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现代文学

现代中国生命诗学的理论内涵与当代发展

收录:2011-12-12  作者:谭桂林  来源:《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点击:2838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谭桂林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生命诗学乃是以生命作为根基,从生命出发来思考和阐述诗的本质、作用乃至技术的一种诗歌理论。由于既是从生命出发,又是以生命作为思考的主要内容,因而生命诗学在其言说范畴、思维模式、话语方式以及理论资源等方面都呈现出一种鲜明的独特性。就中国诗学传统而言,从孔子选诗以来对诗歌的理论思考总是沿着言志与缘情两条路线发展。志与情当然都与人有关,而且都是联系着人的精神层面。但仅仅止于志与情,显然没有切入到人的生命的核心。首先,人的生命是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物质性是生命的根基,也是诗歌创作所倚赖的生命力的主要源泉。中国传统诗学对生命的物质性这一诗歌创作力的源泉基本上没有给予关注。其次,根据现代心理学的发现,人的精神结构是复杂的、多层面的,志的确立与表述由人的意识决定,情的发动与人的生理感觉有更多的联系,但这种生理感觉也受到社会意识的制约,人的喜怒哀乐总是充满着社会的内容。所以,志与情都处于人的精神结构的表面层次,而人的精神结构的深层次的内容如人的无意识这块黑暗的大陆从来没有进入到中国传统诗学的观察视野。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的基本结论:中国的生命诗学是在20世纪的新文学运动中才开始发轫,并在20世纪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织中得以充实与发展。

作为中国文学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主要标志的五四新文学运动,其思想与文学资源主要来自西方文化,这是学界已经公认的事实,现代生命诗学的发生尤其鲜明地证实了这一结论。五四时代是中华民族胸怀开放的时代,也是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知识阶层如饥似渴吸收西方思想与文化养料的时代。过去我们常常认为面对各种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甚至矛盾对立的西方哲学、文学思潮,中国现代作家往往以民族振兴为目的来引进与择取。这种说法固然不错,但我们也许更应看到现代作家在遭遇西方文化时个人性格、情趣、审美爱好在选择与吸取中所起到的作用。正是一些同类型的个人性情的共同作用,将西方文化思潮中的一些相似的因素聚合起来,形成中国过去没有但也并不完全移植西方的某种理论或流派。生命诗学的产生就是这样,它的源头可以直溯郭沫若对尼采的“艺术生理学”、宗白华对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田汉对厨川白村的苦闷象征说的接受。

尼采作为一个诗人哲学家,他曾经手拟一个题为“艺术生理学”的十八条提纲,准备在《权力意志》一书中设专章讨论这一问题,虽然后来这一计划没有实现,但尼采关于艺术生理学的思想仍可散见于他的后期著作中。综而观之,尼采的“艺术生理学”思想大致呈现出下述特点:一,将艺术同生命联系起来,他认为“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 ① ,是使生命成为可能的伟大手段,是生命的伟大的兴奋剂,“生命则通过艺术拯救他们而自救” ② 。而在这所谓生命的概念中,是包括了肉体的意义的。在尼采看来,肉体的活力才是艺术的原动力,所以,尼采特别强调真正的艺术家必是人生的伟大的肯定者,应该兼有“坚硬的骨头和轻捷的足”,而生命的本能则被视为一切健康道德的基础与来源。二,以生命之特征来形容艺术之特征,尼采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创造,人只有在创造中才有自由,因而尼采特别强调艺术的创造性,他喜欢将艺术同自然的生殖性联系起来,祈望艺术象自然一样,“在万象变幻中,做永远创造、永远生气勃勃、永远热爱现象之变化的始母” ③ 。三,将天才视为神经官能症患者,尼采认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力的过剩而造成的健康的神经官能症,一种是力的衰竭而导致的病态的神经官能症,而前者体现出的就是尼采所崇奉的酒神精神。尼采这种以生命崇拜为核心的“艺术生理学”对郭沫若早期诗学建构有深刻的影响。

现代中国生命诗学的理论内涵与当代发展 共有11页,您还有10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1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现代中国生命诗学的理论内涵与当代发展》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现代中国生命诗学的理论内涵与当代发展》点赞!
精彩图文
陆小曼的日记
陆小曼的日记…
追寻陈寅恪的本相
追寻陈寅恪的…
女性生命体验的悄吟:萧红创作论
女性生命体验…
胡适的失察——从胡适致吴奔星的一封信说起
胡适的失察—…
诗之雅译
诗之雅译
鲁迅手稿《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手稿《中…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