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文艺美学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评鲁枢元《心中的旷野——关于生态与精神的散记》

收录:2011-12-17  作者:张鹏  来源:《博览群书》2008/06/07  点击:927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张鹏评论集  

鲁枢元先生从小生活在古色古香的开封,那是黄河文明哺育的一片沃土,有着《清明上河图》上流传久远的风情和民俗。在开封古城的城墙、戏台、汴河、小巷所构筑的氛围中,鲁枢元先生度过了欢乐无忧的童年,那些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老照片,记录着他的童年、少年时代游戏、读书、思考、幻想的真实履历,让我仿佛听到了他的书声琅琅,看到了他在自由呼吸知识的身影。鲁枢元先生的父母的照片,让我们看到了善良朴实、耿直勤勉的老人对他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最让人感动的是那张在外婆故居旧址的照片,穿越岁月漫长的隧道,他肯定在思念慈祥的外婆的音容笑貌。

作为一位近些年蜚声学界的著名学者,鲁枢元先生的随笔中也有多处写到了他对徐中玉、钱谷融、王元化、王蒙等师长的尊敬和感恩,我们看到了人格的魅力和知识、智慧的火种薪火相传的一代知识分子的感人肺腑的画面。鲁枢元先生与同龄的学界友人夏中义、南帆、陈剑晖、陈丹晨、王鸿生和作家张炜、韩少功、冯骥才、邓刚等等在一起切磋琢磨、相互启迪的照片显示了他活跃的文学批评家的热情和活力,他甚至还和自己的研究生一起沿着黄河考察生态现状,身体力行地投入到环境保护者的行列。

对故乡、长者、师友、亲朋、童年的深刻记忆,使得鲁枢元先生拥有自己丰富美好的精神底色,无论置身何处,他都能随遇而安,心气平和,宠辱不惊。鲁枢元先生那一代学者,历经历次政治运动,饱经“文革”的磨难,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经验和宝贵的感性记忆。他们历经沧桑,仍然拥有一颗激情、单纯、朴素的心灵,在文章中处处体现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行思结合的知识分子理性和实践精神、实证主义的行动勇气。这是对年轻学人的重要教益。

(《心中的旷野——关于生态与精神的散记》,鲁枢元著,学林出版社2007年6月,35.00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尾页  页次:3/3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