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奇书” 我并非红学家,今天我只是以一个《红楼梦》爱好者的身份,来和大家分享自己阅读这部作品的心得。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先谈一谈《红楼梦》这部“说不尽的奇书”,以此作为演讲的前言。 大家知道,《红楼梦》问世至今已有200多年,研究的...
近十多年来,关于王国维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出版的专著有十几种,论文就更多,这些成果涉及了王国维和他学术思想的各个侧面。本文仅就他1904年写的《〈红楼梦〉评论》显示出来对传统批评的革新思路,探讨他在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中...
近十多年来,关于王国维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出版的专著有十几种,论文就更多,这些成果涉及了王国维和他学术思想的各个侧面。本文仅就他1904年写的《〈红楼梦〉评论》显示出来对传统批评的革新思路,探讨他...
大陆学者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如果从1982年6月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第一次全国性的“台港文学研讨会”算起.至今己有19年的历史。19年来.大陆和台港暨海外华文作家、学者.己有过...
李亚萍:2002年5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在暨南大学挂牌成立,标志着该领域的研究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同年10月第12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不仅对海外华文文学20多年的研究进行反思,而且提出了诸多新议题,...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国门开放,中外文化、文学交流日多,在现代精神观照下,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我国的学术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文学研究领域里,出现了两个在当时令人注目,在今天...
(一)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像20世纪那样,“中国”一词及与此相关的“中华”、“华夏”、“炎黄”等词语,如此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文本之中。“中国”一词在种种操作之中,意义在种族(Race)、民族(Natio...
尊敬的河南理工大学张国臣副书记、孔留安副校长,尊敬的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邓友梅先生,尊敬的世界华文文学联会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会长曾敏之先生,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天,“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
谢谢吉林大学文学院张福贵院长的邀请,有机会到贵校来作这样一个学术讲演。记得1995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有过一次学术讲演,题目是《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意义》,后经整理发表于1996年《文学评论》第一期上,受到学界同人的关...
诗家之境,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戴容州 一件这样的作品犹如一颗茁壮的树,它从最有生命力的种子中长出,经培育而成长,茂盛,结出最美的果实。——蒲柏 中西传统诗学的比较研究长期...
小说是一种表现力最强的文学样式。同诗歌和戏剧相比,小说兴起较晚,但却发展很快。在现代,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无论是哪个国家,小说都是拥有最多读者的一种文学样式。中国古代“小说”概念十分含混。在语义上同我们现在所指...
中西戏剧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戏剧都是起源于民间,是和原始人祭祀神灵、欢庆节日的仪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但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的经济、政治情况不同,民族习惯、文化意识、艺术传统的区别,中西戏剧在发展中走...
中西文论范畴绝非孤立的文论现象而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相对封闭自足,各自的文论生产与运作几乎了不相干,因此,在不同文化系统中把握不同文论范畴的文化规定性尤其重要。只有经过深入的文化比较我们才能发现中...
研究者大都认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不仅仅是词话而是一部诗学文本。我们认同这一看法,并以为它是一个呈现审美鉴赏理论模式的文本。然而,确认这一看法要面对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王国维为什么以词为对象,以词话的形式讨论诗学...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国门开放,中外文化、文学交流日多,在现代精神观照下,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我国的学术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文学研究领域里,出现了两个在当时令人注目,在今天...
第11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是20世纪这个领域最后一次盛会。海内外作家学者欢聚一堂,以总结过去、开创未来为宗旨,通过研讨,共同创建一种和谐、富有前瞻性的学术气氛,开拓世界华文文学创作、研究的新局面,意义深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