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情》 张玉兰著 作家出版社
朋友嘱为张玉兰的散文集作序,却之不恭。
我想曾经做过几十年中学教师的张玉兰同志,她的散文,大概会用更多的笔墨,写她的教师生涯、她的阅读和她的学生……果然,翻开目录,我看到许多描写教师、学生、读书思考的篇目。除此之外,散文集还用大量的篇幅反映了作者随建设者队伍辗转大江南北、亲历水电建设工地的火热生活,以及对亲情、爱情的感受……这一百三十多篇散文,我体察到了作者浓浓的西北风情和曲折的人生历练。作者细腻的观察力、流畅抒情的文笔,真挚淳厚的感情,清新质朴的风格,如此鲜活地再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北农村风貌,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写散文,需要一种情致,一种思考,一种对生活的发现。把这种人生体验和思考传达出来,赋予文学的情感色彩,就能感染人,打动人。
可喜可贺的是,张玉兰做到了这一点。
张玉兰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从西北农村考入大学的,毕业后一直执教于乡村中学和水电工地的职工子弟学校。三十多年的漂泊生涯,举凡西北农村的贫困拮据、青年学子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盲目热情、数万水电大军在工地上的建设场面,一一流泻于她的笔端。作为教师,她培育过许多学生;作为妻子,她追随爱人辗转南北、走过了几十年漂泊不定的生活历程。她的散文,写的就是她的经历,她的生活,她的悲欢苦乐。因为对文学的喜好和一往情深,使她在寻常的生活中平添了许多睿智的思考。
文如其人,张玉兰的散文真实质朴,用一颗真诚的心在感受亲情、友情、爱情,分享生活的甘苦。她笔下的“母亲”,勤劳善良,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却是一个有心智、有远见的母亲;她笔下的《大姐》,是一个凝聚了千千万万中国劳动妇女优秀品质的典型代表;她写水电女工《云嫂》、《迎春花》时,用女性的视角,写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自强精神,更把水电女工坚韧不屈、默默奉献的人格力量呈现在读者面前。
张玉兰善于写她的感悟。她写的《窗外春色》把人生的感悟、内心的力量、求索的精神悄无声息地渗透在读者的阅读中。她用手中的笔热情讴歌和谐社会,赞美多彩生活。她的山川游记《走过新疆》、《沿海散记》展现了她对社会、自然的观察和思考。
读她的散文,能感受到她是在用心感受生命、用情讴歌时代。正如她的散文集将岁月流情一一记录。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