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名家专栏]王纪人评论集
文章数:24 浏览:942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王纪人评论集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知名评论家王纪人专栏。汇集王纪人撰写的作品点评、人物评论、现象阐析、理论研究、观点商榷、学术争鸣等文章,以作品和人物评论文章为主。
因心灵年轻而写作——评史中兴《每一个今天都是年轻的》
因心灵年轻而…
华亭鹤唳 可复得闻——评长篇小说《陆机:乱世文豪》
华亭鹤唳 可…
为产业工人树碑立传
为产业工人树…
对生命价值的艺术探索与描绘——评王萌萌的志愿者三部曲
对生命价值的…

每一个今天都是年轻的 上海三联书店 《每一个今天都是年轻的》是史中兴新近出版的一部散文随笔集,有40万字,是他离休以后所写短文的结集。如果以为这十多年来他写这些已经不简单了,那就太低估了他。事实上他在出版这部文集前,已经陆续出版了四部长篇小...

 ※ 大视野 新视角 (2014-12-5,387)

很多作家都写过上海,着眼点、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有怀旧回望的,也有呈现当下的,有的则兼而有之。一般来说,怀旧回望之作以有历史的厚重感为上品;着眼当下的,则以观照的敏锐和视角的新颖独特为佳。吴崇源的长篇小说《穿越上海》应该属于后者。着眼当下也有...

上海的第二波改革开放热潮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不过2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文学上,上海的跨世纪现代性变化一直缺少表现,而更多地停留于怀旧。即使有所表现,也还是一鳞半爪式的,缺少大格局、大气象。钱景林的长篇小说《雷鸣时分》...

美籍华裔80后作家藏尽楼兰的第四部华语长篇小说已在中国出版。小说的篇名有些特别:《16/32》,但这不是一道分数算术题,所以是不可约的。它只是用一个分隔符号代表了一个女人的两个“影像”,或者说,代表了小说女主人公的两个年龄段。前者约16—2...

 ※ 文艺批评价值的失衡与重建 (2013-7-25,630)

●看似热情却流于庸俗的吹捧,以及看似严格却喜好有罪推定的棒杀,其实都违背了文艺批评理应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而导致文艺价值判断的失衡。 ●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只能立足于中国本土的现实,并且参照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予以吸收融合,而决不能完全摒弃民族的传...

编者按:“王萌萌志愿者长篇小说三部曲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历时六年,她深入生活第一线,甘于清贫、寂寞和孤独,以志愿者的身份和精神讴歌志愿者,先后写作出版了反映...


《陆机:乱世文豪》邹平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在上海,教授写小说已不再是稀罕的事了。这令我想起在现代文学史上,那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有先教授后作家的,也有先作家后教授的,更有兼而有之的。而邹平是先当教授、批评家,再从事文学创作的。当他离开大...

 ※ [图]为产业工人树碑立传 (2013-2-11,558)

工人题材的小说,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很红火,由此成就了一批来自工厂、颇有文学才华的工人作家。这个创作群体的曾经辉煌和工人题材的走红,是与当时特定的文艺政策有直接关系的,在当代文学史上也曾留下了令人瞩目的一页。只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在今年《收获》秋冬卷长篇专号中,金宇澄的《繁花》是夺人耳目的一部。 “夺人眼球”已屡见不鲜,“夺人耳目”一般少有人赞。我之所以要这样讲,是因为《繁花》是一部方言小说,用地道的上海口语和书面语言写成,对于吴语方言区的读者来说,会倍感亲切。如果...

 ※ 简评那多小说 (2012-11-7,392)

21世纪以来,类型小说创作异军突起,不仅多产高产,而且以其奇思妙想、不拘一格的题材主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颇为精心的布局吸引了众多的青年读者。那多就是当前国内活跃的类型小说家之一,尤以创作悬疑类小说取胜。那多的悬疑小说想象力特别丰寓,...

