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文艺美学

试析“新理性精神”文论的内在结构

收录:2011-12-17  作者:朱立元  来源:《学术月刊》200304期  点击:1566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朱立元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自1995年钱中文先生首次提出“新理性精神”文学理论的主张以来,八年过去了。中国的文学艺术和文艺理论,在世纪之交的回眸与展望中,在价值和精神重建的不断努力和艰难奋斗中,经历了无数次风雨的洗礼,伴随着新世纪的降临而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过八年的建设,中文先生所倡导的“新理性精神”文论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获得了理论、学术界的越来越广泛的赞同,它本身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日益走向系统与完善,其内在思路与逻辑结构也更趋严密。本文拟重点对钱先生的“新理性精神”文论的内在结构作一简要分析。笔者的基本观点是:“新理性精神”文论以“新人文精神”为精神内涵和价值核心,以“现代性”阐述为理论基点和中心话题,以“交往对话”的综合思维方式为思考理路和逻辑方法。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渗透,构成一个开放性的理论结构。下面试分述之。

一、以“新人文精神”为核心

“人文精神”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人文主义”口号在关怀人、追求健全人性的基本倾向上有相通之处。钱中文先生把“人文精神”概括为“对民族、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存意义、价值的追求与确认”,它是“使人何以成为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确立哪种生存方式更符合人的需求的那种理想、关系和准则”,并从人文精神“具有普遍的人类意义”、“是一种历史现象”和“具有强烈的理想风格”三个方面做了深刻有力的论证,从而揭示了“人文精神”概念的一般内涵。在此基础上,中文先生鲜明地提出了倡导“新人文精神”的思想。

那么,“新人文精神”“新”在何处?与一般“人文精神”有何区别?

首先,它“新”在有其不同于以往的现实针对性。中文先生是面对20世纪西方精神文化的危机和异化及非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思潮的泛滥,特别是针对1980年代以来国内外“科技霸权主义”对人的压抑、语言形式对文学内在精神的排挤、以及“知识普泛化”对艺术家“社会良知”的吞噬,他感到切肤之痛,才旗帜鲜明、针锋相对地提出“新人文精神”来“对抗”这种种“人的精神堕落与平庸”。他大声疾呼,“面对人的扁型化、空虚感,人的大范围的丑陋化、平庸化,与自我感觉的渺小化,文学艺术应该扬起人文精神这面旗帜,制止文学艺术自身意义、价值、精神的下滑”(注:钟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7页。)。

对于这种特定的现实针对性,笔者在写于1995年秋的论文《试论当代“人文精神”之内涵》一文有过较翔实的论述,其中的观点笔者至今仍未改变,也许可以作为“新”人文精神的某种注释。文章将当代人文精神与传统人文主义作多方面比较之后提出,“当代”人文精神与以往的不同,“最根本、最集中地体现在人文精神所对抗、反对的对象上”,认为“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和人文学术领域,所遇到的最大压力阻力,便是商业主义、物质主义和科技主义。倡导‘人文精神’,主要为对抗这三种‘主义’。由此而引起‘人文精神’与西方‘人文主义’的具体内涵的一系列不同”(注:见《理解与对话》,华中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据此,笔者认为必须从当代(即“新”)人文精神与“三个主义的对立关系中去把握其意义”,具体来说:一是它与已渗透、侵蚀到精神文化学术领域一切方面的商品化原则和商业化现象相对立;二是它与那种以当下物质生活的满足和享受为人生第一目标,而放弃高尚的理想、追求和良知,放纵急剧膨胀的物欲、贪欲、拜金主义等的物质主义相对立;三是它与鼓吹科技至上以致排斥人文学术、瓦解人的自由精神和生命体验、造成人性异化的科技主义相对立。现在回过头来看,笔者的这些看法倒是恰好对钱先生倡导的“新人文精神”之“新”,以及它那种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现实批判性的旁证与说明。

试析“新理性精神”文论的内在结构 共有6页,您还有5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6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试析“新理性精神”文论的内在结构》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试析“新理性精神”文论的内在结构》点赞!
精彩图文
皮尔士的符号学理论:原点与延伸
皮尔士的符号…
象征与差异
象征与差异
“大美天成”与“诗意地栖居”——走向“精神时代”的东西方美学
“大美天成”…
谈谈格律诗的“求正容变”
谈谈格律诗的…
用需求美学取代功利美学——兼析作为证据的鸟类多彩羽毛
用需求美学取…
符号之“水”畅流不息:符号、文本、文学文本概念浅析
符号之“水”…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