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对我是一本很奇妙的书。正是它,使我直观领悟了为什么鲁迅先生国学功底深厚,编撰过《汉文学史纲要》与《中国小说史略》,却坚决反对读古书。我恨不得极力向每个人推荐这本书的好处,把它作为窥探彼时世态人伦的一...
第一次接触《聊斋志异》似在亲戚家沙发上。那是一个故事改写本,我随手抓了来看。妈妈忽地发现了,大惊小怪叫了起来:“《聊斋》!怎么看《聊斋》!”才读小学的我完全不明白究竟触犯了什么忌讳,妈妈接着喊:“鬼故事!不要看!”...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夜来去。《夜归鹿门歌》是孟浩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特色,用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孟浩然》...
唐诗多咏史名篇,迄今脍炙人口。然而窃以为让这些诗篇不朽的,并非唐人多么高明的见识,而是一种——我称之为“八卦精神”的东西。譬如我在孩提时代背诵杜牧《泊秦淮》时(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从牙牙学语时就情愿不情愿地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