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仙逝了。他是一位腹笥宏富、见解卓异的学人,概而言之,他是亦儒亦佛亦道,非儒非佛非道。如此横跨传统而又驰骋于传统之上的知识老人,在当代不啻是凤毛麟角。 南怀瑾对儒佛道的解释,是深入浅出,别具只眼。他认为:“佛家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
《史记·项羽本纪》写道:“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何谓“重瞳”?即“一目双眸”,通俗地讲,就是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仁。鉴于司马迁的无双史笔,绝对权威,《史记》之后,舜双目而四眸的异相,几乎成了...
杨绛八岁在无锡、上海读小学。十二岁,进入苏州振华女中。父亲有一次问她:“阿季(注:杨绛本名杨季康),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 杨绛上课,不光带...
环顾当代中国,书法和诗合二而一、浑然一体的,窃以为,非沈鹏先生莫属。你说,因为沈先生出身中文,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很对,但不尽然。举目宇内,诗人书法家有得是,沈先生何以独占春色?细细分析,他不是书法家和诗人的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