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启蒙的角度来说,20世纪初文学中心从“新小说”到鸳鸯蝴蝶派经历了一个悖论性质的通俗化过程,鸳鸯蝴蝶派对市民阶层世俗性的、个人性的关注实际上是启蒙文学“开启民智”的一个逻辑结果。新小说最初由一些精英发起,出于改造中...
历史演进和社会现代化在中国有着奇异的纠葛,关于现代性或者说历史进化论的话题是百年来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关注的热点。“现代”的范畴具有复杂的多面多维度特性,当现代性的话题在中国出现时,就同时出现了两种相反的思路:现代性诉...
对城市化的批判由来已久。威廉姆·拉尔夫·英奇曾经批评:工业革命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野蛮主义,全无过去的根基;一代人正在成长起来,他们并非没有受过教育,但是,他们所处的人文教育,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与欧洲文化几乎没有任何...
20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小说创作新的焦点性题材向度,除了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小说,还有大量作家作品对“城市异乡者”的观照。这一命名隐含着一个动态的过程——“乡下人进城”,“乡下人进城”是伴随着晚清中国现代化追寻的步...
苏曼殊和鸳鸯蝴蝶派的关系向为学界关注。苏曼殊小说确实与鸳鸯蝴蝶派在审美体系上有不少共同处,如言情体、人物类型化、注重文学的主体性,其对当时通俗文学创作的影响也很深远。但苏曼殊并不属于鸳鸯蝴蝶派,本...
在鲁迅研究的大量著述中,《河南》杂志屡被提及,但这份杂志的不少问题仍没有廓清,不同版本的鲁迅年谱、年表和著作目录常常出现讹误,以致引用者以讹传讹。本文通过考证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河南》杂志的总编辑问...
晚清时节,译风大盛,而因中国是诗歌大国,二则诗歌文体翻译较难,当时译诗并不多,译入最多的是拜伦等的西方浪漫主义诗作。苏曼殊在西方浪漫主义诗歌译介上可谓独步译林,因此,RamonWoon(翁聆雨)、Irvingy(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