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名家专栏]李伟长评论集
文章数:33 浏览:690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李伟长评论集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知名评论家李伟长专栏。汇集李伟长撰写的作品点评、人物评论、现象阐析、理论研究、观点商榷、学术争鸣等文章,以作品和人物评论文章为主。
乌默它之后,江湖再无教父
乌默它之后,…
陈丹燕的生命地图册
陈丹燕的生命…
把历史苦难讲给孩子听
把历史苦难讲…
让小说像过山车那样飞起来——评王若虚长篇小说《尾巴》
让小说像过山…
请问桥上风景如何
请问桥上风景…
网络文学的模式之痛
网络文学的模…
网络文学的洗牌行动
网络文学的洗…
 ※ [图]网络文学的洗牌行动 (2012-11-26,434)

配图:郑腾飞 未来,手机不但会成为阅读工具,还会成为写作工具。 网络文学已开始向数字出版转变。这种观念之变已经渗透在互联网文学产业链中,网易阅读、豆瓣阅读等平台的推出,说明洗牌正在暗流涌动…… 从一次大赛说起,打着寻...

 ※ [图]网络文学的模式之痛 (2012-10-22,454)

网络文学赢利路在何方。 为什么网络文学如此难以获得资本市场的注意?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网络文学至今尚未形成成熟的赢利模式,离文学产业化的美好愿景相距好几个山头,似乎踮脚看见了,爬起来却又遥遥无边,抓都抓不着。 今年2月份...

《迪奥传奇花园》洪晃策划方方等著 作家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次有趣的商业合作。洪晃女士策划,邀请十个知名作家,用短篇小说的形式来描述和诠释 Lady Dior———这个经典时尚配饰。方方、残雪、刘索拉、马原、蔡骏、七堇年等名家赫然在列。在文学界...

 ※ [图]乌默它之后,江湖再无教父 (2013-3-25,777)

《乌默它》 [美]马里奥·普佐 南海出版公司 这是一部刺激而又忧伤的教父小说。叱诧风云半生的老教父,决定金盆洗手,从此退出江湖。未料,没出多久,便遭遇了暗杀,被爆头而亡。正应了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心就是江湖,你哪里退得出,出来混迟...

 ※ 城市文学从人开始 (2013-3-6,727)

孙颙的小说《漂移者》包含两层寓意:一是地理学上的板块移动,二是赛车急速转弯的技巧。小说主角马克从美国来到当代上海滩,需要完成一套组合动作:空间移动,快速转向,融入上海。 《漂移者》的作者找到了城市文学的一种建构方式:通过写城市中的人来写城市...

 ※ [图]对抗习惯性遗忘 (2012-10-3,900)

如何记住历史并懂得如何纪念它,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但凡经历漫长历史的国家都得面临这个问题,德国如是,俄罗斯也是这样。因为时间的残酷,在于消解记忆,恍若昨天的说法不过是文学修辞,如今通常是今日看昨日、昨日已模糊。...


 ※ [图]把历史苦难讲给孩子听 (2012-9-24,799)

《帆的孤独啊》 (英)麦克·莫波格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年5月在英国小说家麦克·莫波格数十年的小说创作生涯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捕捉素材的敏锐眼光。他就像一个机警的猎人一样,总能够在云山雾罩的历史缝隙中,注意到某些...

 ※ 你所不知道的张怡微 (2012-9-13,1144)

张怡微生于1987年,只有25岁,已出版了六本书,光长篇小说就有三本,目前在复旦大学读小说写作的研究生。接近90后的年纪,却持有几副笔墨,为《上海文学》等文学杂...

 ※ [图]陈丹燕的生命地图册 (2012-7-26,1074)

陈丹燕“阅历三部曲”:《唯美主义者的舞蹈》,《上海色拉》,《蝴蝶已飞》,陈丹燕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每本26.00元与其说(大学)教了我学问,不如说教了我如何在这个时代,做一个既能同情,也有坚持的...

从甫跃辉的小说集《少年游》中可以看出另一群80后作家的存在,值得关注。多数人都以为80后只与商业出版有关,却少有人知道80后中有一批同样热血沸腾的青年人,选择了一条和商业出版完全相反的路——坚持为传统文学期刊写作,...

 ※ [图]请问桥上风景如何 (2012-4-28,913)

陈雪,台湾作家。1995年出版首部作品《恶女书》,以性别议题、情欲描写而广受讨论,备受文坛瞩目;代表作有《桥上的孩子》《陈春天》《附魔者》等。其中《桥上的孩子》是陈雪首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桥上的孩子》 陈雪 著 新...

 ※ 母爱童话 (2012-4-28,877)

取材真实凶杀案的小说,我印象最深的是詹姆斯·凯恩的长篇小说《邮差总按两遍铃》,小说取材一起真实的谋杀亲夫案。这本被誉为美国硬汉派代表作的小说,还曾被选为二十世纪最佳百部英语小说之一。据说加缪就是受这本小说影响,写出了...


 ※ 一道恼人的阴影 (2012-3-29,816)

路内的《云中人》是一部有野心的长篇小说,是他继《少年巴比伦》和《追随她的旅程》后出版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有人对小说中的年少轻狂感兴趣,有人钦佩它的幽默和贴墙疾走的江湖快意,也有人期望穿透小说中事和情的缠绕,抵达路内的观...

 ※ 阿乙:杀戮的文学演算 (2012-3-5,688)

《下面,我该干些什么》 阿乙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2月 这是阿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个给人痴迷于短篇小说创作印象的哥们说了,其实写短篇不是他的自觉选择,真实原因是他在写长篇,一个脱胎于现实杀戮案件的小说...

