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中外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感”

收录:2010-3-5  作者:陈晓峰  来源:网络搜集  点击:1039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陈晓峰评论集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从艺术家思考问题的具体角度,艺术的行动方式、运用的创作媒介、呈现的形式以及表达的愿景上看,当代艺术本身的属性或成分中应当强烈的传递给社会一种最预想不到的混合信息——这种多层面的混合信息它一方面要求对社会即时介入的生效,另一方面又同时开始解构与否定存在的观念以及产生的相关结构关系(包括对社会介入的否定),这也使得当代艺术越来越没有一个统一与明确的价值观——这个社会越来越让价值观念混合和不断在新的生成中,你甚至无法找到一个“常数”。

反过来看,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已经“积重”很久,不单是“难返”的问题——而是各个环节需要着眼于“未来”的工作,必须优化甚至突破原有结构的高度上看问题,从而才能找到下一个发展方向和出口,汇聚一个更加多元和开放的新平台。

用市场的走势来替代艺术独特的创造性,这是近些年中国当代艺术流行的价值判断。而实际上,中国当代艺术现状与突出的问题集中在中国当代艺术传递不出更有效率与多元的信息,特别是区分不出当代艺术独特的价值观念,而导致这个领域越来越利益,越来越偏离主道,最后让艺术精神牢牢地成为商业消费与服务的一环。

当代艺术不突出与触碰这个时代精神的思考、表达以及超越意识,这是与自身价值超级背离的。换句话说,物质上的“和谐”现在中国当代艺术似乎做到了统一认识,但是精神上的“不和谐”则成为这个群体日益凸显的问题。

这个复杂又不断重新定义的社会,本应该是一个我们可以很好理解艺术,特别是理解当代艺术本质的好时代。可是现实的遭遇,却让你发现这个社会时刻出现“偏差”——而艺术能否提示这种“偏差”呢,看来答案暂时不会那么“显著”了。

特别是当你很难判断:一个作品给观众带来纯粹的阅读快感与一场作秀展览带来的意义孰轻孰重时;一个庞大体量展览还是参加一个艺术家私人聚会给你的快乐更多时;是相信一个批评家滔滔不绝的夸大广告词,还是相信一副作品如此糟糕恶劣表达的信息给你带来愤怒的真实感受时——这个时候当代艺术自身价值也出现“偏差”了。

这些年的质疑已经此起彼伏,总会有一天“瓜熟蒂落”吧,希望这种等待的时间不会太长,否则当代艺术真的就成了一个既不寄托理想,又无法讨好市场的“鸡肋”。

当代艺术没有现成的模板,唯一能够达到共识的就是它的创造力。当代艺术注定要往前不断奔跑和开拓可能的领域,目前中国式的当代艺术乱象都是人为的,单单局限为利益做局的中国当代艺术也是非常短视的。它相对于整个社会系统的思考处于一个超前意识与反应的状态,并不是一种既定的“成果”。

如果对接不到活力、创造、创新这些实质性与多元化的端口上来,那么中国当代艺术现有的自身价值沦陷与丧失是注定,它甚至与不断变化中社会前进的方向背道而驰,而成为传统的一个行业——难以体现当代艺术未来感十足的价值与观念趋势。

一方面,艺术家在这个社会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艺术家的谋生手段并没有因为社会高速启动而得到根本性的变化。这个群体依然被视为一个可以遗忘的群体,似乎在主流意识形态方面更愿意在喜庆的日子起到风花雪月的点缀作用——这些并不是艺术家这个群体思想本质所要拥有的,更不是这个群体创造的价值。

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感” 共有5页,您还有4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5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感”》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感”》点赞!
精彩图文
中国的舞蹈教育向何处去
中国的舞蹈教…
艺术博物馆神圣地位的消解
艺术博物馆神…
从绘画到影像——数码时代的三个片段
从绘画到影像…
20年 滑稽戏双字辈舞台再聚
20年 滑稽…
他的精神世界具备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全部复杂
他的精神世界…
《危情时速》:简单是一种底气
《危情时速》…
热门理论专题
理论评论
名家评论专栏