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当代文学

“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建构”学术研讨会综述

收录:2007-6-22  作者:雷体沛  来源:光明日报 雷体沛  点击:606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雷体沛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4月末,由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报》和《文艺争鸣》共同主办的“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建构”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50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如何建构新世纪的文学批评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如何看待当前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

彭金山(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认为,当下的文学批评还算活跃,但批评的品质不纯粹。市场化的包装和操作等文艺之外的因素对批评写作影响过多,本应是公正的文艺批评被掺进了过多的媚俗味儿。一些批评家事实上已被书商或作者利用,作了广告代言人。王岳川(北京大学教授)以“本土文学批评的浮躁”为论题,从几个方面对这种批评的现状表现出深切的忧虑:一是西方流派多而本土批评少,很多批评理论都是按照西方的各种时髦理论,唯独缺少启发中国本土的批评精神,缺少关注本土的民生问题,批评精神日渐沦落;二是关注数量多而质量少;三是诺贝尔情节多而文学的本质思考、本真面对少;四是对文学的表扬和吹捧多而深刻剖析和批评少,使中国文学批评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文学表扬学,批评家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作者和出版商的合谋者;五是网络炒作多而批评界理性共识少,批评家们各说各话,各自为战,几乎看不到他们在某个问题上具有共同的权威性;六是作家的反批评多而批评权威少。批评家的权威话语正在被作家的反批评剥夺。马相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认为,批评已经处于社会价值和学院学术价值的双重失落中,因为批评工作没有价值感,批评行为失去正义感,批评已变成有气无力的使用批评话语的无话语权者,变成了只是有“文化意义”和“理论意义”的广告。他称这种状态为“后批评”。毕光明(海南师范大学教授)认为,当前纯文学批评或曰审美批评的萎缩,主要来自于文化批评的挤压。文化批评重文化轻审美的方法模糊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化的界限,影响了正常文化生态的建设,在取消文学的独立性时削弱了文学、特别是削弱了文学的批评力量。因此,重振纯文学批评既关乎文学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人文精神的建设效应。廖国伟(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认为现有的文学批评体系和运行机制存在问题,一是我们不知道现在的文学批评是一个什么样的运行机制,二是学院的学术批评和民间批评体系,以及西方古典和中国古典、西方现代与传统文艺理论和美学的话语系统,对于解释当今的文学现象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文学批评和美学在原创理论上严重缺失。王洪岳(浙江师范大学教授)认为,中国过去成为主流的是审美论文学批评观,这种批评观存在明显的缺憾,一是过度强调了文学批评的审“美”性,忽视了对当代文学审丑性的关注,对当代文学中尤其是先锋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中呈现出的审丑、审荒诞意味和创作倾向的把握处于“失语”状态;二是审美论文学批评观没有建立起中国文学批评的信仰维度。黄忠顺(东莞理工学院教授)则认为批评的这种尴尬局面是由于网络出现的一个必然结果。网络非常便捷地实现了读者与作家、读者与读者的广泛交流,这种交流使最权威的批评家也被还原到普通读者的位置,作为专业的批评家在这里失去了位置,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另外,网络文学传播的视频阅读,也拒斥了那种精英化、复杂化的可写性文本,从而使训练有素的专业批评家无用武之地。网络促使了专业文学批评家的衰微,批评家们被挤向学院体制内自我循环,学院成了批评家退缩的最后活动场所。邱紫华(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主张文化界不应忽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意识培育。文艺界应当把为社会服务,满足社会大众不同层次、不同品位的精神需求作为自己的目标,艺术生产应当形成公平竞争的局面。摩罗(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认为,中国现代小说是现代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为了促进社会文化变革而共同呼吁从西方引进并建构起来的文体,它在启蒙、社会动员、政治斗争中发挥了极大的社会功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精英对文学的期待越来越无法得到满足,他们再也无法像上个时代的文化人那样能从文学中找到力量和资源,这样,他们就不得不对文学保持冷漠和遗弃的态度。此外,中国现代小说从它诞生时起就一直严重脱离民间社会,脱离底层人群的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这种小说文体因为与底层人民无关,因而也就没有根基,也没有生命和灵魂。

“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建构”学术研讨会综述 共有2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尾页  页次:1/2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建构”学术研讨会综述》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建构”学术研讨会综述》点赞!
精彩图文
《冷血》:非虚构的小说
《冷血》:非…
报告文学2012:为尊严而战
报告文学20…
渡边淳一的“恶之花”
渡边淳一的“…
作家不可以为奖项而写作
作家不可以为…
栖息在芨芨草尖上的魂灵——读《蒙古里亚》
栖息在芨芨草…
对张爱玲的忠实
对张爱玲的忠…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