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名家专栏]朱萍评论集
文章数:8 浏览:833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朱萍评论集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知名评论家朱萍专栏。汇集朱萍撰写的作品点评、人物评论、现象阐析、理论研究、观点商榷、学术争鸣等文章,以作品和人物评论文章为主。

《西游补》是一部充满诗意的小说。从作品的精神上讲,《西游补》以生动具体的形象体现深刻的抽象思想,具有诗意的精神;从结构上讲,花红心红1回,是包含禅理的抒情诗;项羽2回,是婉约多变的叙事诗;审秦3回、弹词1回,是慷慨激...

1925年天津大公报馆印行的阚铎(字霍初)的《红楼梦抉微》,因认为《红楼梦》是从《金瓶梅》中“化出”,在红学史上一直名声不佳。在经历了四分之三个世纪的时光流逝之后,从客观公正的学术角度加以重新观照,可以说《红楼梦抉...

五 在现代精神病学里,“精神分裂”这一术语用于描述这样的个体,其经验整体经由如下两种主要方式分裂为二:其一,他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出现了分裂;其二,他与自身的关系出现了分裂。[39]在文学中塑造疯癫形象,无非是从这两...

三 佯狂的人物和情节显然不只出现在中国文学中,西方文学中也有类似的表现。那么中西方文学对疯癫的呈现是否也就是大体相似的呢?下面我选取了中西方文学中两段具有代表性的描写疯癫(以佯狂/装疯为例)的文本,通过对其中所塑...

序 在《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中,福柯把疯癫和理性完全对立起来。他说:“疯癫是艺术作品的缺席”,“疯癫和艺术作品之间,从未有过和解,没有更稳定的交流,也没有语言的沟通。它们的对立比以前危险得多。”即,...

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从关注个人命运和家庭命运的题材角度去审视,可以看到两种明显的现象:一、宋元明短篇白话小说中大量作品以艳羡的口吻叙述个人发迹的故事,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大众的普遍心态。 二、明代中后...


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因革时期,此时的作家作品都呈现出独特的面貌。作家大多是怀才不遇的生员,他们常常在小说创作中憧憬理想生活、寄托苍凉感慨,使其作品与以前的通俗小说相比,出现文人化和自我化的趋势。与这一趋势相...

7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理论专题
最新推荐文章
 ※ 不好意思,暂时没有添加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