
女书诗社是以“非非女诗人” 小安和刘涛、杨萍、陈小繁为核心的一个女性写作圈。在此周围聚集了一些更为年轻的女性诗人。“非非家属”(小安语)和“非非女诗人”,曾经是一个庞大的写作圈,除小安和刘涛之外,还有杨黎的第一任女...
5月17号下午五点,我和几位成都朋友,以及绵阳诗人雨田,驱车前往北川。雨田震后一直在绵阳搞震救灾指挥部工作,为重灾区作了大量工作。出了绵阳,经安县,往北川,路程不过一小时有多而已。一级道路路况良好,多年前,我...
在成都东门,古时大约要出城八九里。但现在在府南河旁,四川大学隔壁,就是诗人薛涛故居。在我很小的时候,这里叫作望江公园。望江公园当年种竹180亩,至今仍是成都公园中竹林最多最幽之处。我已许久未去了,小时候,倒是经常与...
画中一男一女,执手垂泪,山下有一扁舟,舟子翘首催发,远处是杨柳岸边,晓风残月,人像衣袂画得简洁动人,构图深挚,与柳永的词一样隽永清逸,柳永的这首词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所以这幅插图也一直留在了我的心里。我不算最爱买...
女艺术家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候:当你写出了或画出了或作出了让别人吃惊和认同的作品时,往往会获得这样的“高度”评价:“这画好得你不知道是一个女人画的”;“你的文风好象男人”;“你超越了女性的范畴”。这些来自惯性思维的...
从1997年开始,我一直在写一些短诗,此前我爱写组诗和长诗,我不认为这中间有太大的区别,也可以说这些短诗共同组成了一首组诗,题目就是我一首短诗的标题:“每一天的变化”。从第一本诗集《女人》开始,我共计有五本诗集...
我的一位朋友,素昧平生,仅只通过词语的方式,与我有了一些接触。去年的一天,我收到他对我诗作的一篇评论,我得承认,虽然他从不认识我,虽然他以前仅只作小说评论,从未涉足诗歌.但通过他对我的作品的理解和诠释,我感到他的批...
为需要,为内心的快乐而创造 ——颜峻诗选序言 应该说,我并不认识颜峻,或者说我从未近距离认识过他,两年前在北京的一个诗歌朗诵会上我曾经听过他的朗诵。那是在一个不象酒吧的酒吧里,在一个无序的有序时间里,一种不象诗...
重读《璇玑图》,是因为朋友要与我共同策划一个与织布机有关的艺术作品,当时我不假思索地说出了这个少年时代有过极深印象的回文诗。因为要用一种非传统的、有当代意识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璇玑图》、制作一个与当代技术有关的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女性诗歌”是一个新的概念,发轫和见著于80年代中期,产生于文革后的“新时期文学”的历史语境中。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不久,就有不少女诗人因主体意识的渐渐觉醒,追求平等权利,追求个性解放。这些...
应该说,我并不认识颜峻,或者说我从未近距离认识过他,两年前在北京的一个诗歌朗诵会上我曾经听过他的朗诵。那是在一个不象酒吧的酒吧里,在一个无序的有序时间里,一种不象诗朗诵的朗诵方式让我记住了颜峻的名字,说不象诗朗诵...
一.自恨罗衣掩诗句 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2005年,我打算写一篇关于鱼玄机的文章。于是,打开电脑,搜索鱼玄机的资料。不料谷...
对一个中国诗人来说,谈论诗歌和现实的关系,实在太难了。但是更为奇怪的是,从另一方面说,谈论这样的话题,又太容易了,因为当代中国诗歌和现实的关系一直是错综复杂的。不过,有一点,我能肯定,当代中国诗歌和现实的关联比以前...
近几年,关于文学已死的说法一直不绝于耳,这种说法当然不是指文学作品数量的稀少,而强调的是在市场经济时代文学逐步从时代的中心位置滑落到社会的边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公众的漠视。这种漠视一方面自然与市场经济时代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