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名家专栏]遆存磊评论集
文章数:73 浏览:2073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遆存磊评论集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知名评论家遆存磊专栏。汇集遆存磊撰写的作品点评、人物评论、现象阐析、理论研究、观点商榷、学术争鸣等文章,以作品和人物评论文章为主。
《带灯》:转身是作家之为作家的痴心所在
《带灯》:转…
留得残片念旧城
留得残片念旧…
“叛徒”与“敌人”的文学呈现
“叛徒”与“…
谷林的文章作法与态度
谷林的文章作…
“不冤不乐”师门记
“不冤不乐”…
苏童的诗学与“瓶颈”
苏童的诗学与…
寻踪当代文学史的“根系”
寻踪当代文学…
 ※ [图]“个”与“群”的文学史拼图 (2015-6-11,503)

《文学史微观察》 李洁非著 三联书店2014年8月版 《文学史微观察》,初见“微”字,恍然有微细、零碎的直感,不过真正进入书中,自是另一境界。此“微”乃与宏观、大而不当相对,于微观着手,或更可见出历史的肌理与面貌。我们若了解李洁非近些年的文...

 ※ [图]词中“蛾眉”多微言 (2015-5-20,273)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沈从文在论及“宫乐图”时说,“当时于发髻间使用小梳有用至八件以上的,……温庭筠词‘小山重叠金明灭’所形容的,也正是当时妇女头上金银牙玉小梳背在头发间重叠闪烁情形”。 “小山”之解,黄裳称之为“千古之惑”。董桥曾著文大...

 ※ [图]王鼎钧的“书中滋味长” (2015-5-7,323)

《书滋味》 王鼎钧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王鼎钧的作品之引入内地,以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关山夺路》《怒目少年》《文学江湖》为先导,继之以《山里山外》《左心室漩涡》《碎琉璃》等,扎扎实实地让我们见到其创作的实绩。而新出的《书滋味》一...

 ※ [图]“一树梨花”的婉曲隐喻 (2015-4-13,299)

马尔克斯在晚年写出 《苦妓回忆录》,算是有些让人意外,当然,也不能说太惊讶,毕竟,有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川端康成的《睡美人》在前,众生的心理警戒线早已提高了许多。“活到九十岁这年,我想找个年少的处女,送自己一个充满疯狂爱欲的夜晚。”这样的...

 ※ [图]谷林的文章作法与态度 (2015-3-5,257)

《觉有情—谷林文萃》 沈胜衣编 海豚出版社出版 谷林先生的著作算不得多,生前有《情趣·知识·襟怀》《书边杂写》《答客问》《淡墨痕》《书简三叠》五种,身后又辑有《谷林书简》《上水船甲集》《上水船乙集》三种,计百万余言。这与老人虽长寿,创作时间...

 ※ [图]“夫大块载我以形……” (2014-12-4,540)

《惜别》 止庵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知堂写怀人之作多矣,有三篇体式特殊:《饼斋的尺牍》、《实庵的尺牍》、《曲庵的尺牍》,分记钱玄同、陈独秀、刘半农,文章几乎尽数由书信与日记构成。止庵校订周作人自编文集时,写《关于过去的工作》,说,“乃是将...


 ※ [图]“不冤不乐”师门记 (2014-9-18,373)

《和王世襄先生在一起的日子》 田家青著 三联书店出版 “不冤不乐”,是王世襄先生经常喜欢说的一句北京老话,意谓为了自个儿的喜悦爱好,“简直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没罪找罪受”。如家里收藏近百件明式家具,不仅挤得活动空间锐减,且每年须花费如许多的...

 ※ 金庸的“左右互搏术” (2014-7-28,273)

文史参证,在金庸的小说里是常事,如其自承 《九阴真经》 里叽里咕噜的怪文,乃受启发写成于一二四〇年的《忙豁仑纽察脱必赤颜》。这本怪书,即名闻天下的《蒙古秘史》。如此的“文史参证”是以学问为根基的,而金庸的散文集《寻他千百度》,显然是体现他在...

 ※ [图]苏童的诗学与“瓶颈” (2014-6-5,430)

■ 《南方的诗学:苏童、王宏图对谈录》 ■ 漓江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 说苏童的小说带着湿润柔腻的婉曲气息,想来熟悉当代文学的人多半会认可,而用“南方的诗学”来论述其作品,应有着一种不乏“模糊”的确切。苏童自撰的创作谈得并不太多,《南方的...

