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超越了以往所有的女性形象,赢取了我们内心深处那最深挚与持久的怜惜,她长驻在我们的心中令我们无法忘怀。她是那么的楚楚动人,她是那么的富有诗意,她的一颦一笑似乎都能触动我们心底的声音和渴望。她象是一个生命的精灵,打开了我们幽密的心思和生命的惆怅。她是女性柔美的极致,她的柔美走向了娇弱的病态,她的柔美中充满了诗意的优雅与韵味,但这些都还不是她魅力的根本。在这柔美之下,那永不妥协的纯洁灵魂奏响了生命的强音,她让我们体味到了生命的无限壮美,这才是她那深刻而持久的永不磨灭的魅力!黛玉的生命至美至坚,至柔至刚,她囊括了生命的两极,她走向了生命的极致,因此她是那么的出类拔萃,让每一个读到她的人都不能忘怀,她是那么的娇弱,但她的生命却有着震慑你灵魂的力度!
黛玉的生命和情感都是那么的令人玩味,她将生命中的所有感悟都融入情感,女子的生命是感性的,黛玉的生命将女性的韵味引向了极致,她把命运的不幸、生命的惆怅、深深的思索、化解不开的痴情都融入情感,她的情感是那么的深,那么的浓,让我们与她一起感伤欢欣,以至于最终她用艳丽的生命指向死亡,让我们一步步跟随着她极致的美步入虚空!她用美的幻灭留给我们思索,她用生命的幻灭震撼我们沉睡的灵魂!黛玉的生命逝去了,但她留给我们关于生命的问题却永远也不会消逝。
不如让我们从黛玉的历劫还泪说起,这是黛玉此生的起源,是一个渺渺虚空里的空灵,是生死之外的一个宇宙,也是生死之外的一种胸怀。
我们且从这第一回看起:
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1]
黛玉前世这样的生命缘起,将我们带入了这个世界之外的另一个时空,它也许只是一个生命的臆想,但我们的生命难道不是从无中而来,不是从一个念头而生的吗?由一株仙草幻化成人形,这是一个臆想,但这样的臆想超越了人类小我的生命,它与万物齐一,它追溯了一切生命的缘起,它让我们超越小我的局限,进入更广大的时空宇宙。同时它也告诉了我们一粒灵魂所经历的前生与后世,这样的前生与后世让我们超然于此生之外,此生有限的生命得到了无限广阔的拓展,它让我们今生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息息相通!
黛玉的前生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株仙草,再小的生命只要它有形体,它就有了感受宇宙的能力,这株仙草在日月甘露与天地精华的沐浴灌溉下成长,这样的生命便得以通灵,通灵了的仙草修得了女体,便要游历人间,造劫情场,偿还那赤瑕宫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之恩。那绛珠仙草因赤瑕宫神瑛侍者的灌溉之德久延了性命,因此这善因便种在了仙草的魂魄之中,即使它修得了女体,这未偿的灌溉之情仍旧郁积在肚腹之中,郁结成一段不尽缠绵之意,纠扯得她难舍难弃。要想了结这郁结之情,就要将它发散而出,让这善因有一个善果,此后她才能返归澄明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