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中国的西部电影?它是一个电影现象,也是一个文化现象,但是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个现象呢?它在中国的电影史上到底有什么意义?在世界电影史上有没有自己的特点呢?
电影是20世纪首先在西方社会产生的,所以电影从产生伊始,就有自己的特征,首先它是西方的,是在西方产生的;第二它是城市化的,是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在20世纪以前,西方社会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这个转换就是从农业城堡、贵族城堡为中心,向现代城市转移;从中世纪贵族文化,向现代资本主义文化转移。当电影在西方社会产生之时,这个转移是早经实现了的。也就是说,西方电影从其根本的意义上来说,已经离开了西方的中世纪、离开了中世纪的文化,同时也意味着离开了农村。当然,西方也有大量历史题材的电影,即使现实题材的电影也有以农村为背景的,但这仍然无法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即在西方电影中的中世纪,是现代人眼光中的中世纪;西方电影中的农村,是城市人眼光中的农村。这里有一种思想的眼光,也有一种审美的眼光,中世纪文化、农业文明是被他者化了的。具体说来,它是审视的,而不是反思的。审视是他者的审视,反思才是自我的反思。不仅在20世纪的电影中是这样,即使在19世纪的西方文学中,这种转换也是早经实现了的。比如巴尔扎克、福楼拜、司汤达、莫泊桑、狄更斯、易卜生、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一些著名的西方作家,即使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也是从西方都市社会的需要出发的,是从近现代城市知识分子的精神感受出发的。但西方的城市和中国的城市不一样,西方城市文化的发展有一个基础,那就是此前的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它在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受到现代人文主义文化的冲击,但这种冲击也是以一种强有力的现代精神为基础的,现代资本主义的新教伦理动摇着传统宗教伦理的基础,同时也传承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精神。也就是说,西方电影在开始阶段所承传的西方文化,是近代化了的城市文化传统,却不是城市小市民的文化传统,它仍然带有贵族性、精神性的严肃文化的特征。甚至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茨威格、契诃夫、高尔基、罗曼·罗兰这样一些文学作家,仍然是以超越的精神性眼光审视现实世界、审视现代资产阶级文化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到了电影这种带有更显著的城市化特征的艺术形式,小市民文化的特征是逐渐得到强化的,但直至今日,主导西方电影总体倾向的仍然不是小市民化的电影,而是承传着西方近代人文文化传统、具有超越性精神价值和审美追求的电影艺术作品。即使那些迎合城市小市民审美趣味的电影制作,也因为西方民主制度的确立,自由平等观念的流行,到了中国的市场上,也常常产生一些西方电影制作者所意想不到的思想和艺术的效果。例如,三十年代大量美国好莱坞电影的输入,其中很多是迎合西方城市小市民文化趣味和审美趣味的电影制作,但在中国城市市民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现代思想意识的萌生、特别是在城市青年爱情观念的变化中,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的,这种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精神启迪的意义。至于像卓别林这样一些电影艺术大师的电影艺术作品,就更不能仅仅以城市小市民文化予以概括了。也就是说,西方电影在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条件下,小市民化的倾向是严重存在的,并且发展至今,给人一种积重难返的感觉,但从总体倾向而言,体现西方电影传统的仍然不是这些小市民化的电影,而是那些真正具有超越性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优秀的电影艺术作品。
电影是在城市中产生的,西方电影是城市化的,它有一种世俗化倾向,但它的根基却不在世俗中,而是在人的严肃的精神追求中。真正的电影不是世俗的,更不是庸俗的,不是从小市民的眼光看世界的,它有一种贵族精神、有一种宗教眼光,有一种我们过去常常不以为然的精神贵族的倾向。它是用一种超越性的眼光看世界的。卓别林是一个平民化的导演,但他不是现实社会的奴隶,不是以奴隶的眼光仰视现实世界的。他的电影不是对资本主义的歌颂,而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为什么批判它?因为它不完全符合人性的要求,不完全符合那些伟大艺术家的精神期盼。他在电影事业上的成功,并没有使他越来越满足这个“繁荣的”、“发达的”、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富强的”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越来越远离了这个现实的世界,越来越无法忍受它对人的异化,越来越无法向这个把人变成机械的资本主义现实社会妥协。在早期,他还是一个纯粹的喜剧家,一个滑稽大师,但是越到后来,他的电影越是流露出更加浓重的悲剧性。实际上,这是他的心灵在哭泣,为人性的扭曲而哭泣,为人类的苦难而哭泣。在物质上,他是一个“富人”,但他的心,他的情感,却是系于那些城市贫民的,是为他们的苦难鸣不平的。这与电影艺术产生之前的西方文学传统是相同的,是与列夫·托尔斯泰这样一些伟大的西方文学家的倾向一致的。这就是艺术的精神,文学的精神,人类文化的精神。一个获得了更多物质财富的资本家是一个成功的资本家,但一个获得了更多金钱的艺术家却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艺术家不必拒绝财富,但他的成功与否却不是以财富的多少为标志的。具体到电影艺术上来说,电影艺术家不必拒绝高额的票房价值,但票房价值却不是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标志。卓别林的成功,也不仅仅因为它的表演动作,不仅仅因为他的表演模式,后来有很多人都能够成功地模仿他的表演动作,但没有成为伟大的艺术家。卓别林的成功在于他有一颗艺术家的心灵,有一种艺术家的眼光;依靠这样一颗心 灵,这样一种眼光,他才在自己所生活的时代发现人性的美和丑,发现人类的喜剧和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