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名家专栏]黄伟林评论集
文章数:21 浏览:856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黄伟林评论集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知名评论家黄伟林专栏。汇集黄伟林撰写的作品点评、人物评论、现象阐析、理论研究、观点商榷、学术争鸣等文章,以作品和人物评论文章为主。
 ※ 《北伐往事》:历史未曾终结 (2014-6-13,283)

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曾两次发动北伐战争。黄继树的《北伐往事》写的是1922年孙中山发动的第一次北伐战争。单纯的历史书写,主要关注的是历史事件,见事不见人,优秀的历史文学书写却必须见事又见人。《北伐往事》中,作者不是采取历史学家见事不见人的历...

蒋锦璐自2002年开始发表小说,至今正好10年。在这10年里,她的小说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有中短篇小说《城市困兽》《浴缸漏水》《双人床》和长篇小说《一个男人的尾巴》。这一阶段蒋锦璐的小说主要以爱情婚姻为...

 ※ 从理性、神性到文化身体 (2012-5-19,2060)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分别是现代以来文学的三种不同表现形态。文学的表现形态是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意识形态是人的意识形态,它的最终主体是人。于是,解释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必须从人这一存在上去找...

余华的《活着》往往被认为标志着余华从先锋立场回到现实主义立场。比如,耿传明这样说:“《活着》是余华重返写实之路的作品。” 陈晓明也说“《活着》已经完全恢复传统小说的故事、人物以及明晰的时间顺序”。不能否认这些观...

 ※ 持双刃剑解剖社会与人性 (2012-5-19,1757)

鬼子小说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是他的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他的实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鬼子小说进入了他小说创作相对成熟的阶段。回顾鬼子的创作道路,可以发现,鬼子最初写小说有点类似灵...

现代主义理解的人,可称为生命意志的动物。哲学上从叔本华、心理学上从弗洛伊德开始,理性在人性构成中的核心地位受到挑战,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出现了变化。在叔本华那里,“理性虽然是人类独有的,但人类有理性并不说明人比动物优越...


 ※ 从花山到榕湖 (2012-5-19,2307)

1996年对于广西文坛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这一年,东西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在《收获》搁了一年后终于发表。鬼子以《农村弟弟》、《走进意外》、《谁开的门》三部中篇小说揭开了他重返文坛的序幕,并...

 ※ 艰难的突围 (2012-5-19,1605)

随着世纪之交文坛新桂军的崛起,以东西、鬼子、李冯“广西三剑客”为前锋,凡一平、沈东子、黄佩华、常弼宇、杨映川、纪尘为前卫的广西中、短篇小说创作已经在中国文坛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在这样的形势下,2003年,广西文坛开始...

 ※ 民族意识的疏离与回归 (2011-12-31,887)

新时期广西少数民族文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80年代的民族意识(自我)阶段、90年代的民族无意识(本我)阶段和新世纪的民族超越意识(超我)阶段。80年代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具有鲜明的广西少数民族整体文化意识。一方...

 ※ 广西民族文学:2007的收获 (2011-12-31,929)

在2007年《广西文学》的“重返故乡”栏目中,我陆续读到了壮族作家凡一平的《上岭》、黄佩华的《生在平用》和蒙飞的《飘移的家》。像是事先约定好的,两位年轻的壮族诗人黄土路和韦佐,也分别在他们的第一本诗集《慢了零点一秒...

 ※ 桂学研究的目标、途径与价值 (2011-12-30,838)

桂学和桂学研究是一个新概念,它由专家学者提出和发动,2009年得到主流学术界的认可和响应。桂学和桂学研究又是一个老课题,桂学广义上被认为是关于广西文化的学术总称,“是研究现今广西地域上由古到今所发生的一切文明活动及...

 ※ 论晚生代 (2011-12-22,2418)

20世纪90年代中期崛起的晚生代作家群已经引起文坛广泛的关注,对晚生代小说创作的评价也可谓众说纷纭。许多人都注意到晚生代小说创作与中国90年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这大体是不错的,只是过于浮泛。在这里,我...


《覆水》、《特蕾莎的流氓犯》和《望断南飞雁》可以称为“性别三部曲”。这是因为尽管这三个小说有迥然相异的思想内涵,但却有一个一脉相承的共同点,那就是小说中的女性都很强势,小说中的夫妻性别力量对比,有“阴盛阳衰”之势。...

 ※ 历史与心史 (2011-12-22,813)

《李宗仁回忆录》的撰写人唐德刚先生认为:《李宗仁回忆录》“在中国近代史传记项下,是一部鲜有其匹、全始全终的‘当国者’的自述。” 传主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记的价值。李宗仁的地位决定了《李宗仁回忆录》的重大价值。...

 ※ 有难度的批评 (2011-12-10,1573)

多年来,张燕玲一直在倡导有难度的文学。作为一个批评家,她践行的正是有难度的批评。所谓有难度的批评指的是“既有对转型社会与生活的洞察,又有放眼望洋的蹈厉,更有书斋里的沉潜,以及深得文理、剖情析采的文章”以及“富于批评...

 ※ 如何维护我们的心灵世界 (2011-11-16,523)

文萍的长篇小说《烙印北海》中,有大量关于主人公马绣丽的心理描写。这些心理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马绣丽作为农村人的自卑感很强烈,摆脱乡村的欲望因此也同样强烈。在成为城市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马...

七八年前,我认真读过十多部潘琦的作品集,写过潘琦的作品论。不久前,我又重读和新读了一些潘琦的作品。我以为,潘琦作品一个很大的特色,在于民族民间文化的滋养。潘琦是仫佬族人。仫佬族是广西的世居民族。据2000年人口...

在广西以至全国,刘三姐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据此创作的文艺作品也深得人们喜爱。而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更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爆得大名,成为中国最具票房价值的演艺项目。作为实景演出项目,它除了每...


多年来,张燕玲一直在倡导有难度的文学。作为一个批评家,她践行的正是有难度的批评。所谓有难度的批评指的是“既有对转型社会与生活的洞察,又有放眼望洋的蹈厉,更有书斋里的沉潜,以及深得文理、剖情析采的文章”以及“富于批评...

 ※ 从绚烂归于平淡的冯艺 (2006-4-4,4913)

冯艺,1955年生于广西灵山县,壮族。冯艺少年时代因受从事文化工作的父母的影响,萌生了作家梦。文革期间,其父母受审查被关押,他为了逃避当时的动乱,曾背井离乡西出玉门,接受过天山南北风土人情的熏陶。1975年在工厂当...

20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理论专题
最新推荐文章
 ※ 不好意思,暂时没有添加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