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真正使阿果里名声大振、获得欧洲乃至世界声誉的作品,还是长篇讽刺幽默小说《居辽同志兴衰记》。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阿果里就以极为灵敏的政治嗅觉洞察到了国家某些官员表里不一、脱离群众、追逐名利的丑恶表现,怀着一个作家的勇气和真诚,创作了向“两面派”者发出警告的话剧《第二张面孔》,引来了教条主义“批评家”的非难,但阿果里觉得《第二张面孔》对社会现象的剖析尚欠深刻。随着形势的发展,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创作了长篇讽刺幽默小说《居辽同志兴衰记》,讽刺对象直指沾染了官僚主义习气、思想意识和作风急剧蜕变的干部,读来让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悲喜交加。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特殊政治形势下,能够洞察到社会主义制度下某些干部正在变质这一客观现象,正体现了阿果里的可贵之处。小说出版后得到广大读者和文艺界同行的赞扬,发行量很大,并很快被译成法文、德文、意大利文、俄文、希腊文、保加利亚文等多种文字。评论家称阿果里是二十世纪的果戈理,赞美他具有可与卡夫卡、昆德拉比肩的艺术才华,是当代阿尔巴尼亚文学成就的代表。
在四十多年的交往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阿果里的纯朴、亲切和温慈。当然,我从阿果里的言行中体会最深的一点,还是他对中国人民所怀有的那种纯真深挚、始终如一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