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3日在孔子诞辰2557年纪念日前夕,中国孔子基金会终于向全世界正式推出了我们的孔子“标准像”(雕塑)【1】。“标准像”中的孔子宽鼻、阔嘴、浓眉、长髥,面带微笑。显然这尊雍容儒雅的“孔子标准像”是对儒...
当代艺术意义维度的重建取决于当代艺术本体论的转型。本文从当代艺术本体论转型的角度,论证了鲁明军的当代艺术多元意义维度建构的“从单向道到多维度”是一个伪命题,重新肯定了王南溟的“社会—文化—政治学模式转轨”命题对于易...
摘要 本文首先从理论原理角度论证了高名潞的“意派”无论是原理来源、还是用西方当代艺术理论重新解读以及作品实例印证等方面,都没有改变古典“意学”的“意”的成分、结构、性质、特点、意义指涉和产生机制等,所以“意派...
我们常说的当代艺术的“不确定性经验”的“不确定性”应该是针对已经存在的人类历史经验而言,已经存在的人类历史经验无法把握它,所以叫做“不确定性经验”。但“不确定性经验”对于创造这种“不确定性经验”的艺术家来说,却不是...
成力《艺术卖比》 从事当代艺术“前沿理论”研究的王瑞芸女士在《行为艺术的审美价值判断——对<艺术卖比>的艺术批评》一文中从行为艺术审美标准的角度批评成力的《艺术卖比》,认为《艺术卖比》是个“‘赔...
最近,北京大学著名的精神病学专家、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主任、国家卫生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孙东东教授,针对中国极为敏感的“上访”问题发出惊人之论:“对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100%吧,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
2010年10月16日晚,“官二代”李启铭(又名李一帆)酒后驾车去河北大学接女友,在校园里高速飙行,将两位女大学生撞致一死一伤。李启铭并未停车救人,而是继续前行。当他接上女友原路返回至校门时,被愤怒的学生和保...
今天,从事艺术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科班出身,比起古代确实是一个进步。就在十几年以前毕业于美术学院肯定就是艺术家(指艺术工作者,下同),这几乎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艺术逐渐从现代艺术向当代艺术转型...
杜曦云在《学科错置——无效的艺术拓域》一文中批判了当代艺术“无视艺术本体性的学科错置”现象,他认为:源自达达主义的当代艺术的核心观念——“无媒介(图像、声音、文字、人造物、现成品、行为……或这些媒介的综合)不可以成...
10月17日,印度洋低海拔岛国马尔代夫在其首都马累东北约35公里处的吉利岛海域6米深的水底,举行了一个由总统纳希德亲自主持、14名内阁成员参加的为时30分钟的内阁会议,会议签署了一份要求各国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
最近,鲍栋的一句话引起了程美信与鲍栋、催灿灿和众多网友的激烈争论。这句话是:“这一批青年批评家也都主要是74年以后的,对自己同龄的艺术家也更有发言权。”(见程美信《道理不在年老或年少――致鲍栋》一文附录,《艺术国际...
近年来,中国的当代艺术展在学术构想上已经有了明显的远离表面中国性,如“政治波普”、“玩世主义”、“艳俗主义”、“血腥暴力”等,而走向社会学叙事的趋向,如去年广州三年展的“告别后殖民”主题和上海双年展的“快城快客”主...
在我写了《艺术批评更不是“情绪反应”——回答陈美信》一文,以批评陈美信的“感觉化批评”以后,不料我又看到段君写的一篇更为“感觉化”的批评文章——《酸腐的批评》【1】。当然像段君这类只图一时嘴巴痛快的“连蒙带猜”的“...
杜尚和博依斯以后,当艺术的能指逐渐被泛社会化,实际上艺术与生活的严格界线已经被撤除,生活成为艺术完全是可能的。所以前卫艺术(特别是在后现代阶段)逐渐出现了“艺术就是生活”或“生活就是艺术”的艺术观念,博依斯的“一切...
本文从前卫艺术发展史的角度,论述了当代艺术就是要“重要的不是艺术”;从人的意义诉求的角度,论述了近30年中国当代艺术并不是一个去形而上学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形而上学诉求不断演变的过程,即从“神学形而上学”(包...
【按】我在王南溟的博文《批评家的“风险学术” ——以罗杰-弗莱和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为例》后发帖与鲍栋的讨论,涉及了学术思维与批评规范,我觉得很值得大家思考,所以我把它整理成一篇小文发表。我在王南溟的博文《批评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五条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因此可知《宪法》保护公民政治自由的第一条就是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其它的自由,如出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