孙颙的长篇小说一向以刻画知识分子形象见长,《雪庐》、《烟尘》、《门槛》就是因连续描绘上海知识分子的历史和现状为人所知。可是他搁笔多年后写出的长篇新作《漂移者》却令人不无意外:故事的主要发生地虽然还是上海,而小说的主人...

检索资料,发现近几年来我国出版或翻译的城市学或城市管理学一类的书不少,对城市文化的研究也渐成气候,但多半是局部性的研究,缺乏整体性、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更没有看到都市文化原理或概论一类的书。一门学科的发展,总是与生活...


 ※ 中国文论的三原点和元结构 (2011-12-17,2682)

全球化日益成为一股潮流,一种不可阻挡的客观趋势。政治上的合纵连横,军事上的核威慑,经济上的世界贸易和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跨国公司,以及通讯上的国际互联网,使世界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或共同的需要互相纠结在一起,在...

检索资料,发现近几年来我国出版或翻译的城市学或城市管理学一类的书还不少,对城市文化的研究也渐成气候,但多半是局部性的研究,缺乏整体性、综合性的理论研究。相比之下西方对城市文化的研究是相当发达的,因为城市是当代西方文...

当今文化学术界正处在人才辈出、大师空缺,而人们又急于填补这个空缺的时代,于是就有了自命或册封的“大师”出现。一般而言,“文化大师”的名号乃文化集大成者或重要的开创者才能享有,而且有道德操守方面的要求,是需要经过时间...

 ※ 文坛上的嘉定踪影 (2010-7-1,500)

王纪人 乾嘉学派的领军人物钱大昕是嘉定人,现代国画大师陆俨少也是嘉定人,还有一些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和医学家也出在嘉定,使你不得不用“人文荟萃”来形容嘉定这块风水宝地。而自上个世纪80年代...

 ※ “80后”的时代宣言 (2008-10-9,625)

——《大爱无声》读后 王纪人 读过一些“80后”作家的作品,也注意到了他们的作品有很高的点击率或销售量,但真正打动我的作品却很少见,我把这称之为“阅读的代沟”。王萌萌的长篇处女作《大爱无声》则是一个使人惊喜的例...

 ※ 类型小说创作谈 (2010-6-10,983)

王纪人 ●如果从类型学的角度重写文学史,那会别开生面,可惜现有的现代文学史都局限于从政治或流派上分类或分期。●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之间固然在由成套惯例所形成的主题和型式以及受众方面有所区别,但并不存在不可交流和...


 ※ 营造理想的话语环境 (2008-8-7,541)

王纪人 电视直播技术运用以后,世人对当代奥运会的关注再用“万众瞩目”来形容已经远远不够。如今的北京奥运村已成为真正的地球村,不同肤色、人种和民族的人聚集在那里,上帝为了阻止人类建造巴比塔而制造的语言混乱也不会成为...

 ※ 独树一帜的上海女作家群 (2008-3-27,746)

王纪人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作家出现的频率肯定超过了古代,但终究还是屈指可数的。即使在提倡妇女解放的十七年中,文坛也未打破阳盛阴衰的局面。然而自新时期以来,女作家却层出不穷,代有翘楚。这在上海,显得尤其突出。...

 ※ 汪曾祺先生的道德文章 (2011-4-6,954)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我曾先后主编过《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和《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欣赏辞典》。在编散文卷时,沈从文先生刚刚驾鹤西去,我选了他的《桃源与沅洲》和《常德的船》。汪曾祺先生自然也是必选对象,我选了...

洋洋洒洒近万字的大散文,近二十多年来一直很吃香,因为大家觉得有文化、有分量,读了过瘾,也长见识。这固然没错,但如果因此看轻了短小的散文,显然是偏颇了。眼前就放着一本每篇大多不过千把字的散文集,那就是王勉先生新近...

22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理论专题
最新推荐文章
 ※ 不好意思,暂时没有添加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