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长篇小说中,以土司和他的后代们为写作题材的并不稀缺。本来,小说的标题并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阅读欲望。一想即知是书写藏地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之作。小说标题又颇有通俗文学意味,有吸引眼球的商业炒作之嫌,无法激起我太多的兴趣。在阿寅这部长篇之前,阿...
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的载体,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成为承载光荣与梦想的世俗神话。优秀的电视剧总是以其艺术精神和思想价值带来巨大的社会效应。近年来,政策和市场的制约以及网...
由王兴东与张志强合著的电影文学剧本《黄克功案件》已在《中国作家》发表,发表时的名字叫《审判黄克功》。如今这部剧就要投拍了。 年仅26岁的抗大六队大队长黄克功,从江西一路走来,立下屡屡战功,可说是老军人、老革命、老功臣。但他居功自傲、血气方刚...
2012年,中国电视剧产量超过17000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蔚为大观的文学艺术现象。在加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制作与播出的政策宏观调控下,这 一年的电视剧,导向作用更...
中国电视剧从1958年一路走来,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在主流文化的砥砺下,在市场经济的考验下,日渐显露出亮丽的重彩。电视剧作为大众文艺的代表,收获与遗憾并存,欢乐与痛惜同在。近一段时期以来,电视剧创作者表现出卓有建树的...
1987年4月15日,剧作家曹禺在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上。选自张祖道著《刹那——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剪影》 对英雄的景仰崇拜,曾经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在战争时期,人们竞相向英雄看齐,前赴后继,牺牲生...
以前看过须一瓜的很多中短篇,这次看到她的第一部长篇,感觉还是很惊讶的,我读完了之后,想须一瓜像一个特别自信的魔术师在台上,领着台下观众看她变戏法,东走西走。大家看得瞠目结舌的时候,她在一边偷着乐。而且须一瓜对好莱坞...
我以为,诗与诗人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诗与诗人的关系,应是文学创作中创作主体与作品最不容揉进杂质的一种关系。《毛诗序》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句话说出了诗与诗人关系的本质。首先这诗人要有诗魂,写出诗来就是要表...
2010年的电视剧顺应了“精品战略、理性回归”路线,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整体要求下,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电视剧创作呈现出一个共同特点,体现出创作者的艺术自觉,彰显出更高的审美价值,深化和创新成为本年度电视...
伟人故事一样好看 2008年的历史题材电视剧首先是人物传记剧表现不俗。《刘少奇故事》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刘少奇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反腐倡廉、心系百姓的人民公仆形象。精彩的剧情引发了高收视率,原...
什么样的散文算是好散文?从古到今有无数的例子。好散文像一幅画儿,有近景让你细细品味,有远景让你推敲揣测,有留白让你浮想联翩。在浓淡相宜的整体构思中,你得到了饱满的审美感受。远去的不讲,国外的也不讲,新世纪前后十几二...
2010年的电视剧顺应了“精品战略、理性回归”路线,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整体要求下,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电视剧创作呈现出一个共同特点,体现出创作者的艺术自觉,彰显出更高的审美价值,深化和创新成为本年度电视...
上世纪50年代末,文艺家夏衍曾预言:电视剧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艺术品种。光影摇曳间,中国电视剧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回溯半个世纪的荧屏光影,隔着久远的光阴,首先定格在1958年6月15日。这一天,中国电视剧的开山之作...
2008年的中国电视剧创作生产延续了上一年的强势,出现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突出了剧作的文学性,制作更为精美,艺术品质进一步提升,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一、历史题材电视剧走出低迷娱乐风潮 1、红色历...
(题记:不断制造新闻效应的作家阿来,在接受香港凤凰台《名人面对面》栏目的实拍之前,笔者因工作需要,先行采访了他。咖啡提神,阿来语频,资料冗余。想起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阿来的特立独行,不妨在此闲话一下。)...
韩国的家庭剧与爱情剧为何能够取得市场成功?有哪些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韩国家庭剧与爱情剧获得市场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它与韩国电影的发达(逼迫韩剧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室内连续剧显然是首选类型)、韩国...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说法漫天飞扬。不管这些说法是否是危言耸听,西方文化对我国本土文化的冲击是有目共睹、不可忽视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全球文化多样化的格局。因此,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交流有着与时俱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