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潘向黎的“茶瘾”,在她的《茶可道》里可谓纤毫毕现———早上喝的茶是“还魂茶”,不喝一天都醒不过来,“三杯下去,下床气才渐消,眼睛才有了焦点,舌头也不粘在上颚上了,这才能开口说话”。午饭后一两点,茶烟再起,为了下午的工作提神,非请来铁观音...
继《拍卖师阿独》和《漂移者》后,作家孙颙又一部切近社会现实的长篇小说作品《缥缈的峰》近期问世。如果说前两部作品是由新兴社会职业与人群作为切入点,《缥缈的峰》 则从更广阔的视野关注了都市人的生活实际与心理遭际。 作品贯穿近百年来四代知识分子的...
郑小驴,1986年出生于湖南隆回,大学期间开始小说创作,在《十月》《山花》《江南》等刊物发表小说30余万字。有作品入选年度小说、诗歌选本。“所有发生过的事,对我影响都很深。”从湘西走来的“80后”作家郑小驴坦然...
很多人因为《我爱小丸子》、《奇迹乘着雪橇来》而认识潘向黎,又因为《白水青菜》、《永远的谢秋娘》而走近潘向黎,在她的文字里,读者不难描绘出这样一位作者:优雅、美丽、细腻、温润。她的友人有的说,她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有...
李少君说,他们那一代人,在一种诗的浪漫气氛中成长。1985年踏入武汉大学时,他对诗歌没什么了解,也并不怎么写诗,却目睹了诗歌在上世纪80年代最后的辉煌。“那正是中国诗歌民间社团的最鼎盛时期,徐敬亚发起的诗歌流派大展...
早在2004年,不少读者尚对穿越、玄幻等词汇一知半解时,有民营公司就在北京举办了“中国首届类型小说研讨会”,在提出写作规范的同时,大胆构想了类型文学的“远大前程”。这家公司对于类型小说的前景瞻望,无疑走在许多人前面...
以多年的史料阅读为根基,作家张炜在长篇散文新作《芳心似火》中将个人人生体验融入对齐鲁文化的感悟中,形成一部具有作家独特视角的历史文化读本。而比起文化随笔,张炜更愿意称这部作品为历史文化专著,具有浓郁中国传统色彩的论...
作为红色题材作品,小说《红岩》早已深入人心。在如今的年轻人中,对于“红岩”有所知晓的人却寥寥无几,其中多数还是通过电视剧略知“江姐”等人物,而对于“红岩”的故事与精神则少人问津。面对这样的情况,身为报告文学作家的何...
李娟,在新疆阿勒泰哈萨克游牧地区迁徙辗转中成长,现居住于新疆富蕴县南面戈壁滩中的一个小村子里。作品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李娟新书的首页放着自己博客的地址,下面有一行小字:“进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