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名家专栏]刘平评论集
文章数:56 浏览:1114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刘平评论集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知名评论家刘平专栏。汇集刘平撰写的作品点评、人物评论、现象阐析、理论研究、观点商榷、学术争鸣等文章,以作品和人物评论文章为主。
 ※ 主旋律题材话剧的尴尬 (2013-5-10,521)

我们常说的主旋律创作,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主流精神,在提振人心、凝聚共识、塑造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历来受到重视,也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之作。以话剧为例,《丹心谱》、《于无声处》、《陈毅市长》、《商鞅》、《地质师》、《父亲》、《“厄...

 ※ 迈入文论之门 (2011-12-20,487)

南京大学胡有清教授所著《文艺学论纲》1992 年初版以后,钱中文、吴中杰、王元骧、陈辽、包忠文等都曾对其体系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予以肯定。该书上世纪末被列为“九五...

春季的北京话剧舞台,演出的剧目不多,却出现了几台可看的戏,如《爆玉米花》、《性情男女》、《静安寺路192号6楼》等。 《爆玉米花》(编剧:本·艾尔敦,导演:廖向...

 ※ 写实戏剧的舞台魅力 (2006-12-8,826)

进入夏季,天气一天天热起来,北京的舞台演出也出现了“热闹”的场面,尤其是新创剧目逐渐多起来,给戏剧舞台增添了色彩。这期间比较受关注的是《白鹿原》、《荒原与人》、...

尽管“非典”的流行使一些剧场被暂时关闭,但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经过多方的努力仍如期举行了,而且从这一次开始有了正式的名字:大学生戏剧节。“2003大学生...

 ※ 夏季观剧絮语 (2004-1-7,715)

进入4月以来,北京的话剧舞台又逐渐热闹起来。一是各剧院都有新的剧目演出;二是“庆祝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20周年”的一系列演出,也为热闹的舞台增加了热度。 《雷雨》...


 ※ 检讨2002年的话剧舞台 (一) (2004-1-7,1513)

寻找与观众欣赏的共振点 从票房收入说,2002年演出收益最多的可能数商演话剧《托儿》和《翠花,上酸菜》了。尽管有人说,让《托儿》这样的话剧走红,是今天话剧界的悲...

 ※ 戏剧:收获的季节 (2004-1-7,1852)

渡过了“非典”沉寂期之后,话剧舞台从8月开始又红火起来。这是收获戏剧的季节,也是令观众高兴的时刻。 《北街南院》:展现京味戏剧的魅力 8月8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尽管“非典”的流行使一些剧场被暂时关闭,但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经过多方的努力仍如期举行了,而且从这一次开始有了正式的名字:大学生戏剧节。“2003大学生...

 ※ 2003年话剧舞台扫描 (2006-1-6,4279)

尽管“非典”给今年的话剧演出带来了影响,但在这之前之后话剧演出依然红火。据不完全统计,演出的戏有30多台,如果加上“2003年大学生戏剧节”演出的20多个戏,约...

 ※ 2002年观剧断想年 (2006-1-6,3691)

从演出剧目说,2002年的话剧演出是丰富多彩的。先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开锣的3台大戏,继之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50周年演出的8台戏;7月,在北京举办的“2002年...

夏季的话剧舞台就如同这节气的变化,经过春天的播种,到这时就陆续开了花,舞台演出显然比春季热闹多了。国家院团、校园戏剧、民间戏剧都在争相亮相,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


《等待戈多》是一出荒诞派戏剧。爱尔兰Gate剧院的演出让中国观众大开了眼界,看到了舞台上真正的荒诞派戏剧的演出样式。该剧演出的突出特点是“原汁原味”。舞台上空...

一台充满激情的演出 6月8日,由首都几所高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化工学院、中国金融学院、中国服装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学生联合组成的“东方校...

话剧生长于校园 中国话剧,是从校园里生长起来的。1907年,一批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李叔同、顾无为、欧阳予倩、陆镜若等人组织“春柳社”,在日本演出《茶...

《挑战3VS3》是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以高中学生为对象创作的一部话剧,编剧张志华,导演古亦安,副导演钱正、殷超斌,舞美设计马勇民。建华高中是一所以升学率...

由于“非典”,话剧舞台一度处于沉寂状态。但“非典”一过,它立刻恢复了活跃,先是“2003大学生戏剧节”连续演出了近30个大小剧目,继之是北京人艺于8月8日开始...

