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称小说是再现的艺术之一,用语言再现或一时代、或一阶层的生活。《红楼梦》所描写的生活、风俗为人所称道,由于时移事易,当时的习尚,今人难于了解,注释无疑是必要的。而注释不明其事便难释其义,欲明其事必须推因求源。语源是复杂仅靠典笈是不够的,许多源出于民间、民俗的词语,不为典笈所收载。但是有许多词语仍存活于口头,有许多词语赖以产生的习俗在民间仍有遗存,由流溯源在生活中依然可以找到源头。反之,由于“十里不同俗”,对生活民俗不甚了了,常生误注,且举几例用以证明:作家需要生活,注家也同样需要生活。
丢下钯儿弄扫帚·撒漫第四十七回贾母说凤姐“丢下钯儿弄扫帚”,旧人文本注:“搁下这样,又做那样。就是说事情总做不完。”这里是夸赞凤姐勤谨能干,而不是说她“事情总做不完”。注者只从字面上下注,是不明其因不知语源之故。此语源于农事,秋收打场旧时没有扬场机械,只能用木掀扬起靠风力。需有一人在粮堆前将风未吹走落于堆上的杂物,用扫帚漫至堆边,而后迅即丢下扫帚拿起钯子搂走扫下之杂物,一人司扫、搂二事。“丢下钯儿又弄扫帚”。遂成口语,但多用来形容勤谨能干,而不用来形容事务繁冗。
[撒漫]第六十二回“袭人又本是个手中撒漫的”。新人文本注:“大手大脚,不吝惜财物”。此注是虽是,惜未揭示语源,读者仍难明其义·与前条同是出于农事:播种有按播、条播、撒漫播之不同。撒漫是最粗放的作业,信手漫撒,既费种籽又不宜田间管理,为现代农业所不取。由播种信手抛撒而引申喻人之不吝财物。
黄子·行子·行货子
第四十回刘姥姥骂板儿“下作黄子”。旧人文本注:“‘黄子’即‘行子’(第五十七回‘混帐行予’,‘行子’也说‘行货子’)。”如此释来,黄子、行子、行货子是同义词了。其实,这是三个意义不同的词.
[行货子]行货原指备运的物品,后泛指东西、物件。在骂语讳言隐指时,略当于东西、家伙,如《水浒》“驴大的行货”。
(行子)实乃[行次],《红楼梦》第七十七回“风流行次”即是。与“行当”相近,第六回“不知是哪一个行当上的”。“行当”原指戏曲脚色类型。行次、行子则指职业类别,“七十二行”即行业之谓。
可知行子、行货不同于[黄子]。黄子乃卵之蛋白、蛋黄之黄。《红楼梦》傻大舅说:“我这一脚,把你们的小蛋黄子踢出来。”第六十三回说偕鸾佩凤打秋千“吊下来,栽出你的黄子来”。人本不能下蛋,这是以禽事喻人事;“下作黄子”与书中屡见的“下流种子”、“奴才秧子”、“美人眙子”、“人芽儿”等等,均属此类喻词。较“羔子”、“犊子”、“崽子”更甚一层,以植物未播之“种子”,初出秧芽;以动物胚胎、卵黄喻人与生俱来的胎里美或胎里坏。以黄子作骂语,今江浙仍有“鸭黄儿”,类似北语“王八蛋”。“鸭黄儿”指鸭乱淫所生之卵,《鸡肋篇》“浙人以鸭儿为大讳……鸭若一雄则虽合而无卵。须二三始有子”。《古今小说》有例:“你七老八老怕兀谁?不出去门前叫骂这短命的鸭黄儿。”新人文本据《文献通考》谓隋三岁以下,唐初生婴儿为“黄”,但未言明所以然。
抓子儿赢瓜子儿
第六十四回:“只见西边炕麝月、秋纹、碧痕、紫绡等正在那里抓子儿赢瓜子呢。”
《小说词语汇释》释“抓子儿”为“一种小儿女的游戏,把若干杏核或石子抓在手中,叫人猜射,即古人所谓‘猜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