 ※ [图]一个门牌见证一个时代的文学 (2014-5-8,426)

《凌汛: 朝内大街166号》 冯骥才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年12月 朝内大街166号,对冯骥才的人生有极大的意义,自然其本身也有着复杂的况味。在冯骥才的回忆中,韦君宜、严文井、秦牧等与朝内166号息息相关的人物,跃然于纸上。一个简单...

 ※ [图]留得残片念旧城 (2014-4-17,545)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 沈继光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对一片地域或一座城的记录,方式可以有许多种,端看角度自何而起。如沈从文以文学的方式构筑湘西凤 凰,未必全然写实,却符合他心目中之故乡与“希腊小庙”的结合体——蛮野、朴拙与沉静;...

 ※ [图]冯骥才的早春凌汛 (2014-4-15,413)

如今的冯骥才以文化遗产、民俗学研究者的身份为公众所熟知,而留在文学读者记忆中的,仍是那个写 《神鞭》、《三寸金莲》、《炮打双灯》,写《一百个人的十年》的作家冯骥才。而奔波于乡野,为即将逝去的民间文化大声疾呼的冯骥才,其实也并未忘却自己的文学...


 ※ [图]草蛇灰线千里脉 (2014-3-6,441)

在监狱这样的环境里,编辑并印发报纸,小范围扩散传阅,如此的举动会让人立时想到重庆渣滓洞,想到《挺进报》,不过文字工作者的大胆行为并非孤立存在,于之后的七十年代亦不乏涌现。张郎郎的《宁静的地平线》,即回忆了自己和狱友抑制不住文艺冲动,不仅背诗...

 ※ [图]以寻访接续断裂的文脉 (2014-1-9,446)

■ 《半生书缘——寻访世纪文学心灵》 ■ 李黎著 ■ 三联书店出版 作家李黎出生于大陆、生长在台湾,后旅居美国,如此的历程虽属个人经历,但这一时段对于现代中国而言,极具历史幽深的意味。大江大海的一九四九,是政治局势的分界线,亦将中国现代文学...

 ※ [图]寻踪当代文学史的“根系” (2013-12-19,487)

《典型年度》 李洁非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如果说学者李洁非的《典型文坛》和《典型文案》是书写当代文学中的人与事的话,那新作《典型年度》即是在寻踪这许多人与事之命运背后的“何所由来”了。一旦要触及这只无形的“巨手”,传统的文学史写法似不...

 ※ [图]寻踪当代文学史“根系” (2013-12-17,555)

如果说学者李洁非的《典型文坛》和《典型文案》是书写当代文学中的人与事的话,那新作《典型年度》即是在寻踪这许多人与事之命运背后的“何所由来”了。一旦要触及这只无形的“巨手”,传统的文学史写法似不足以敷用,于是,《典型年度》更靠拢思想史著作,作...

《古色今香》 张充和书 孙康宜编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张充和老人生于1913年,今年正是百岁之贺。在她居住的美国,纽约海外昆曲社举行“张充和百岁祝寿公演”,以老人一生所钟爱的艺术形式敬献一份厚意。而国内的出版界,亦献上“百岁张充和作品...

 ※ [图]考证与辨梳的风韵 (2013-9-12,660)

《雅集》 陈子善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试看一下对某本书的评语,“是一幅有美皆致无美不备的春宫图,是一剂外包糖衣内含毒素的滋阴补肾丸”,“抓住不甚动荡的社会的一角材料,来写出几个争风吃醋的小场面”。若不知究底,显然是无法将如此刻毒的论断与《...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方方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许多人读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会想起路遥的《人生》,而当年《人生》中高加林的个人奋斗,亦时时为论者与《红与黑》中的于连·索黑尔并置比较。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三极”有了莫名的交织,似具有...

《兔子共和国》是以动物为题材的作品,不过与其能构成互文指涉的却多半不是童话等枕边读物,而是成人世界的著作,如《奥德修纪》、《旧约·出埃及记》,还有《1984》、...

■ 《出梁庄记》 ■ 梁鸿著 ■ 花城出版社出版 梁鸿的《出梁庄记》,原本叫“梁庄在中国”。这两个名字各有其特点,后者是沿承其前作《中国在梁庄》,继写梁庄的留守群落之后,再写梁庄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外出务工者,是有“梁庄在中国”之谓。而“出梁庄...

《摸彩》[美] 雪莉·杰克逊著孙仲旭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克莱伦斯小姐住在纽约格林尼治村,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一日,她需要买些家具,按照报纸广告来到一间公寓,不过房主外出,留下字条请来客自行观看。在“巡视”中,克莱伦斯小姐发现公寓女主...

