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网络文学[专题]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文化事业成“民众的事”是巨变

收录:2011-12-19  作者:二月河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689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网络文化专题、或者二月河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搞好网络文化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首先,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网络文化所存在的问题:良莠不齐、不着边际,垃圾乃至不良信息俯拾皆是,管理手段有限等等。但是,随着有关法律的健全,技术手段的改进,特别是管理队伍的建设,这些问题应该是可以解决的。

着眼未来的文化发展,我们应该肯定和鼓励网络文化的积极方面。

一是崛起了一批具备雄厚实力的健康的网络文化创作者。有专业的,也有业余的,还有根本就是即兴从事这种“文化工作”的编外大军。

二是网络文化的思想资源,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是建立在民众生活源泉上的。从民众生活中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迅速衍化为高于生活的东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形成的是大众参与的人文景观。

三是高科技媒体传播手段的介入,使它的受众领域迅速而广泛。

也就是说,通过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平民,走进了曾经一直属于少数文化人的文化殿堂。

如果我们读读唐诗,会发现李白诗里也有这样的平民朋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是什么人?现在没有人能详明考证了罢?不但本纪列传里没有他,打开卷帙浩大的全唐诗,连个“豆腐块”、“火柴盒”大的作品也不曾发表过。他指定是个平民。

汪伦不是作家,也不是评论家。我们知道的也就是李白要远行,他到渡口相送。可以想象到的是,“载肉于俎,崇酒于觞”,执手告别,依恋不舍的朋友情愫。这位傲睨公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名人,在他的生活中,并不乏引车卖浆者流的精神营养。

平民参与文化人士的精神生活,还可以在白居易的创作活动中,看得更清晰一些。他写出诗来,是要首先读给那些市井小民的,老妪衰翁渔樵酒卖者辈是他的首席读者。而白居易创作的平民意识和平民化,成就了他的绝世诗歌王国的绚丽。

任何一个伟大的文化时代,没有民众的参与是万万难以形成的。唐诗如斯,宋词如斯,元曲亦复如斯;京剧如斯,绘画如斯,鼻烟壶亦复如斯。一种博大的文化现象,决不是几个天才文化人坐在书斋里就能创作出来的。

现代媒体与先进科技传播手段,已经剥去了少数人参与文化建设的“专利”。文化与艺术创作早已成为专家与平民共同拥有的权利——也就是说文化事业已成为“民众的事”。这是一个不得了的巨变。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网络文化:文化事业成“民众的事”是巨变》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网络文化:文化事业成“民众的事”是巨变》点赞!
精彩图文
网络文学,离茅盾文学奖有多远?
网络文学,离…
创见开启市场 创意打造优势 创新引领未来——2010:接力新品5大亮点
创见开启市场…
数字化阅读中的网络文学
数字化阅读中…
杭州图书馆的数字革命
杭州图书馆的…
吴培华:忙碌的出版业,忙碌的2009
吴培华:忙碌…
施达乐:我所开辟的“台客武侠”
施达乐:我所…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