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文坛完全被统摄在一股强大的政治意识形态语境之下,乃至于实际上已经在发生且态势不弱的女性创作却宿命般地遭遇不屑或误读。这未尝不是一个看似易解实则值得深究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台湾1955年成立“...
张翎,浙江温州人。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6年赴加拿大留学,分别在加拿大的卡尔加利大学及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和听力康复学硕士。现定居于加拿大多伦多市,在多伦多一家听力诊所任主管听力康复...
可以这么说,就文学的地域色彩、民俗审美这一层面而言,沈从文之于湘西,贾平凹之于商州,……,这恐怕不仅在文学界都是尽人皆知的;或者说,就作家的地方群落的约定俗成而言,河北有“三驾马车”,广西有“三剑客”,部队也曾有“...
“身份意识”是目前学界言说最为频繁或许也因此而不再享有“前沿”意味的一个语词,但毫无疑问,对于当下海外华文文学领域的诸多问题,它依然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切入口。随着全球化程度愈显广阔、深入和复杂,全球范围的社...
斯坦利·苏和德拉德·苏的《华裔美国人的性格和精神健康》一文认为华裔的文化身份构成,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美国文化价值观和种族主义三大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冲突的影响而最终形成“边缘人”、“华裔美国人”和“传统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