 ※ 书的集聚与散佚 (2013-4-27,477)

人皆有执念,以新近重读的小说《侠客行》中的角色来譬喻,石清、闵柔夫妇“执”于自己的不成器儿子,凌霄城主白自在“执”于武功与声名,梅芳姑“执”于因爱生的恨,长乐帮会众的“执”呢,在于金银财宝。那么,话题扭转来,谈起读书人的执念,自是别有滋味在...

 ※ [图]哈金“写实”的清澈与浅白 (2013-3-15,674)

《小镇奇人异事》 (美)哈金著/王瑞芸译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1月版 哈金是海外华人作家中比较特殊的一位,本来在异域写中国故事不算稀奇,不过哈金用英文来书写,且在美国主流文学界频获大奖,近些年来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相当突出的了。《小镇...


 ※ [图]流动于莎士比亚书店的飨宴 (2013-3-7,771)

一家书店见证及深度参与一个时代的文学思潮与运动,如今是极难想象的,若有,多半也是前朝往事了。因为既要有时代的风云际会,亦要有虔诚于文化的助产士与出类拔萃的作家汇集一处,而这些,均已风流云散不见踪迹。于是,曾经的莎士比亚书店成为了可供追怀的传...

《环形山》宁肯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家宁肯说“荒凉”是《环形山》 的核心所在,如此一个严肃的、难以索解的话题,我们看到,其文体的外壳,却包含了许多类型文学的元素。无论是谋杀、探案,抑或悬疑、色情,五方杂处,兼容并包。宁肯显然对古典派与硬...

以贾平凹的话讲,《带灯》是自己的“转身”之作,虽只是稍微地转身,但也“常常能听到转身时关关节节都在响动,只好转一转,停下来,再转一点,停下来,我感叹地说:哪里能买到文学上的大力丸呢?”转身不易,却仍执拗于此,是作家之为作家的本真与痴心所在。...

 ※ [图]无可解脱的背叛与裂变 (2013-1-17,794)

《告密者》 (哥伦比亚)胡安·加夫列尔·巴斯克斯著 谷佳维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寻求自背叛中解脱,不仅是背叛者与被背叛者的心结,而且是其背后的亲友故知乃至更大范畴的社会的隐痛。这种心结与隐痛如此沉郁,以致解脱终究成为一种奢望,“要说时间可...

 ※ [图]作家的文学史与自我的投影 (2013-1-11,831)

木心不将自己的文学史讲义名为“世界文学史”,而是定题为《文学回忆录》,缘于“讲完后,一部文学史,重要的是我的观点”。实实在在地,我们读之,忘记了借自郑振铎《文学大纲》的叙述框架,印记脑中的,是木心吉光片羽般的遍布妙语,对人的,对己的,对时代...

 ※ [图]莫言的荣光与困境 (2012-12-29,1391)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中国作家莫言,他因此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作家。 “诺奖”在国人心中,已经萦绕了...


 ※ [图]回甘知味话金庸 (2012-12-13,1006)

《鹿鼎记》中将韦小宝作为《中俄尼布楚条约》的主要推动者,缘于其和俄罗斯女王的老交情,所谓“枕席之盟”也。估计读过这一段的人都会将之归为金庸的小说家言,开个一本正经的玩笑而已,谁也不会当真。然而,据有心兼有学识者剔抉爬梳,在清代史料《檐曝杂记...

《看不见的山》 [美] 卡罗琳娜·德罗伯蒂斯著陈逸如译 译林出版社出版 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世界上最平坦却大胆在名字里加入一座山的城市”,只是因为最先在海面上看到这片陆地的葡萄牙水手脱口而出:“我看见一座山。”小说家卡罗琳娜·德罗伯蒂...

“工蜂”一词或许不会像“蚁族”样风靡开来,成为一时热词之选,但它仍是从十分有代表性的角度出发,进入更为宽广的领域,探究其间蕴蓄的危机与困境。廉思与其团队所编著《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一书,以“工蜂”指代大学青年教师,是兼客观、褒扬与些...

 ※ [图]以寻觅之途消弭思念的裂痕 (2012-11-1,640)

将《特别响,非常近》视做9·11小说,未免小瞧了它。没错,其故事源头与背景是那场惨绝人寰的悲剧,人物的痛楚与悲伤亦环绕之,但作家乔纳森·萨福兰·弗尔显然未将自己的创作拘囿于一个固定事件的限定中,他借一名孩童的寻觅之途,延展开去,探究着更具普...

《告密者》[哥伦比亚]胡安·加夫列尔·巴斯克斯著 谷佳维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寻求自背叛中解脱,不仅是背叛者与被背叛者的心结,而且是其背后的亲友故知乃至更大范畴的社会的隐痛。这种心结与隐痛如此沉郁,以至解脱终究成为一种奢望,“要说时间可以治...

