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拥有玛格丽特·杜拉斯,已经长达一个世纪。从法国辐射到世界各地,她似乎无处不在。 “玛格丽特·杜拉斯出生于印度(越南),父亲是一名数学教师,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童年时代只在法国度过一次短暂的假期,十八岁前一直在西贡长大”——这是她早期作品...
我真正的翻译生涯是从勒·克莱齐奥开始的。是勒?克莱齐奥在七十年代写的《战争》。之后又有了《流浪的星星》。说来很巧,两部作品有一样的主题,都是在问战争的根源,伤口的根源,疼痛的根源,只是问的方式不同而已。开始总是...
法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重新发现十八世纪所谓“色情文学”的魅力,其实有其政治和社会背景。波朗、巴塔耶这一干思想界的重要人物在法国共产党和戴高乐主义的阵营里都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转向另一个全新的领域寻找权力的象征...
我真正的翻译生涯是从勒·克莱齐奥开始的。是勒?克莱齐奥在七十年代写的《战争》。之后又有了《流浪的星星》。说来很巧,两部作品有一样的主题,都是在问战争的根源,伤口的根源,疼痛的根源,只是问的方式不同而已。开始总是...
借助《法兰西组曲》渐渐重新回到我们阅读视野中的伊莱娜也许能够通过《契诃夫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她自己的故事:她对于芸芸众生“清醒的同情”,她对于英雄人物的畏惧和嘲讽,她那略显残忍的冷静,以及她在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无...
的确,这不再是写《战争》的时候,那个激烈地反抗现代文明的勒克莱齐奥了。他做了很多他第一次做的事情:例如一个小时签出1200本书,例如参加一顿又一顿宴请……甚至站在南京西路波特曼附近的高楼下,小声咕哝说,我挺喜欢这些...
这一次,昆德拉终于突破了“七”的“劫数”。成书于2009年年初的《相遇》分为九部分,从培根的画开始,到他所谓的“原小说”——马拉帕尔泰的《皮》结束,继《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之后,昆德拉再一次重申了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