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名家专栏]黄健评论集
文章数:13 浏览:758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黄健评论集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知名评论家黄健专栏。汇集黄健撰写的作品点评、人物评论、现象阐析、理论研究、观点商榷、学术争鸣等文章,以作品和人物评论文章为主。
影像的表达与建构
影像的表达与…
 ※ [图]影像的表达与建构 (2012-2-24,773)

一 不久前, 照片《挟尸要价》获得大奖后, 有人指出照片内容与事实不符, 由此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关于新闻照片真实性的争论, 而奖项评委直言“其实评价机构不是法庭、评委也不是法官。《挟尸要价》等近年来发生的摄影评选事件, 其实已经超出了新闻...

梁遇春一生写了36篇灵智与文化内涵浑融的抒情言志散文,其散文的内容涉及到文艺、教育、爱情、朋友、家庭、社会等各种知识领域,有些作品自由挥洒了他的超人见解和文化积累,在对人生的灵性的剖析中浓缩了他洞悉世事的智慧,这一...

 ※ 在自虐的背后 (2012-4-2,895)

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刚一问世便引起轩然大波。一位在传统男权话语中成长起来的女性,竟然以日记为武器,向世人披露了深藏在女性心中的性欲望,公然向几千年来的男权统治秩序叫板,其先锋的姿态,就是放在今天,也还是有着惊世...

 ※ 赵树理对农民劣根性的书写 (2012-4-2,1123)

从鲁迅到赵树理,从《阿Q正传》到《小二黑结婚》,其实中国农民并没有因为现代作家对封建性的书写而有意识地根除自身的劣根性。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生活于封闭环境中的农民更不可能自发地、有意识地反抗封建传统。即便是在延安时...

 ※ 论鲁迅小说的现代性品格 (2012-4-2,1855)

鲁迅小说的现代性品格,在于鲁迅深邃批判理性的精神表现和匠心独运的艺术创新。鲁迅小说以深沉的忧患意识和批判理性精神,在对历史的整体观照和对现实的理性审视中,揭示并批判了传统文化积淀所造成的病态的民族心理结构,从...

 ※ 网络时代文化传播的潜伏危机 (2005-11-28,1624)

本文针对网络时代文化传播的特点,重点探讨了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所潜伏的危机。本文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类社会在进入21世纪所遭遇的首要问题将是不同形态文化碰撞而引发...


 ※ 朦胧诗的先锋意识及其思想局限 (2006-10-17,2243)

朦胧诗的创作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表现出对现实的反抗,尤其是对现实的专制主义禁锢的反抗,并在反抗中展现出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特有的先锋意识。它揭示出中国大陆在建国后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一种内源性的“...

 ※ 关于散文文体属性的思考 (2011-12-17,2016)

散文的文体属性是什么?中国几千年的散文发展史给出的答案是:散文既姓“散”又姓“文”。“散”的涵义在于散文体式的繁杂,凡用语言文字表述的一切文章皆属散文,如史传、论说、颂赞、书信、铭文、碑文、杂记、笔记等,“文”的...

进入网络时代,鲁迅作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内容,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它显示出鲁迅研究开始进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化、大众化的阶段。当鲁迅进入网络而被广泛传播时,鲁迅形象原有的符号指代、意义指向和文化内涵都发生了相应的...

“现代性”(moder-nity)是20世纪中国文学挥之不去的话题。新中国建立后的“十七年文学”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部分,自然离不开这个主题,并非一些人所指责的那样它是反现代性的。就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境...

随着全球化进程从经济——技术层面向文化——精神层面的迈进,人们逐渐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是全球化给各国的本土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震荡,使之空心化(hollowed)(注:参见p·ricoeur:history a...

 ※ 鲁迅创作与弗洛伊德学说 (2009-7-4,1446)

鲁迅创作 弗洛伊德学说 精神分析 五四时期,鲁迅是引介弗洛伊德学说的较早的、较有影响的一位人物,他的一些文章对弗氏理论的精神实质进行新的阐释,特别是其精神分析理论对鲁迅生命意识和社会人生态度的确立...


 ※ 小说家应该痛指物欲 (2010-9-20,655)

读完叶炜的长篇小说《富矿》,我深深地被小说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叙事,以及形象鲜明、酣畅淋漓的描写震撼了。这部小说深刻揭示了深藏在人灵魂中的痼疾,当物欲膨胀时,人的精神世界可能退化为荒芜的沙漠。读《富矿》,读者的心情...

13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理论专题
最新推荐文章
 ※ 不好意思,暂时没有添加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