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时候,穷时候》 姜淑梅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年10月出版 一 近两年接连出了两本奇书:一本是《乱时候,穷时候》 ,另一本是《苦菜花,甘蔗芽》 。第一本书由磨铁图书公司“铁葫芦图书”策划、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之后,只过了几个月,就连...
刘烈娃的新作《天兵台》让我感到惊喜,没有多年在西域边疆、风雪高原上刻骨铭心的记忆,绝写不出如此大气磅礴、悲壮瑰丽的边塞小说。 最让我感动的,首先是天兵台连长梁昊和三十里营房兵站护士长苗婕之间动人的恋情。两人原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合唱团团员...
1991年作者与汪曾祺(左)在云南。 汪老笑道:“我故意搞了一组数字游戏。‘铜壶煮三江’,是受到苏东坡诗词的启发,其中‘人一走,茶就凉’,也是数字概念,它表示零。” 在我四十多年的编辑生涯中,面对有几位大家的稿子,只有欣赏的份儿,他们的文本...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隐秘之处,它令人终身难忘,这就是故乡。每个人无论漂泊到多么遥远的地方,思念桑梓、怀恋故乡之情,总是催人泪下。 厉彦林的故乡是在沂蒙山区莒南县三面环山、居住着数百口人的一个小村庄。那个小村庄深藏在他的心灵深处。他的祖父、他的...
拿到《生命——民间记忆史铁生》,首先感到封面设计得贴切而厚重,寓意深刻:一块完整的铁板上,用金黄色的溶液浇铸出“生命”两个大字,成为此书主人公史铁生的象征。我们年轻的时候,有一本文学书被当作经典来阅读,那就是《钢铁是...
史铁生离开我们快一年了。他坐在轮椅上安详的背影,一直在我眼前晃动。我可能是铁生《午餐半小时》最早的读者之一。不是其后陆续发表在贵阳《花溪》、北京《今天》、北大《未名湖》上的那篇,而是更早刊发在西安民间杂志上的那...
史铁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他离去时坐在轮椅上安详的背影,一直在我眼前晃动。我可能是铁生写的《午餐半小时》最早的读者之一。不是其后陆续发表在贵阳《花溪》、北京《今天》、北大《未名湖》上的那篇,而是更早刊发在西安民...
2007年5月,汪曾祺去世10周年,江苏有关方面举办汪曾祺文学奖征文。在汪曾祺母校高邮中学追思会上,苏北发言时,从他随身带的背包里拿出好几十本汪老著作的各种版本,一一展示给与会者看。从那天起,我知道苏北是个铁杆汪迷...
辛卯年初二,我前往中国美术馆看“五十年捐赠作品大展”。参观目标明确,欲亲睹难得展览的国宝——苏东坡孤画《潇湘竹石图》的真容。那幅画,乃中国美术馆镇馆之宝,馆内人员都极少见到,展示于半圆形中心大厅玻璃柜内。我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