近年来,以名著改编的戏剧作品不少,但是,真正在继承名著精神的基础上写出新意的作品却不多。有些作品是以改编名著为名、对名著肆意删改,亵渎、消解名著的精神,甚至不...


近来,北京的戏剧舞台上出现了两台根据戏曲《赵氏孤儿》(纪君祥著)改编的戏,一台是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的豫剧《程婴救孤》(陈涌泉编剧,黄在敏总导演,张平导演);一...

 ※ 坚守文学创作边界 (2012-6-2,1258)

2006年8月8日至9日,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当代文学研究室召开“现状与思考——当代文学学科前沿问题研讨会”。会议就当前文学创作的现状以及文坛上出现的种种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如长篇小说的创作、当下文学阅读的特点、读图...

 ※ 民营小剧场话剧的创作倾向 (2011-11-7,742)

发展历程及创作现状民营小剧场话剧,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北京有牟森的“戏剧车间”,孟京辉的“穿帮剧社”,林兆华的“戏剧工作室”。后来,小剧场话剧又开辟了新的路子。1993年10月,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中央实验话剧...

近日,河北省话剧院儿童剧团给北京的小朋友们送来了一台好看又好玩的儿童剧《“下次开船”港》(编剧黄平安、导演周文宏),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该戏根据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的同名儿童文学作品改编。改编者在忠实原著的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话剧是反映最快的一种文学形式。艺术家们以话剧为武器,宣传抗战,动员民众,保卫国土。“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舞台上很快就有两台大戏演出,一是1937年8月7日由上海剧作者协会集体创作演出的大型话剧《保卫...

“太阳鸟!太阳鸟!”“我喜欢太阳鸟!”“我还要看太阳鸟!”几天来,每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出的大型神话剧《太阳鸟》一闭幕,剧场里的小朋友就喊开了,缠着他们的爸爸妈妈不停地喊着“太阳鸟”。爸爸妈妈左劝右说,他们才恋恋不...


 ※ 戏剧短评四则 (2011-12-23,995)

一、《土炕上的女人》:石碾无言推一生 想起两点:白头吟、转台。“白头吟”让我想起近年来一系列写“女人的一生”的戏。都是乱世红颜,命运多舛。《李清照))(越剧)、《琵琶行))(昆剧)、《班昭》(昆剧...

看话剧《简·爱》(喻荣军编剧,王晓鹰导演,中国国家大剧院与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制作),首先佩服的是编剧的智慧。该剧根据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改编,但作者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摒弃了原作中繁杂的枝蔓情节,紧紧抓住...

走出演出话剧《福兮祸兮》(编剧张健莹,导演李立宏,舞美设计常伟、张武,河南省话剧院演出)的北京人艺小剧场,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剧中李大花的命运遭遇直逼观众的心灵,使你无法不思考。该剧的剧情并不复杂,农民李大花...

“生命应该欢乐”,这是我看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99级演出的《思凡之后》(黄维若编剧,丁如如导演)的突出感受。虽说剧名是《思凡之后》,但内容上与原来的小剧场话剧《思凡》已没有多少关系。它是把中国昆曲《思凡——双下山...

读《县府办公室主任》这篇小说,给人突出的感觉就像是在读一本流水帐。这样说,并不是这篇小说一无是处,而是说,它的优点与不足都是明显地存在的。就如“流水帐”一定要真实地记录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重要的或不重要的琐事一样,...

描写边防军人生活的戏剧作品已经很多了,但看了总政话剧团演出的话剧《老兵骆驼》(编剧孟冰,导演汪遵熹)仍然使我感动不已。然而,这感动不是来自剧中人物的高大形象和丰功伟绩,而是来自由人物自身那种真实的、普普通通的生活中...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50周年了,回望它的成长之路,我们感到它不是“老”了,而是更“成熟”了。50年来,北京人艺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深深地扎根于人民之中,始终沿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前进,关注...

 ※ 回望小剧场戏剧的发展路程 (2011-12-10,1475)

一 小剧场最早出现是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创始人是法国最有威望的导演和戏剧改革家安德列·安图昂。中国的小剧场的诞生,最早是戏剧家田汉20年代创办的“南国社”,开始他们利用上海艺术大学的饭堂作为小剧场演出自己创作...

