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众所周知,节奏对于艺术很重要,甚至对于音乐、舞蹈等艺术是不可缺少的。为什么?美丽的美学认为,节奏可与人体的某些部分如头颈、上下肢、心脏、呼吸器官等形成共振,从而会大大增加艺术所激发的情绪与情感的强度。
关键词:节奏 共振 作用
众所周知,节奏对于艺术非常重要,为什么?因为艺术一定要能激发人们的情绪与情感,因此,让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并且从音乐这种艺术考察起。
音乐的物质媒介是声音,而声音是看不见的,通过其他方法所激发的情绪或情感其性质可能是明晰的,但强度却是很微弱的,而众所周知,音乐具有沁人心脾的力量、能够使人情不自禁、如痴如醉。到底是什么力量使音乐具有如此强大的效果呢?美丽的美学认为,这种力量就是音乐的节奏——准确地说,是音乐的节奏和人的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之间所发生的共振。
让我们从振动说起。所谓“振动”是指一个物体在一个中心点附近作来回往复的运动,例如,钟摆的来回运动就是一个例子。物理学告诉我们,世界上的每一个物体都会发生振动,并且都有自己所固有的振动周期或频率。我们的心脏与呼吸运动就有其相对固定的振动周期或频率,我们身体的每一部分如上肢、下肢、手指等也都有自己所固有的振动周期与频率,当我们敲一下桌面时,桌面也会以自己的振动周期或频率振动一段时间。物理学还告诉我们,当一个物体发生振动时,如果受到外界的一个周期性的策动力的作用,并且这个周期性的策动力的周期或频率与这个物体所固有的振动周期或频率相等时,这个物体就会发生共振,其具体表现就是这个物体的振动幅度会越来越大,例如,人在荡秋千时秋千在振动,如果每当秋千摆到最高位置时,我们都给秋千一个推动力,那么秋千就会越摆越高,直到和空气相摩擦的效果完全抵消为止。收音机、电视机的选台实际上也是利用共振原理来进行的。
共振对人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它有什么威力呢?登山运动员在攀登过程中是禁止大声讲话的,其原因就是这样做可以防止声音的振动与雪堆发生共振而发生雪崩。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的事件:一列军队在以整齐的步伐通过一座桥梁时,由于步伐的振动周期与桥梁所固有的振动周期相同,结果就使得桥梁发生了共振,接着由于桥梁的振幅过大,最后就造成了桥毁人亡的惨剧。在现代军事中,有一种武器叫次声武器,这种武器能够发出一种次声波,其振动周期或频率与人心跳的周期或频率非常接近甚至相同,结果会使得人的心跳加剧,以至心脏破裂。……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应该能够感受到共振的威力到底有多大了。
现在在音乐中也有振动,例如音乐中任何一个乐音就都是振动,只是这些乐音的振动周期或频率与人的心跳、呼吸及身体的其他部分所固有的振动周期或频率相差很大,因此,单个乐音无法与人的心跳、呼吸及身体的其他部分(如手指、脚趾、上下肢、头颅、乃至整个身体等)发生共振,但是,一旦一个乐音与其他声音形成强弱交替的节奏时,这个节奏的周期或频率就与人的心跳、呼吸或身体的其他部分所固有的振动周期或频率相接近甚至是相同的了,这就很容易与人的心跳、呼吸或身体的其他某一部分发生共振,从而使心跳有力,使呼吸加深,导致的后果就是人的情绪或情感迅速变强,直至如痴如醉,兴奋不已(这种情景,我们在流行音乐的现场会感受得非常明显)。当然,由于声音的能量不是很大,因此,即使此时节奏与人的心跳、呼吸或身体的其他部分发生了共振,在正常情况下也不会使人发生什么危险,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如心脏不好、有高血压症等,这时共振才会导致一些危险。在音乐中,任何一首乐曲都是有节奏的。世界上的音乐可以没有旋律,如鼓乐等打击乐,但不能没有节奏,以至汉斯立克认为:“音乐的原始要素是和谐的声音,它的本质是节奏。”1在科学的与美丽的美学看来,正是由于节奏具有极其强大的、自然的、不可阻挡的增强情绪或情感的力量,因此,音乐才是不能没有节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