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当代文学[专题]郭敬明研究

就郭敬明“入协”致作协书记处公开状

收录:2007-9-27  作者:叶炜  来源:网络搜集  点击:843
赞一个 赞 1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郭敬明研究专题、或者叶炜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中国作协书记处:

据报道,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近日对2007年新一批入会人员名单进行审议,80后代表人物郭敬明由著名作家王蒙、著名评论家陈晓明力荐,目前,已正式成为作协会员。而郭敬明此前并非地方作协成员,在王蒙、陈晓明的力荐之下,以及考虑到郭敬明在近几年所著作品的影响,中国作协表示,“本着爱惜人才的原则,我们破格通过了申请,这几天正在通知他以便办理相关手续。”

此前,我已经听到有关中国作协要吸取“80后”作家加入的消息,但当我听到连郭敬明都被批准加入的时候,还是有些惊讶。对于这次批准吸取的“80后”的其他代表人物比如李傻傻、张悦然等,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不仅因为他们的创作实绩,还因为他们创作的态度和良好的声誉。据我了解,加入中国作协必须有两位会员推荐,并且被推荐人应该是地方作协会员。现在郭敬明被“破格”批准,联系到他此前的抄袭拒不道歉的“劣迹”,中国作协的严肃性和作协书记处的权威性必然会由此受到一定程度上的质疑。吸收郭敬明加入作协,让许多人感到了“耻辱”,身为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的作家陆天明对此态度鲜明地表示反对。他认为,中国作协不是一个俱乐部,如果不管此人道德怎样,只要能发表作品就吸收,那中国作协就连俱乐部都不如了。陆天明认为,郭敬明入作协,是对作协的侮辱。“我们不能因为他是80后,作品有市场,就将他吸收进来,这是对中国作协的一种侮辱。作为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之一,这件事情我想不通。如果在大会上征求我的意见,我肯定不同意,这件事太滑稽、荒唐、没有原则。……我希望作协能从爱护作家,让他们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不要让类似的事情再发生。中国作协应该认真反省。”我是同意陆先生的观点的。与此相反,作为“著名”作家的王蒙,破格力荐郭敬明,其滑稽哗众行为多少令我们失望。不过联系到他此前的一些言谈行为和自传里的常识错误,这好像也并不奇怪。王蒙此举不无哗众取宠的意味。

对于郭敬明此前的抄袭拒不道歉大家都有所耳闻。我曾经为此写过一篇《论郭敬明的倒掉》的文章。郭敬明因《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圈里圈外》的既成事实,被法院判决向庄羽赔款道歉。被誉为青春派掌门人的郭敬明竟然拒绝法院要求,坚决不道歉。郭敬明一面说自己尊重法律,一面却拒绝执行作为法律判决的一部分的道歉;明明是抄袭,却说什么创作时的辛苦;明明是读者期待着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被抄袭者道歉,他却强调什么不能放弃喜欢他的文字的人的希望。

进入1990年代以来,文坛抄袭事件似乎从来就没有间断,文坛官司也因此不见消停。作为官司输赢的一个重要标志,输掉官司的一方要向另一方赔礼道歉,在郭敬明以前,几乎没有出现过不服从法院判决从而拒绝按法院要求道歉的事件。现在,郭敬明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拿愚昧无知当武器,如此不负责任的姿态,对崇拜他的那些fans简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难怪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一个经常自命清高说不在乎金钱、地位、名声的人,为什么连道歉的勇气都没有?一个不愿意负责任,不喜欢承担责任的任性长不大的孩子有什么资格被吸取为作协会员呢?难道就因为有一群不成熟的小孩子支持吗?就连同为80后的10位作家都看不惯此种行为,联合发表被看作是“清理门户”的“倒郭”公开信,声称郭敬明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被高院判决抄袭之后,使整个80年代后写作群体的声誉遭受了巨大损害,信中呼吁郭敬明尽快道歉,否则将联手发动读者抵制其所有作品。尽管有人怀疑这个公开信是一种炒作行为,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笔者认为这多少反映出了80后群体的一种姿态,这个姿态多少让我们减少了对80后作家不成器的偏见。

就郭敬明“入协”致作协书记处公开状 共有2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尾页  页次:1/2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就郭敬明“入协”致作协书记处公开状》点评。
 ※ 暖阳的温暖书屋  2014-12-15 14:08:33  给《就郭敬明“入协”致作协书记处公开状》点赞一个
精彩图文
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好的阅读建议
诺贝尔文学奖…
永不枯竭的故乡思维——评黄永玉长篇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
永不枯竭的故…
杜兰特夫妇的思想锋芒——读威尔·杜兰特和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杜兰特夫妇的…
行者阿花
行者阿花
历史小说摒弃历史虚无
历史小说摒弃…
长篇小说《英雄地》读后
长篇小说《英…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