 ※ 用文学拷问世界 (2008-10-13,749)

不明不白地被囚禁,无缘无故地被折磨,千方百计地想逃脱,远离社会、家庭和亲人,一切显得那么原始、野蛮,人自私得似乎未曾进化过。任晓雯的长篇小说《岛上》,就是这样一部故事几乎荒诞,但象征寓意丰富的作品,展示了作者在写作...

《刀语》:日本小说产业化的这两年,日本小说近乎疯狂地冲进国内图书市场,大量历史、青春与悬疑等类型的作品,如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川上未映子的《乳与卵》、东野圭吾的《白夜行》、金原瞳的《裂舌》以及大部头系列《...

多年传统而古板的文学教育,让人在面对一些畅销小说时,常常苦恼不已,因为读的时候津津有味,欲罢不能,评论时又禁不住端起架子,不免苛刻。我在整理书柜的时候,又翻到了那多的旧作《百年诅咒》,也看到以前为这本书写的一篇书评...

 ※ 失意人的廉价生活 (2011-7-2,554)

一个作家写什么往往和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很有关系,孤独者写孤独,胜利者歌颂胜利,失败者为失败做注解,因为切身,往往有独到之处。理查德·耶茨的小说集《恋爱中的骗子》,就围绕一个主题而写——失意的人和失败的人生。耶茨...


 ※ 爱韩寒的人,应该读些什么书 (2011-8-21,1091)

这是很久以来我一直想写的一篇文章,写给和我一样喜欢韩寒的朋友,尤其是更年轻的兄弟。作为韩寒的同代人,我和韩寒一同成长,读他的小说,看他的博客,关注他的言论,以其所恶为恶,以其所善为善,他所倡导的公民意识也在我们身边...

 ※ 文艺记者的ABC (2011-10-25,620)

前段时间,上海剧作家谷白先生编剧的话剧《黎明1949》上演,媒体就此做了报道,其中一篇报道《主题追求深刻,人物形象单薄》令人印象深刻,值得玩味。如今距离这篇报道的刊发时间已经有一段日子,正好可以冷静下来谈论一些...

《上海地王》葛红兵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曾在一次研讨会上,有幸听过葛红兵关于小说学习影视技法的主张,大意是在今天的影像时代,传统写法的小说在吸引读者方面,越来越处于劣势。小说要争取更多的读者,要从影像受众群中夺...

 ※ 城市文学的典范之作 (2011-12-19,826)

《奇迹之城》德华多·门多萨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一个作家和他笔下的城市,往往相得益彰。犹如狄更斯之于伦敦,巴尔扎克之于巴黎,鲁迅之于鲁镇,沈从文之于湘西……说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德华多·门多萨和他的《奇迹之城》也...

 ※ 玉不琢,不成器 (2011-12-10,597)

如果说当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显示了上海在发掘文学新人方面的试探性,未曾估量到会引发如此巨大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写作风暴,不但催生了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具有时代标志性的作家,更是由此催生了80后这个庞大的写作队伍。那...

对已经取得不小成绩的作家,我们总是期望见到他更多耳目一新的作品,至少不要重复自己的写作路数,毕竟重复自己多了,也是一种变相的抄袭。比如对于写作了多本有影响力的官场小说的作者肖仁福,我们自然期望他能够写出更有意思更深...


1 《尾巴》王若虚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过山车之所以好玩,除了有速度之外,还在于翻越,有瞬间节奏的变化。倘若一部小说的叙事速度能像过山车一样,又快又跌宕起伏,瞬间给人上天入地之感,带领读者体验风驰电掣的阅读感觉,...

 ※ 评蔡骏新作《谋杀似水年华》 (2011-11-7,676)

类型小说与文学性的距离 ——评蔡骏新作《谋杀似水年华》 仅从类型小说的观赏性而言,蔡骏的新作《谋杀似水年华》算不上完美之作。但作为尝试打通类型小说和纯文学的作品,或者说在提升类型小说的文学性方面,此书做...

 ※ 租界标签小白制造 (2011-6-28,501)

有这样一个男人,叫小薛,一本小说的男主角。父亲是法国人,当年来上海淘金娶了个中国姑娘,生下的混血儿。许是法国男人的天性,在他还是小孩时,父亲便丢下他们娘俩,跑去参加二战了,此后就没再回上海。他成年后,长相风流,靠卖...

 ※ 上山学本领 下山除妖魔 (2011-3-4,1061)

我不否认从文化产业的角度而言,文学和影视剧的联姻是一种双赢,但那是建立在保持文学性相对独立的前提下。作家写作品,编剧改编,各司其职,如果一个小说家写作时就抱定了要方便影视剧的想法,他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写作者。武侠...

在引发读者对传统文化兴趣这件事上,类型小说比纯文学起的作用要大得多。《鬼吹灯》系列催生的盗墓系列引发了诸如风水、八卦等传统文化的泛起;超长篇系列《藏地密码》激起了太多人对西藏探险的想象。但相对于庞大繁杂的传统文化,...

在王跃文的官场文学作品中,《西州月》最具有文学性。《西州月》是作者的六个中篇小说编辑而成的,但小说的内在气脉、情节铺陈、人物呼应等方面因为题材、内容的相互关联却显得浑然天成。对于官场文化,作者把他的理解倾注进了...


有官的地方,就会有官场;有官场,自然就有官场规则;有规则,就会有破译规则者。日熏月染,久而久之,规则和破译规则就都会变成文化,就会融入人的血液中,最后沉淀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在中国,才会有官场文学...

31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理论专题
最新推荐文章
 ※ 不好意思,暂时没有添加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