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初以来,在中国大陆,关于《水浒传》主题的最流行的观点是“农民起义说”。尤其在50年代初至70年代的三十年间,“农民起义”说成为独尊的观点。近二十多年来,这种观点虽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与反对,但当下许多...
本文以《燕居笔记》的版本演变为个案,探讨了明代后期通俗类书性质的嬗变问题。文章将其嬗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万历前期:消遣娱乐与进学修身功能兼备;(二)万历后期:娱乐功能增强而修身劝诫功能减弱;(三)明...
《荡寇志》七十回,附结子一回,又名《结水浒全传》,是《水浒传》的翻案之作。《荡寇志》自七十回本《水浒传》的结局写起,从卢俊义梦见嵇康将梁山好汉全部处决开始,叙述了陈希真、陈丽卿父子联合官军,征讨梁山,最终将宋江一伙...
宋懋澄(1569—1622),字幼清,号稚源,一作自源,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他是明代后期杰出文言小说作家,所作《珠衫》、《负情侬传》、《海忠肃公》、《刘东山》等在明清小说、戏曲史上都是具有原型意义的名篇。懋澄一...
明代后期,福建建阳等地的书坊编刊了许多日用类书,这些书籍不仅荟萃了民众所需方方面面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资料,还汇集了丰富多彩的适应民众精神生活需要的文艺资料。其“诗对门”和“笑谈门”辑录了数量可观的诗歌。这些诗歌作...
民间类书是相对于官修大型类书及文人学者私撰类书而言的、由书坊编刊的一类书籍,产生于南宋,盛行于明清,主要供下层民众日常实用、道德教育,及文化娱乐之需要。由选材范围及性质来看,既有百科全书式的《事林广记》、《三台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