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早春的周末,倘若飘着丝丝的小雨,心情便会生出些许岑寂来。这时不妨喝喝热茶,读读旧书,也是颇有情味的一件事。读旧书如同与一位老友再次重逢,因时因地因景不同,便会生出不同的感受。那些似曾相识的文字突然变得鲜活饱满起来...
钟叔河先生的文章早在几年前就读过不少。后来陆续买回《钟叔河序跋》和《念楼学短》,皆是常放案头的佳作。读得多了,对钟先生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他编过《周作人全集》,是较早研究周作人的学者之一。其文风多少也会受到周文的...
姜德明先生最早进入我的视野是以编者的身份,印象深刻的有他编写的《北京乎》,还有那套“现代书话”丛书,都是颇具收藏价值的漂亮集子。后来买到一本《姜德明序跋》通阅一过,便知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文字。姜先生对书话和序跋的见...
姜德明先生最早进入我的视野是以编者的身份,印象深刻的有他编写的《北京乎》,还有那套“现代书话”丛书,都是颇可收藏的漂亮集子。后来买到一本《姜德明序跋》通阅一过,才知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文字。他喜欢写书序跋,认为没有序...
丰子恺的书我有两本:一本是早期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丰子恺散文选》;还有一本是《闲居》,也是散文集。时常在空闲时翻翻觉得颇有些情趣,他的散文文理并茂,情意盎然,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丰子恺的散文最适合秋天来读,正...
我手头有一本孙犁先生的《芸斋小说》。这本名为小说实则散文的集子是孙犁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他本人也非常看重,时常作礼物赠送友人。《芸斋小说》是一本很薄的小册子,初版共收文章三十篇。由于印数极少,市面上已极难见到...
刘庆邦的短篇小说算得上当代文坛一大景观,在业界有口皆碑。他的文字是细腻的,耐读的。其实,他的散文同样也别具一格。比如散文集《在雨地里穿行》,亲切质朴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一个真实的刘庆邦。刘庆邦的散文总体上是质朴的,...
学术大家朱光潜的头衔很多,不仅是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还是著名的教育家。学识渊博,著作丰厚,是我国美学早期主要奠基者之一。这就注定了朱先生散文的庞杂,如何在朱先生诸多的“通俗读物”和“短篇习作”中选出一个本子...
读黄裳老先生的书是近年来的事。最初接触的是《珠还记幸》,品味着上百件老式的笺纸之美、文学名士的笔墨风姿和老先生优雅从容的文字,真让人心生感佩:这位被称为藏书家的老爷子真是个有心人,实在庇佑了那一脉斯文,为后人解了“...
《茶店说书》严格意义上是止庵先生第九本随笔集。这本书理据严谨,考证详实,有浓厚的学匠气。止庵先生在自序中说“‘茶店说书’或出有典,一时不及查考,我取这个书名,是告诫自己不要信口开河。”在语境上,一下子便步入了严谨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