 ※ [图]帕慕克的“天真”与“感伤” (2012-10-12,803)

帕慕克服膺德国诗人席勒的著名论文《论天真的诗和感伤的诗》,以至借来这对术语用以阐明自己关于小说艺术的理念,乃有在哈佛的诺顿演讲集《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帕慕克不是专职的文学批评家,他是以小说家与小说读者的双重身份来谈小说的艺术与理论,因之...


 ※ [图]“叛徒”与“敌人”的文学呈现 (2012-8-16,1069)

1994年,主张巴以和平的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因攻击犹太定居点的极端主义分子,被右翼人士称作叛徒。同一年,他写作小说《地下室里的黑豹》,开篇即说:“在我一生中,有许多次被人叫做叛徒。”显然,“叛徒”的暗影缠绕着阿...

《地下室里的黑豹》 [以色列]阿摩司·奥兹著 钟志清译 译林出版社出版1994年,主张巴以和平的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因攻击犹太定居点的极端主义分子,被右翼人士称作叛徒。同一年,他写作小说《地下室里的黑豹》,开篇即说...

 ※ [图]始于寻常,暗渡奇幻 (2012-7-8,942)

《游戏的终结》 (阿根廷)胡里奥·科塔萨尔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年5月版胡里奥·科塔萨尔 (1914-1984),阿根廷作家,拉美“文学爆炸”主将之一,短篇小说大师。1963年以长篇小说《跳房子》位列阿根廷文...

 ※ 完美世界与规训的疆域 (2012-6-11,808)

完美的世界是人类的一种梦想,寄寓于现世的超越与人性的理想化憧憬,因此自理论至实践,从来就不绝如缕。我们立足于此处的喧嚣尘世,遥想彼岸的上善之地,未免心怀美好愿望,有无数经世治国或采菊东篱的繁复构想,为乌托邦王国添加无...

 ※ 玻璃教堂的镜花水月映象 (2012-4-28,860)

“玻璃教堂”是《奥斯卡与露辛达》的核心意象,小说家彼得·凯里是以主人公之名来命题的,其实若换种方式,名之为《玻璃教堂》亦算得上恰如其分。教堂是人们为信仰而聚集的场所,玻璃为易碎之物,二者叠加起来,总有一种不祥且难有善...

博伊德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士,家在中产阶级住宅区,一日晚上听到后院有猫头鹰叫,终不能释然,因为他家乡的习俗是,报丧鸟总是要栖息在大树上。由此展开一系列家庭内外的故事,乃至博伊德要把后院的红栎树锯掉,引得邻居将警察...


 ※ 路内:游离青春残酷物语 (2012-3-5,677)

《云中人》 路内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2月 重现校园的铁锤杀手,精神分裂的咖啡馆女招待,被碎尸的家教女生,残酷逼供嫌犯的舍友……这一切,环绕着波希米亚气质的男主角,分明是有关青春时期的残酷诉说与追索。路...

“梦回一九二四年,我重返里弗顿。所有的大门大敞,丝质窗帘在夏日和风中掀起微澜……”如此梦呓般的追溯是不是让我们想起《蝴蝶梦》的著名开头:“昨夜我又在梦中回到了曼德丽……”相似的缥缈,渗透哥特气息的诡秘氛围。澳大利亚...

印象里,老牌文学杂志《收获》上一次得到平面媒体较大规模的关注,尚要追溯到其五十周年刊庆时。如今,因刊登郭敬明新长篇《爵迹》,多家媒体文娱版面显要位置纷纷报道《收获》杂志的新闻。或许有些让庄重自持的《收获》略带尴尬之...

 ※ 盛可以的尖利与仓皇 (2011-5-15,695)

盛可以的小说是与“温润”一类词绝缘的,对这一点,她自己有恰切的表述,“真相是伤人的,但我不能因为它伤人,就避开它、不说它。”这种坦诚的态度与不竭的劲头,是盛可以作品所有好处和缺陷的由来,虽不好说成亦萧何、败亦萧何,...

 ※ 以清亮文字撬起生活的支点 (2012-1-12,905)

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来,李娟以乡野、天籁的声音为我们所熟悉,她的无修饰、“明亮的而非阴暗的底色”的写作如此戛戛独造,却又全无机心,在如今的散文创作中显然是个特异的存在。其新散文集《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记得电影《断背山》的结尾,艾利斯打开衣橱,伸手拉出两件套在一起的衣服。此时镜头安静之极,犹如时光的瞬间凝固。于是我们知道,艾利斯的心灵幽深处是直面往事的。而故事发生时代早于《断背山》若干年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


73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2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理论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