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关于韵律的界定 韵、节奏、平仄构成中国诗歌韵律的三要素。传统诗词样式的韵律本来包括对仗,不过,对仗虽然是律诗的一项重要规定,也和诗歌韵律有关,但除了格律诗和少数词调,大多数诗歌体并无要求,因...
感伤成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一说,是较后的事,近年则逐渐增多。原因之一是爱情说与讽谕说巨大的分歧难以统一,关于杨贵妃逃脱的隐事说则“佐证不足”,因而有必要另辟溪径,寻找新的解释,尤其是超越《长恨歌》前、后两部...
本文对传统诗词样式与现代新诗之间的互补、竞争等互动关系进行研究。从中国诗歌3000余年发展历程来看,诗歌新体产生后,以前的“传统诗词样式”继续发挥作用,既是对新产生的主要诗歌样式的必要补充(甚或构成...
比较《长恨歌》与《长生殿》可以发现:《长恨歌》后半部分有力突出了安史之乱的“悲苦”后果,《长生殿》则逐渐脱离安史之乱的影响而基本上以帝、妃感情的发展安排剧情。《长恨歌》后半部分描写的梦境和仙界并没有...
白居易元和元年(806)以唐玄宗、杨贵妃故事为题材创作的《长恨歌》,到2005年已经进入第1200个年头。《长恨歌》以婉丽多情的文本,从一个侧面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唐王朝由盛而衰的重大转折——甚至可能艺...
一、理想主义与中国诗歌的繁荣 以诗歌鼎盛的唐代为例,自信、豪迈、劲健构成最能代表唐诗精神的盛唐诗歌的主要风格,“积极进取的精神,化入了盛唐诗人的血液,在他们的眼中,前途是光明的,未来是乐观的。青春少年似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