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俄罗斯爆发了十月革命。这是一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它使整个俄罗斯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改变了社会政治制度,而且对包括文学在内的整个俄罗斯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此俄罗斯文学进入了自身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
十月革命胜利后,新建立的苏维埃国家,如同列宁所说的那样,“成为艺术家的保护人和赞助人”。从此文学摆脱对钱袋的依赖和资本的豢养,不再受沙皇宫廷、贵族和资产阶级趣味的支配,作家获得了创作自由。文学作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受到高度的重视。从事文学创作不再是普通的职业,而成为光荣的事业。作家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他们后来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而受到普遍的尊重。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劳动人民成为新社会的主人,他们不仅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翻了身,而且也开始在文化上当家作主。大批有丰富生活经验和杰出创作才能的工农兵青年涌上了文坛,成为一支重要力量,使整个文学创作的面貌焕然一新。新的社会主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曾创造过辉煌,产生过巨大的国际影响。尽管它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曾经出现过一些偏向,但是总的说来,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种崭新现象所具有的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是谁也否定不了的。
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所谓的“改革”的实行,社会主义文学开始遭到了厄运。它像一位俄罗斯论者所说的那样,开始了“非国家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随着苏联解体而最后完成。这使得文学不再受国家的扶植,被抛到野蛮的市场上,任凭市场支配。它在苏联解体后的头两三年,因为对市场不适应而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不少大型文学杂志一度面临停刊的危险。发表作品难和出书难成为困扰作家的大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计。作家们普遍情绪低落,这不能不对整个文学创作产生消极影响。但是在许多有责任感的作家和文化出版界有识之士的艰苦努力下,俄罗斯文学渡过了难关,逐渐适应了新的条件和环境。文学生活较快地恢复了正常,文学创作逐渐活跃起来。作家队伍不仅没有减员,而且比以前更加壮大。到目前为止,俄罗斯两个最大的作家组织,即自由派的俄罗斯作家协会和传统派的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共有会员一万多人,已超过1986年全苏作协会员的总数,出现了一大批文学新人,其中不乏具有一定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创作个性的人。以前的各种文学杂志几乎都坚持办了下来,有的杂志还一分为二(例如《青春》),此外创办了不少新刊物,其中包括一批图文并茂、以发表娱乐性的轻松读物为主的所谓“彩色杂志”。出版社从过去的190来个增加到了15000多个。过去绝大部分文学作品都先在大型杂志上发表,然后其中较好的作品才出单行本。如今相当多的作品,包括一些重要作品,都直接出书。每年问世的各类文学作品数量很大。目前俄罗斯各种文学奖有几百种之多。有的大奖,例如布克俄罗斯小说奖,每年评奖时获提名的长篇小说达数十部。每年发表的诗歌作品也不少,比较而言,前些年戏剧创作滞后一些,但是最近几年新作有所增加。苏联刚解体时,文学界不少人忧心忡忡,有的悲观论者甚至预言俄罗斯文学将陷入停滞状态,甚至走向灭亡。现在可以肯定地说,这种情况没有发生。
然而应当看到另一方面。尽管文学活下来了,但是它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以往的社会主义文学相比,几乎具有另一种面貌。苏联解体前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已被许多人抛弃,坚持社会主义理想的人已经不多。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遭到否定,文学的社会主义方向被彻底扭转。包括文学界在内的整个知识界处于思想混乱状态,这种状态至今尚未完全结束。这不能不对文学创作的思想政治倾向产生重大影响,使得非社会主义的和反社会主义的倾向开始占有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