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名家专栏]许民彤评论集
文章数:31 浏览:1599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许民彤评论集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知名评论家许民彤专栏。汇集许民彤撰写的作品点评、人物评论、现象阐析、理论研究、观点商榷、学术争鸣等文章,以作品和人物评论文章为主。
重温那血与火的恢弘画卷
重温那血与火…
我们都有一个英雄的父亲
我们都有一个…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利·威塞尔曾这样说,忘记大屠杀就等于第二次屠杀。为了铭记历史、不忘国殇,纪念12月13日第一个国家公祭日,电视连续剧《四十九日祭》将于近日播出。该剧由原著小说作者严歌苓任编剧,坚持“不娱乐、不商业”的艺术精神,以严正审判形...

在近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

 ※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2014-10-24,254)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针对当下种种文艺现象,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文艺观点,就是“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强调,我们的文艺要解决好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

 ※ [图]重温那血与火的恢弘画卷 (2014-8-29,335)

抗日战争,作为中华民族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不仅仅作为历史知识存在着,而是与当代生活、精神紧密相连。抗战书籍对其的回忆、表达和解读,保持了这种历史连续性。 关于抗战内容的图书,《国家图书馆藏民国时期抗战图书书目提要》从所藏数十万册民国时期...

 ※ 期待更多“心灵之书” (2014-4-2,375)

近日,有“平民代言人”之称的作家梁晓声推出了《中国生存启示录》。作为梁晓声的2014开年力作,这是一部怎样的书呢?有学者认为,《中国生存启示录》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大众心灵励志书,是一部面对现实如何智慧生存的启示录,它告...

一些喜欢阅读网络小说的读者发现,有一些网络小说原本平淡无奇,却上了人气颇高的网络小说排行榜。有关媒体追踪发现,这是网络文学的写作者“打榜”所致。 网络文学的“打榜”,其实就是写手尤其是一些新手,为了迅速提高作品的人气,自己花钱点击阅读自己的...


 ※ “晒好书求再版”的文化诉求 (2013-12-13,468)

据文化媒体报道,近日豆瓣网友发起了一场“晒好书求再版”的活动,这些爱书者呼吁,“太多好书已成绝版!大家来分享那些一直没有再版的书”。言辞之恳切表达了不少网友“求绝版书若渴”的心声。活动开始没几天,已有近千名网友参与,晒出的书单涵盖建筑、地质...

5月7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被称为“文学蓝皮书”的《中国文情报告(2012-2013)》。去年中国文学界最重要的事件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报告》同时发布的2012年“开卷”小说类图书畅销排行榜显示,去年的“莫言热”并没改变文学作品的销售...

 ※ 我们能到达文学经典的高度吗 (2013-3-29,431)

近日,报载安徽合肥的一位名叫何恩情的大学生为《红楼梦》续写的《情续红楼》出版。此书,有别高鹗的续作,它围绕宝黛钗爱情悲剧和“四大家族”两大主线,将对“情”的思考融入到书中。该书得到有关红学专家的赞扬:《情续红楼》总体布局让人欣赏,其中没有了...

时下,国人的人均阅读数量不断减少,同时,我们的阅读质量也面临着不断下降的危险。有人抱怨,如今的图书市场已经被各式各样胡乱拼凑、毫无思想的“垃圾书”所充斥,阅读浅俗化大行其道。为此,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3...

近日有文化媒体报道说:着名作家麦家宣布即将在自己的故乡杭州富阳创建麦家理想谷,每年由他亲自挑选出8到12名“理想谷客居创作人”,免费在天然山水中享受3个月的客居自由创作。麦家多年的心愿是开一家书店。“所谓理想谷,既是...

 ※ 文化圈、文艺圈需要正能量 (2012-9-7,356)

近日《人民日报》(8月31日)发表评论《选秀节目穿越剧太媚俗,电视需正能量》,被各种媒体广泛转载,引起关注,这主要是严肃批评了目前电视文艺当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读后让我们观众、网友非常有同感。 电视上的综艺节目,先是超女、快男,后又是各种各样...


 ※ [图]我们都有一个英雄的父亲 (2012-6-14,1176)

父亲,一个坚毅而深沉的字眼。当我们渐渐长大,父亲逐渐老去,或许他的鬓角已悄悄变白,或许他的额头已爬满皱纹,可当我们回望,他的爱和他教会我们的那些品质,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清晰,父亲,他曾是我们每一个儿女心中的英雄……...

 ※ 城市,为什么需要阅读生活 (2012-5-3,698)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聂震宁联名13位委员,提出了《关于将城市阅读指数纳入文明城市指标体系的建议》。作为政协委员,聂震宁先生一直致力于提倡我们国家的全民阅读,2007年他提出了《关于开...

 ※ “碎片化”阅读的时代 (2012-4-19,1198)

这两天看一篇文化报道说,我们每日与他人的信息交流,使用的工具基本上是随时被删除的电子邮件、140字的微博、符号化的短信等等这些快捷、短小的东西,因此,有人感慨地说,新媒体时代很神奇,一天同样24小时,似乎比我们小时候...

 ※ “雷锋文化”的深刻含义 (2012-3-6,765)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我们在媒体上看到很多报道,以“雷锋文化”熏陶育人,雷锋精神变成烙在社会心理和每个人情感深处的文化符号,雷锋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纪念雷锋、感佩雷锋、赞美雷锋,已经更多...

