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文化综合

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

收录:2006-7-6  作者:剑虹  来源:网络搜集  点击:1081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剑虹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戈麦简介:

戈麦,1967年出生于黑龙江农场,1985年考入北大中文系,在校期间开始写作诗歌。1989年毕业,1991年9月24日自沉于北京万泉河,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短暂的写作生涯中,他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作,体现出了对语言的自觉关注和依赖,以及在艺术气质上的“严峻和执着”;他是一个渴望“发现奇迹”的诗人,又独自承受着语言对他的压力。曾自编有《核心》《我的邪恶,我的苍白》《彗星》《铁与砂》四种诗集。在他去世以后他的好友诗人西渡编订了《戈麦诗全编》1999年由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

十年过去了,我们并未忘记这位过早离开我们的杰出诗人。我们来到这里只是为了一种单纯而深永的纪念,西渡曾说:“或许他是半神,他是天使”。我们今天重读他的诗也愿他能获得“永生的自由”。

诗人戈麦最喜欢的一句诗是:“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他说:“诗歌应当是语言的利斧,它能够剖开心灵的冰河。在词与词的交汇、融合、分解、对抗的创造中,一定会显现出犀利夺目的语言之光照亮人的生存。诗歌直接从属于幻想,它能拓展心灵与生存的空间,能够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

这是五四文学社为纪念诗人戈麦去世十周年举行的一次活动,著名诗人西渡、桑克、臧棣、王家新以及北大中文系的一些老师和博士生还有许许多多热爱诗歌和诗人戈麦的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西渡、桑克、臧棣和胡旭东在纪念会上了做了主要讲话并各自朗诵了自己喜爱的戈麦的诗。

(注:限于篇幅,在这次纪念会上所有朗诵到的戈麦的诗歌全部省略,大家可以看漓江出版社的《彗星戈麦诗集》和三联出版社的《戈麦诗全编》,这两本书都是西渡编订的。)

西渡在纪念会上的讲话:

我想对诗歌的理解大家都是平等的,我并没有更多的发言权。有不少读者热爱戈麦的诗歌,希望我讲一讲。我在讲完《拯救诗歌》以后再也不讲他的诗了。作为朋友,能做的我都做了。

很多人问我戈麦为什么要自杀?他那么年轻又有才华,他为什么选择死亡的道路?对于他死亡的原因我没有比别人更多的解释,但是我想说诗戈麦的死让我活下去。90年代在那种氛围下任何人都有可能自杀的,我自己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戈麦死后,我作为他的朋友不能再去选择这条道路了。因为戈麦虽然有才华可是当时在诗歌界他是默默无闻的,他没有发表过什么诗歌。如果我也步他的后尘的话,他的诗歌就从此烟消云散了。所以我要想办法出版他的诗集。他的第一本诗集是1993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当时好多同学为此捐款、捐助。这本诗集出版之后,上海三联出版社的一位编辑看中了它,所以1999年就有了三联出版的《戈麦诗全编》。当时我建议把戈麦所有的作品(各种体裁)都收进去,但是出版社考虑到体例问题就没有把另外一些作品收进去比如戈麦的小说。

戈麦的死是对人生的绝望。1989年在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之后在实际的分配工作中,许多人为了实际的利益要求入党,很多东西很快就被遗忘了。戈麦因此对人感到绝望。他曾经对我说:“为什么我是人中的一个?”我们俩曾想过一起反人道、反人性。他说北岛是最绝望的作家,他还说我和他都是绝对的诗人。我说我不是,你是。戈麦对人的绝望指向他自己。他跟我说起过戈多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马桶上电死。他觉得这种方法表达绝望,这跟他自己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

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 共有3页,您还有2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3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点赞!
精彩图文
给我的孩子们
给我的孩子们…
民国热,党史热,启蒙也热
民国热,党史…
台北·雅舍·梁实秋
台北·雅舍…
市场冲击下的文学之路
市场冲击下的…
艺术史:解读艺术与文化的共生
艺术史:解读…
《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文摘
《十年沧桑-…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