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当代文学

“类型”之职场小说

收录:2011-12-10  作者:张永禄  来源:文学报2010-06-10  点击:739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张永禄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在新世纪日趋彰显的小说创作与阅读的类型化趋势中,职场小说是重要的文学现象。从2006年王强的《圈子圈套》受到网络读者热烈追捧起,先后出现了《杜拉拉》系列、《浮沉》系列、《丁约翰的打拼》等近百部职场小说。天涯和豆瓣等网站还专门开辟职场小说区。职场小说不仅种类多,且销量颇大,其中《杜拉拉升职记》可谓其中翘楚,在当当网和卓越网的畅销榜上,曾长期位居榜首。以此为蓝本,衍生的文化现象令人眼红,话剧、电视剧、电影纷纷出台,势头直奔王安忆《长恨歌》当年的风光,在都市白领日常生活中,拉拉语录甚至成为不少上班一族的脱口秀。虽然,职场小说还没有在传统文学期刊中显山漏水,但种种迹象无不表明,文学理论和批评界不可忽视职场小说这一“类”新鲜“事物”。

在笔者看来,作为一种新小说类型,职场小说是伴随现代公司制的兴起,以反映白领职场人生历练和职业心经的故事类型,折射了职场人的现代性生存与发展的感悟与困惑。按照新小说类型产生的机制,它既是时代生活的催生物,又是类型艺术交融的产儿。说它是时代生活的催生,是指现代职场成为年轻一代中国人普遍的人生环境和生命方式,这一新的生命形态要求与之适应的文学形式。过去中国人作为个体与组织发生各种关系,与此相应的产生不少优秀的小说类型,如乡土小说、革命战争小说、校园小说、军旅小说、工厂小说等。进入21世纪,很大一部分中国人身份变化,涌现出了农民工和公司职员等新的社会身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到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工业发达地区打工,促进了中国最重要的城市化进程,也促成了打工小说这一艺术形式。

新的职场人群体的兴起,新的意识和观念需要与之匹配的艺术形式来满足这一阶层的审美需求。职场小说的流行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到了一定程度,职场中人对自我生活和工作状态的一次集体艺术写真和情感抒发。同时,这也是社会的阶层化导致了文学审美趣味阶层化的必然反映。审美趣味的阶级分化是小说创作类型化的直接动力,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诉求。现在,不断壮大的公司职员队伍和职业管理阶层需要获得自己的审美趣味的表达权和自我阶层的文化与价值诉求。

从艺术本体上讲,职场小说是从成熟的小说类型分化演变出来的自然现象小说类型进入成熟后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类型融合出新。目前中国正处于商业社会的转型期,职业化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并且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与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教材固然可以让人学习,但是教材却不能让人身临其境,或者说,在故事中的学习总是令人愉快并容易发人深思。对于广大即将进入或者初涉职场的人来讲,这些小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其实很多人未必是把它们当作小说来读的,而是作为职场“轻松版”教材来阅读的。

职场小说以轻松的方式满足了现代职场人的学习趣味,另外,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是与社会实际相脱节的,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东西教得少,比如人际交往技巧和项目管理程序等,而职场小说可以在这方面作一个补充,让读者了解到实战中的一些观念和情况。这或许正是职场小说能够在白领中间盛行的原因。为此,大众性的评价职场小说的基本标准就不是艺术形式的精巧,审美诉求和精神涵养等,而是故事性、情节处理、易读性和实用性。这是可以理解的,很多职场小说作家本身就是职场中人,写作不过是有感而发,由于时间精力和艺术修为等原因,很多作品不过是半成品,有待修葺。故而今天我们谈职场小说,不能动辄以艺术性和思想性等传统文学尺度来苛责>

“类型”之职场小说 共有2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尾页  页次:1/2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类型”之职场小说》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类型”之职场小说》点赞!
精彩图文
心里有爱是不死的——读陈希米《让“死”活下去》
心里有爱是不…
即事抒情尽华章——读《张伯苓诗文选》
即事抒情尽华…
“有思想的小说”与“被小说的思想”——回应俞兆平教授(1)
“有思想的小…
大作家为小读者创作核心价值观童谣
大作家为小读…
2014年长篇小说:在突围中向着更深处掘进
2014年长…
《1942:饥饿中国》——用脚把淹没的历史“踩”出来
《1942:…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