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古代文学

明清小说中江苏民间制度文化地域性特征评析

收录:2011-12-11  作者:韩希明  来源:《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年10月第6卷第4期  点击:2437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韩希明评论集  

注释:

(1)民间制度文化来源于民俗,其构成核心为传统意识形态,即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因素。

参考文献:

[1]冯梦龙.警世通言[m].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5:230,377.

[2]曾朴.孽海花[m].长沙:岳麓书社,1993:1.

[3]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182.

[4]曹去晶.姑妄言,《思无邪汇宝》本[m].台北: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巨英国际股份有限公司,1997:2.

[5]张瀚.松窗梦语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5:139.

[6]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338.

[7]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新版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

[8]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3.

[9]龙登高.中国传统市场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40-441.

[10]邓迪斯a.民俗解析[m]邓迪斯a.民俗的精神分析学研究.卢晓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4.

[11]张瀚.松窗梦语卷四:百工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

[12]顾鸣塘.《儒林外史》与江南士绅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尾页  页次:8/8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