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文艺美学

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收录:2011-11-15  作者:王向峰  来源:网络搜集  点击:557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王向峰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生活中,当我们平时打开电视广播,翻开报纸杂志,或者是看到街边的广告和作秀活动,夜幕下霓红灯的迷离光色时,不管是得到益处,还是受到损害,它们对于我们大家来说都已经是不可脱离的存在了。这就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众文化。7月29日,我馆读者活动厅,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向峰教授在他主讲的“辽海讲坛”系列讲座之《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讲座中就为广大读者解释和剖析了这些现象和问题。曾经获得鲁迅文学奖的王向峰教授,多年从事文艺美学、文化传播学和文艺批评理论的研究和教学,知识渊博,学养深厚,对于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和大众文化传播现象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且对此具有独到的见解。他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刻剖析了以城市工业兴起为基础,随着工业和技术的发展,主要流行于都市的大众文化。

王教授指出大众文化以大众传媒传播为依托,具有前端性、通俗性、流行性、商品性、狂热性、矫饰性、拼凑性、暂时性等特点。他例举了如通俗小说、武侠小说、警匪片、娱乐片、“馒头血案”、街心公园、购物广场、广告、美食厅、装饰、商品展销会、时装展、美发美容、洗浴中心、健身房、各种各样的选秀比赛等文化现象及其产生的社会轰动效应,并对其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分析和比较其中的利弊得失,引发读者们的思考和启发,进而引申了我们要把握大众的文化需求。王教授强调,与大众文化这类“速食快餐”不同,真正的艺术作品其生命力是不朽的,如《红楼梦》、《哈姆雷特》。我们现在看到的大众文化产品都如过眼云烟,随风而散。但由于它们布满空间,随时随处存在,看似别无选择,但看完之后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很少。

讲座之后,王教授还回答了听众提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交流和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大众文化现象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把消费者的层次定在大众身上,特别经过媒介传播得特别广泛。应该把大众传媒的传播手段从大众文化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传播真正审美文化的工具。我们不能舍弃工业发展、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文化传播的物质条件和有利条件,如果承认大众文化类型的不可避免性并想予以制导,使之适合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就应该正确对待中国当前的大众文化,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实际地予以分析,加以引导。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点赞!
精彩图文
形式“否定”:“江湖”幻想的演进逻辑及后果——从格雷马斯符号方阵看武侠小说的文体演进
形式“否定”…
边缘情境中的拷问与救赎——《卡拉马佐夫兄弟》研究
边缘情境中的…
真实关联度、证据间性与意指定律
真实关联度、…
对“符号矩阵”在文学批评实践中的反思
对“符号矩阵…
继承、兼容与开拓──新叙事学的贡献
继承、兼容与…
把文学审美熏陶落实到词语上
把文学审美熏…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