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名家专栏]毛时安评论集
文章数:18 浏览:1015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毛时安评论集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知名评论家毛时安专栏。汇集毛时安撰写的作品点评、人物评论、现象阐析、理论研究、观点商榷、学术争鸣等文章,以作品和人物评论文章为主。
关于文化发展和文艺创作的思考
关于文化发展…
回归朴素
回归朴素
那些灼烧过心灵的文字
那些灼烧过心…
为了像阳光一样的优秀作品
为了像阳光一…
 ※ [图]那些灼烧过心灵的文字 (2015-5-12,333)

那些灼烧过心灵的文字 (读书论世·二战经典与我们①·铭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图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中译本《青年近卫军》封面。 制图:蔡华伟 法捷耶夫、西蒙诺夫、冈察尔、亚历山大·别克、鲍·瓦西...

 ※ [图]为了像阳光一样的优秀作品 (2014-10-23,370)

毛时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府参事 人民既是我们文艺创作的起点,又是我们创作的归宿。市场的价值标准是增值,文艺的价值导向是真善美。市场拥抱的是金钱,文艺赞美的是人性的完整、丰富和美好。这就是为什么当经济学家热情推崇市场的时候,...

青浦是我常去休闲、驻足的江南形胜之地。境内既有如明镜般打开供天光云影徘徊的一碧万顷的淀山湖,也有依水而枕人文荟萃的古镇朱家角,还有近年建起来的散落掩映在绿树丛中的风格各异的现代建筑。年轻时,我特别喜欢春天田野上开满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那种黄黄...

 ※ [图]回归朴素 (2013-8-20,407)

豪华晚会(漫画) 徐鹏飞 豪华晚会引起人们普遍审美反感的根本原因,是艺术魅力的迷失。“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过度堆砌的形式只会损伤人的感觉和心灵,艺术中真正美丽动人的永恒在于积淀其中的从容素朴的张力 这些年,电视和舞台...

每个时代都会呼唤文艺作品中的“时代英雄”,都会呼唤属于时代的那个大写的“人”。我们生活的时代尤其如此。但我们往往误读了这一艺术使命,把它理解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崇高”,理解为像传声筒那样对时代精神作概念的演绎,理解为形式宏大华丽的“英雄叙事”...

 ※ 让艺术的梦想成为现实 (2013-5-31,456)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启动之际,正是当年中国站在新世纪门坎上开始伟大民族复兴征程的时候。精品工程应运而生,表达了我国的舞台艺术力图保持与大时代同步发展的精神渴望,表达了其努力构建与国力的上升与人民的精神需求相匹配的艺术的国家形象的强烈文化冲动...


 ※ 精品与精神 (2013-6-18,418)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顾名思义,其核心主旨就是最大限度提升艺术质量,创造代表中国舞台艺术最高水准的艺术精品,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提供最具鲜活气息的文化积累。10年来,精品工程遴选出来的100余台精品剧目和200余台入围剧目,让人们看到了一部...

 ☆ 给城市注入年轻的艺术活力 (2012-11-2,601)

艺术节是一座城市文化品质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它不同于一般艺术表演团体的演出季,有高质量的作品演出还不够,因为艺术节是艺术潮流的风向标,要有对艺术未来的预判和艺术现状的引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不失时机聚焦青年,彰显追...

 ※ 一个永恒而常新的命题 (2012-5-15,646)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70年来,我们生活的时代和文艺本身,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时至今日,《讲话》的基本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文艺事业。《讲话》当年提到的许多“问题”,依...

中国原子弹升空爆炸的那年,我还是一个16岁的少年。在纪录片电影的银幕上目睹了蘑菇云升起,试验基地指战员们欣喜如狂跳跃欢呼的伟大历史瞬间。那时我们处在各种敌对力量处心积虑的包围中,我们还很穷。但我们感到了做一个中国人应有的骨气和尊严。后来我又...

 ※ 文化批评要讲“人话” (2012-4-6,441)

听到“中心内爆”和“相对位移”,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宇宙天体物理学论述的高能粒子的撞击,还是大陆漂浮学说讲座?其实,这是一篇文化批评中一个句子的用语。你是不是有点惊诧,觉得有点“妖”?这里,不妨再摘引一句以饷同好:...

说唱剧《解放》是近年中国舞台艺术百花园中绽开的一朵奇葩,是一部颇具可看性和耐看性的艺术作品。可看性是指其舞台色彩和情感表现的斑斓色彩;耐看性是指其“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看完以后仍然有很大的思考和回味空间。一般来...


 ※ 真正的经典不是用钱堆出来的 (2011-3-13,711)

当今的文艺创作缺少“冲动” 当前的文艺创作可以说从数量上看,已经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程度,就像我们GDP总量是世界第二一样。然而从艺术家的角度看,这种文化繁荣是如泡沫一样吹弹即破的。德国诗人席勒讲文艺创...

 ※ 谢晋和他身后的空白 (2011-12-20,746)

谢晋走了。这位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巨匠,在沉睡中安详地离开,告别了数以亿万计热爱他的观众。为中国电影呕心沥血的风雨人生就这样静悄悄地落下了帷幕。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句号:既没有痛苦自己,也没有拖累世界。...

 ※ 重返80年代及其他 (2011-12-10,905)

这不是我的标题,这是会议向我提的问题。今天这个会议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角,这个主角就是沉默地躲在幕后的时间。三十年对一个人的生命来说是很长的时间,有着一种沉甸甸的生命质感。但是对于历史来说是很短的时间,那么多的风云变...

这些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热切而焦急地呼唤着大师力作的出现,都在殚精竭虑地为发现大师而推出各种举措。比如,举办各种类型的大师班,成立大师工作室,不遗余力不惜重金组织国内外优秀艺术家打造文艺作品,狂热地争抢人才,各种扶持...

无独有偶。当年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为向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精心从豫剧移植改编《穆桂英挂帅》,从而使这出戏成为梅先生晚年的得意之作、压轴之作、绝响之作。一曲《我不挂帅谁挂帅》脍炙人口,唱遍大江南北。40年间梅韵响彻菊...

 ※ [图]关于文化发展和文艺创作的思考 (2010-11-19,2790)

文化艺术的健康发展与否,从宏观层面来看,决定着国家能否长治久安,民族能否振兴发展。从微观层面,更决定着我们的人生路径和人生态度的健康与否。艺术史文化史的无数事实、所有大师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用金钱培养艺术大师文...


18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理论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