 ※ 我们是否已经背叛了文学? (2009-7-28,656)

《中华读书报》(7月10日)有一则报道——“中国作家背叛文学,不够资格归入世界文学”:德国汉学家、波恩大学教授顾彬(Wolfgang Kubin)接受德国之声记者雨涵的采访,再度指责中国当代文学水准低下,不够资格归...

 ※ 文学,为奢华生活服务? (2010-7-5,399)

6月22日《北京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当奢侈品披上文学的外衣》的文章,人民网等几家重要媒体做了转载。文中反映出的当下一些文学发展的倾向和趋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思考。这种文学倾向和趋势,其表现就是文学放下高...


深圳的文化界、读书界,在深圳读书月活动中举行2010“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活动,参加评选活动的评委一致表达了他们对阅读文化精神的立场,“我们不向畅销书投降,捍卫阅读的纯洁性”。基于深圳读书月在全国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对...

 ※ “2012”:更需文化的关怀 (2012-1-12,903)

我们已经进入2012年,不少文化媒体仍在关注“2012”这个话题,它不仅成为了大众议论的社会话题,也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对这些文化现象,应该审慎分析对待。现在,不少媒体包括一些影响力很大的网站,仍...

 ※ “黑道”不应是全部 (2011-12-19,455)

轰轰烈烈的重庆“打黑”,不意催生了图书出版界、读书界“黑道小说”的热潮。自去年以来,数十部黑道题材的小说出版行销,如《黑道风云20年》、《黑道》、《打黑》、《黑道悲情》、《狱霸》等等。前段时间,广西来宾烟草局长韩...

中新社最近刊载《在混乱的时代学习做人之道》的文化报道,介绍我国古典著作《论语》“火”遍日本的情况。由日本《中国巨龙报》和日中韩经济贸易促进会主办的首届2010年孔子文化奖在日本东京举行。日本著名棒球教练野村克也...

先是看到韩寒代言某商业品牌的文娱新闻,一知名咖啡品牌寻找到了它的最新形象代言人——作家韩寒。韩寒为其拍摄了主题为“活出敢性”的广告片,韩寒的出版人路金波在微博发布此消息时,说这是“见证了一个作家成为中国代言费最高的...

 ※ 历史,是用来消费的吗? (2010-6-12,618)

95集新版连续剧《三国》热播,在关于这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的争论中,对于新《三国》中的一些历史人物的颠覆性的塑造,一些文化评论认为,这样反弹琵琶的颠覆,表面看是历史与艺术的错位,其实是我们如今对于历史人物的价值观的...


 ※ 我们还有没有艺术的趣味? (2011-4-20,637)

最近,看到一位作家批评当下文化艺术现象的一个采访谈话。他指出: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这二三十年,我们并没有提前或同期地架构好文化理想。由于我们提倡的东西和很多方面的制度设定是相悖的,所以,金钱成为...

 ※ “慢阅读”一种真正的阅读 (2010-8-16,757)

8月3日,《文汇报》在首版刊登了《细嚼慢咽读书,为什么不?》的文化报道,它介绍“慢生活”运动有了一个新的分支——“慢阅读”,而且,这种“慢阅读”生活正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外读书人的兴趣和共鸣,国外一些文化学者正在通过亲...

 ※ 文化忌盲目复古 (2011-1-12,588)

日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做客人民日报和人民网主办的“文化讲坛”,以《为中华文化做减法》为题演讲,其中提到对当今文化中一些发展不平衡的偏乖倾向的看法,这就是,目前我们的文化中,太注重复古文化,缺少创新文化。余秋...

 ※ 当写作成为“流水制造” (2009-9-3,717)

许民彤 比韩寒等“80后”作家办杂志风潮更进一步,越来越多的明星作家纷纷打造起规模化的产品线,集体变身出版人。2009年上海书展上,饶雪漫即以出版人身份亮相,她已经组建起了自己的“饶氏军团”。安意如也透露,即将成...

 ※ 《废都》归来,争议未脱窠臼 (2009-8-13,1281)

●17年过后,我们对一部有争议的文学作品的关注和讨论,它的市场卖点、争议的兴趣点仍然在这种色情描写上,反映出我们的文学观念、文学的价值判断,喜欢猎奇的阅读心态,仍未有什么变化,未有超越,这不是一种悲哀吗? 媒体报道说...

 ※ 文学写作能否“慢下来”? (2011-4-17,1203)

第二届《中国当代文学·南京论坛》近日开幕,这次论坛上有一个重要议题,作家要“放慢脚步回望从前”。对于这个文学“议题”,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这样认为:这个文学“议题”,与其说是学术的,不如说是关乎文学、关乎我们自身的,...


 ※ 文学期待“慢下来” (2011-4-17,573)

前不久举行的一个文学论坛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谈及议题“作家要放慢脚步回望从前”时说,“这个文学‘议题’,深深植根于目前所处的社会语境和文化氛围中,它与其说是学术的,不如说是关乎文学关乎我们自身的。它提醒我们在埋首...

31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理论专题
最新推荐文章
 ※ 不好意思,暂时没有添加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