 ※ 检讨2002年的话剧舞台 (2011-12-10,2149)

从演出剧目说,2002年的话剧演出是丰富多彩的。先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开锣的3台大戏,继之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50周年演出的8台戏;7月,在北京举办了“2002年大学生戏剧展演”,演出22个大、小剧目;9月,文化部在...

 ※ 春季观剧絮语 (2011-12-10,917)

每逢佳节,娱乐活动总要比平时多一些。然而不知为什么,今年春节前后的北京的话剧舞台却有点儿冷清,除首都剧场的《万家灯火》在不间断地演出外,其它的剧场几乎没有话剧演出。新创剧目的演出,自元旦期间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演出...

我的“人艺”情结 我是北京人艺的忠实观众,自从1985年我到北京人艺排演场看话剧《家》(蓝天野导演,田春奎副导演)的排演开始,与北京人艺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从小是看评剧和河北梆子长大的,上大学时才接触话剧。进城...

近年来,人们的耳边经常响起“包装”、“炒作”的声音,眼前也不时地晃动着经过“包装”过的人和物。按理说,适当地“包装”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可,做生意的人还讲究“货卖一张皮”呢,何况今天处处需要自己“推销”自己的时代?然而...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讲话》)发表于60年前的战争年代,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对那个时代的文艺创作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那么在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它是否已经过时了呢?我认为,...

在戏剧的天空下相遇 七月流火,热浪袭人,让你避之不及。与此同时,另一股“热浪”却让人们趋之若骛,那就是从2002年7月10日开始至24日结束的、由北京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北京人艺小剧场和北兵...

今年以来,话剧舞台上新演出的戏多是翻译剧目或根据翻译作品改编的剧目,如中国煤矿文工团话剧团的《死亡与少女》,北京人艺的《足球俱乐部》,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萨勒姆的女巫》、《老妇还乡》,上海话...

〔论文关键词〕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培训工作 在线培训 〔论文摘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共享工程)历经六年多的建设,已初步建立起分层培训体系,但与基层工作人员的实际培训需求以及共享工程的具体要求...

 ※ 试论广告与文化 (2009-11-26,819)

广告文化并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凝结在产品和品牌上的企业精华,也是对渗透在产品和品牌经营全过程中的理念、意志、行为规范和团队精神的体现,是对消费者文化心理和文化需要的尊重和满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

 ※ 近代江湖文化研究论纲 (2008-7-26,3370)

江湖社会具有独特的江湖文化内涵。江湖文化就是指存在于江湖人、江湖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江湖文化伴随传统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古代的巫、医、百戏实为江湖文化的源头,明清以来,传统江湖社会逐渐成型,演...


摘要 本文以“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成都电台”)为研究对象,在翔实与可靠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成都电台在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所发挥的特殊功能:社会抚慰、社会组织与社会动员。广播电台 公共...

 ※ 戏剧舞台亮点多 (2011-1-17,2024)

2010年是舞台演出活动比较多的一年。国家院团演出很多,民营剧团演出也很红火,由政府主办或由政府与民营共同主办的各类戏剧展演活动一个接着一个,舞台上好戏迭出,观众也很踊跃。希望田野上的民营戏剧创作 201...

 ※ 话剧如何“走”市场 (2009-11-4,875)

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今天,话剧表演艺术院团的路怎么走?面对市场应如何选择?这是每个话剧人和话剧表演艺术团体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近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上海戏剧家协会、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承办的“新中国成立...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主办的“第四届国际戏剧季——华彩亚细亚”落幕了,但国际戏剧季所产生的影响却没有停止,而带给观众的收获也是思之不尽的。其一,品牌意识是怎样形成的?影响是如何彰显的?“华彩亚细亚”戏剧季是第...

 ※ 剧本要有文学品格 (2010-9-1,1859)

“剧本就是文学”,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命题。那么为什么今天还要重新提出来讨论,我认为不在于这一命题出现了问题,而是一些人(某些创作者或导演)歪曲了这一命题的含义,以貌似“创新”的理论混淆了人们的观念。因此,我们需要重...

全国性的“大学生戏剧节”已经举办9届,从这一届起更名为“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命名为“金刺猬”既是“对大学生戏剧的一项特殊奖励,更是一种诚恳的鼓励——鼓励那些在舞台上的年轻人用自己的锐利触角,触碰这个社会的敏感神经...


53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2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理论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