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古代文学

论“池塘生春草”

收录:2011-12-15  作者:李壮鹰  来源:《文艺研究》2003年第6期  点击:2784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李壮鹰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晋以后方有佳句。”的确,重视篇中的警句,是魏晋以后诗歌创作与评赏的一个重要特点。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便是第一个被人们从全篇诗中拈出而广为传诵的佳句之“祖”。这五个字,不但播于当时人们的口中,而且在后世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人们对它的赞扬几乎成为套语,从而使它带上了一种经典性。

此句出自谢灵运的诗《登池上楼》,它是诗人从京都被外放到永嘉之后,在任所病起登楼时所作的。诗中描写了登楼所见的景物,也抒发了自己心中的牢骚,最后表达了归隐的意向。其中的“池塘生春草”,只是老实地写出即目所见而已。这看来平常的一句诗,头角峥嵘地从全篇诗中钻出来,成为众人瞩目的句子,是缘于谢灵运在写这首诗时所发生的一个小故事。钟嵘《诗品》卷中在评价谢灵运的从弟谢惠连的诗时,引谢家的家史《谢氏家录》:

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吾语也。”

原来,“池塘生春草”一句为梦中所得,谢灵运说它出于“神助”,不仅表现了自己对此句的得意,而且也使它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为谢灵运在晋宋之际,既是地位显赫的豪门望族,又是名播遐迩的文坛巨擘。据《南史》本传载,当时社会上对他的诗文的崇拜,几乎达到了狂热的程度:“每有一诗至都下,贵贱莫不竞写,宿昔间士庶皆遍,名动都下。”在这种情况下,诗人自己拈出的得意而神秘之句,自然也就特别吸引人们的眼球,从而成为传诵一时的名句。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池塘生春草”的被人传诵远非止于“一时”,六朝以后,它也以同样强劲的力量流播于后世。我们只须举出后来的两位批评家对它的夸赞,就足见它的地位有多高。宋人吴可说:“池塘春草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诗人玉屑》卷一引)金人元好问说:“池塘春草谢家真,万古千秋五字新。”(《遗山先生文集》卷十一《论诗绝句》)试想:“惊天动地”、“万古千秋”,这些都是什么概念!吴、元二人将如此不留余地的赞辞毫不犹豫地加给“池塘生春草”,说明它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自称是谢灵运的十世孙的唐僧皎然,曾把自己这位祖先的诗句比作“诗中之日月”(《诗式》卷一《文章宗旨》)。应该说,他的这个比喻确实是非常贴切的。第一,旭日当天,万众翘首,皎然的比喻道出了人们对谢灵运诗句的热烈仰慕;第二,明月悬空,影入千江,皎然此喻也道出了谢灵运的诗句在后人诗作中的广泛影响。禅宗有“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玄觉《永嘉证道歌》)的说法,的确,如果我们稍加留心,便在后世诗作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水中,随处可以发现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的佳句和佳话所映出的月影。你看: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梦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长价登楼诗。”白居易《梦行简》:“池塘草绿无佳句,虚卧春窗梦阿连。”张籍《感春》:“远客悠悠任病身,谢家池上又逢春。”武元衡《和李中丞题故将军林亭》:“城郭悲歌旧,‘池塘’丽句新。”李群玉《送唐侍御福建省兄》:“到日池塘春草绿,谢公应梦惠连来。”裴日休《闻鲁望游颜家林园病中有寄》:“一夜韶姿着水光,谢家春草满池塘。”吴融《莺》:“谢家园里成吟久,只欠池塘一句诗。”徐铉《和王庶子寄题兄长建州廉使新亭》:“阿连诗句偏多思,遥想池塘昼梦成。”梅尧臣《过午桥庄》:“青郊谁驻马,谢客思池塘。”欧阳修《晓咏》:“西堂吟思无人助,草满池塘梦自迷。”苏轼《寄苏伯固》:“春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雁子卿归。”王安石《寄四侄二首之一》:“春草已生无好句,阿连空复梦中来。”杨万里《送谢子肃提举寺丞》:“天台山秀古多贤,晚向池塘识惠连。”朱熹《次韵寄题芙蓉馆三首之一》:“共说仙翁闲日月,不因春草梦池塘。”此类句子实在太多,举不胜举。这一切告诉我们,“池塘生春草”这句佳句本身,已被历来的诗人们当成一种美丽的文学资源来用了。

论“池塘生春草” 共有10页,您还有9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0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论“池塘生春草”》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论“池塘生春草”》点赞!
精彩图文
“一枝藤杖平生事”——宋代文人的杖及其文化蕴涵
“一枝藤杖平…
如何理解老子的“道”
如何理解老子…
曹操后世为何一代不如一代?
曹操后世为何…
水浒乱弹——炊饼
水浒乱弹——…
杜甫草堂唐代遗存的信息与价值
杜甫草堂唐代…
美人黄土的哀思——《红楼梦》的情感意蕴与文化传统
美人黄土的哀…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